額溫槍市場緣何“發燒”?

額溫槍市場緣何“發燒”?

湖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主動與市教育局對接,對772把即將發放給各學校的紅外測溫槍進行了核查

額溫槍市場緣何“發燒”?

  本報記者 徐冬梅

  “全市各類公共場所即日起可恢復開放開業,包括圖書館、室內外體育場館、影劇院、棋牌室、網吧、KTV、酒吧等……”3月18日,湖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佈了第18號通告。“店要開了,哪裡有額溫槍賣”“求3把額溫槍,酒吧開業用”……額溫槍再次成為緊俏商品。

  疫情防控期間,在醫院、機場、火車站、小區等地被廣泛使用的額溫槍“一槍難求”,而倒爺、騙子等人的“粉墨登場”,更加重了供求矛盾和買家的焦慮情緒。

  工業槍被拿來應急

  “36.6℃!”在長興某小區門口,費華使用剛剛購置的額溫槍對新進小區的市民進行了額溫檢查,不由地喃喃道:“這才是正常的人體溫度啊,之前的工業槍真是不靠譜啊!”

  原來,因額溫槍貨源緊張,當地疫情防控部門採買的額溫槍無法滿足小區、村莊等基層防疫卡點的所有需求。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部分街道通過其他途徑,購買了工業槍來救急。

  “我們知道這是工業額溫槍,受外部溫度環境影響大,測體溫有偏差,有時候出現24.6℃,有時候出現31℃,我們只能多測量幾個人,然後腦補一下,作個判斷。”費華坦言,工業測溫槍測溫“不完全準確”,但由於額溫槍實在難以買到,“也只能湊合著用”。

  “額溫槍確實不好買,我們從2月初開始訂購,一直到2月中下旬到貨。”在湖州經營一家藥店的葉明也深有體會,“我們這裡幾乎所有的藥店都沒有貨,我們只能從朋友圈或者外地的經銷商那裡得到部分貨源。而且,價格很高,單價從一兩百元炒到了六七百元,真是太瘋狂了!”

  葉明說,疫情嚴重的時候,正好是春節期間,生產額溫槍的企業基本都休息停產了,後來因疫情防控需要才重新開工。而疫情之下,體溫測量是個“必選動作”,原本“冷門”的額溫槍一下子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需大於供,額溫槍難免緊缺,價格自然上漲。”葉明分析說。

  倒爺囤貨抬高售價

  在杭州市文三路頤高數碼廣場經營計算機配件器材生意的吳女士,最近做起了額溫槍生意,不過做得並不順利,“正常渠道購買不到額溫槍,不少客戶聯繫我們幫忙購買,我們就四處尋找貨源,想著也能從中賺點錢。沒想到,太難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被‘毀單’。”

  2月8日,吳女士向一個河南的微商購買了100個額溫槍,約好2月11日發貨,但到了2月15日也沒有發貨,而且貨款也被退了回來。吳女士又接連向4個微商下單,一直等到2月下旬才總算收到第一批貨。“我們之前約定好,每100個額溫槍485元/個,每200個額溫槍465元/個,每1000個額溫槍455元/個。可是,臨近發貨日期,他們把我們拉進一個群,宣佈價高者得。”

  與此同時, 囤貨倒爺的出現,也加劇了額溫槍的供求矛盾。疫情期間工廠不開工,賦閒在家的小崔當起了額溫槍倒爺。“我先是聯繫深圳的朋友,對接上額溫槍企業,問的是1萬個額溫槍的價格,大約是290元/個。然後我再對接杭州的下家,根據訂單數量來報價。要的數量少了,我們就不賣,寧可貨先囤著。等到1萬個額溫槍的全部貨款都到位了,我們再讓工廠發貨。這樣一來一去,我們最少賺二三十萬元。”

  據瞭解,由於額溫槍是防疫物資,政府很早就組織相關企業復工生產。同時,額溫槍是醫療器械,生產廠商必須有醫用三證,才能出貨正規合格的產品。貨源緊缺,有些人便當起倒爺,通過囤貨、收貨控制出貨量和價格,一步一步抬高市場售價。

  騙子也來渾水摸魚

  近日,急需購買額溫槍的樂清餘先生在微信群裡看到徐某發佈的售賣額溫槍的信息後,立即添加了徐某的微信。在查看徐某發來的身份證和營業執照照片後,餘先生下單購買了200個額溫槍,總計72000元。餘先生付款後,徐某說第二天就發貨。

  但之後十多天,徐某也沒有發貨,並以各種理由搪塞。在餘先生的不斷催促下,徐某陸續轉回了28000元。就在此時,餘先生髮現徐某仍在微信上販賣額溫槍,為避免更多人上當,餘先生向當地派出所報了警。通過深挖,警方掌握到徐某涉嫌詐騙的總案值約為50萬元,並鎖定了徐某的位置,在安徽警方的協作下,順利將徐某抓獲。

  湖州市市場監管局醫療器械處和藥械稽查大隊介紹,額溫槍是二類醫療器械,銷售方需要轄區內的市場監管部門備案,要取得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湖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規範市場准入,給“發燒”的額溫槍市場“降降溫”,促使額溫槍行業儘快迴歸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