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雲南自古人傑地靈,雲南出過哪些名人?

漢史趣聞


我是雲南人,我認同的雲南名人有:

1.賽典赤,塔吉克族,雲南建省功臣、首任平章政事,建立了雲南行政官僚體系,大力推進雲南建設和文化發展,雲南政治第一人。

2.鄭和,回族,鄭和下西洋不必多說。

3.龍雲,彝族,民國時期“雲南王”,對雲南經濟、軍事、教育、民主發展上有傑出貢獻,為抗戰提供了穩固的大後方和“民主堡壘”,積極策動滇軍起義和雲南和平解放,加速結束大陸內戰。

4.聶耳,漢族,國歌曲作者,著名作曲家。在短短23年的一生中創作了數十首催人奮進、膾炙人口的曲目,發出了民族自強、獨立解放的時代最強音。

5.褚時健,漢族,著名企業家,中國菸草大王,擁有優秀企業家應該具備的所有優點,求實奮鬥,堅韌不屈,是我們做企業應該學習的。


有用的阿吉


雲南地處西南邊陲,物寶天華,地傑人靈,歷史上名人輩出。藉此題目,介紹幾位中國革命歷史上的紅色人物。

△羅炳輝(1897.12-1946.6),出生在雲南彝良一個漢族貧苦家庭。他是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中羅霄的原型。192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歷任團長、旅長、第六軍第二縱隊長、第十二軍和第二十二軍軍長、紅九軍團軍團長等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946年6月21日在山東臨沂病逝。2009年9月14日,羅炳輝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聶耳(1912年2月日-1935年7月日),音樂家,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他一生雖然短暫,但卻以音樂為槍,鼓舞士氣,戰鬥不止,先後創作了《開礦歌》,《飢寒交迫之歌》,《賣報歌》、《畢業歌》,《大路歌》,《開路先鋒》,《飛花歌》、《鐵蹄下的歌女》等廣為流傳的歌曲。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曾澤生(1902年—1973年),雲南省永善縣大興鎮人。1948年10月率第60軍於長春起義,所部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任軍長。後率部參加解放鄂西、進軍西南作戰。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軍長,在朝鮮戰場上共進行大小戰鬥95次,殲敵14492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街。


zj史海拾貝


雲南雖然地處邊陲,但依然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隨便翻開哪部名人辭典,都是一大堆,可以列出一長串的名單。如果以時間為序,簡要蒐羅一下,也是足以讓人驚訝其人才之盛的,小編簡單介紹三個抗日將領。

唐繼堯抗日將領


唐繼堯(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又名榮昌,字蓂賡,雲南會澤縣城關人。滇軍創始人與領導者,滇系軍閥首領。就讀東京振武學校,然後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深造。

唐繼堯參加過重九起義,昆明起義。在鎮壓二次革命時,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領軍隊。在護國戰爭中,與蔡鍔聯合宣佈雲南獨立,自任中華民國護國軍總司令,護國戰爭結束後,任雲南督軍兼省長。護法運動中被推為護法軍總裁之一,並任滇川黔鄂豫陝湘閩八省靖國聯軍總司令。民國二年(1913年)開始在雲南執政,唐繼堯在近14年的執政期中,興辦教育、籌辦市政、發展實業做了若干件利民興滇的大事,為雲南的近代化事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執政後期從下屬到民間怨氣甚大。

1927年失去雲南政權,同年5月23日病死於昆明,終年四十四歲。[2]1935年,國民政府感念唐護國之功,明令褒揚,於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國葬儀式。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

龍雲抗日將領


龍雲(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彝名納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雲,彝族,雲南恩安(今雲南昭通)人。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雲南省國民政府主席。

1914年,龍雲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學堂第四期步兵科。任雲南都督唐繼堯侍從副官。1922年被唐委為第五軍軍長。1927年發動政變,逼唐下臺,獨掌雲南軍政大權,至1945年,共主政雲南18年之久。

1949年8月13日,龍雲在香港發表《我們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正式宣佈起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62年在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

龍雲主政雲南期間,保持了雲南相對穩定的局勢,在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整頓和改革,對東南亞各國採取開放政策,收到一定成效,雲南實力增強,被稱為“雲南王 ”。

盧漢抗日將領


盧漢(1895年—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滇軍高級將領。

民國三年(1914年),盧漢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在滇軍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任盧漢為六十軍軍長,率部參加臺兒莊等著名戰役,升任軍團長,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第一方面軍總司令。日軍投降後,率部赴越南受降。1945年10月,龍雲被蔣介石解除軍政大權後,任雲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繼龍雲之後,成為新一任雲南省主席,在中華民國時期執掌雲南軍政大權4年多,被稱為最後一任“雲南王”。

1949年12月9日,盧漢率部起義。解放後,歷任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74年5月,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


劍客之心


靠20兩銀子起家的一代錢王、富可敵國的王熾,靠擺地攤起家的鉅富“李財神”李沅,應是雲南商界名人中的兩大代表人物。

中國首富、銀行家、一代錢王、富可敵國的王熾

20世紀初的中國首富王熾,歷史上唯一的一品紅頂商人,美國《時代週刊》十九世紀末全球大富豪排名第四位,英國《泰晤士報》百年來世界最富者排名第四位,晚清名臣李鴻章稱其為“猶如清廷之國庫也”,就算大家頗為熟知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盛宣懷怕也多有不如。

“說我,羞我,辱我,罵我,毀我,欺我,騙我,害我,我將何以處之?容他,憑他,隨他,盡他,讓他,由他,任他,幫他,再過幾年看他……”其對“商道”的獨到領悟,更是頗受世人稱頌。

王熾,字興齋,雲南彌勒縣虹溪人,晚清巨賈之一,人稱“錢王”、銀行家。

少年靠20兩銀子創業,20歲起家的商業奇才

王熾少時父兄早喪,迫於家計困窘,不得不放棄學業,帶上母親變賣玉鐲、衣物所湊的20兩銀子(也有說10兩銀子),踏上了商海之路。

初時,他從家鄉彌勒虹溪購得土布挑到竹園、盤溪販賣,然後又將兩地的紅糖購回販賣,賺取差價。直到如今,彌勒竹園一帶依舊盛產甘蔗。

不久,王熾便積攢下100多兩銀子。隨後,為擴大經營,成立了一個“滇南王四”馬幫,通過物流業務,往返於臨安(今建水)府屬各縣、瀘西、師宗、丘北之間。一時間,王熾的生意風生水起,在滇南一帶也算小有名氣。此時,王熾僅有20歲。

避禍尋商機,開啟商業帝國啟航之旅

同治初年,由於王熾年少氣盛,看不慣當地鄉霸姜庚欺凌弱小,本想出手懲治對方一番,結果卻失手將對方打死,無奈隻身逃到重慶避禍。

王熾到了重慶後,發現當地商業極為繁盛,又處水陸交通要衝,很適合做生意。因此,他租下一間臨街商鋪,掛起“天順祥”的商號牌子,販運貨物於川滇之間。

幾年後,他又返回雲南昆明與席茂之合資開辦“同慶豐”商號。數年間,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同慶豐”商號已遍佈全國22個行省的15個省,以及香港、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成為滇中鉅富,並被譽為“執全國商界牛耳”之雲南金融業的開山鼻祖,民間則稱其為“錢王”。

輝煌之時,大力支持國難,獲朝廷賞賜“三代一品封典”

1883年(光緒九年),法國入侵越南,朝廷詔命提督鮑超、雲南巡撫岑毓英率軍“援越抗法”。當時,正值軍費緊缺,王熾聞知後,立即墊支60萬兩白銀,實為捐贈。不久,援越抗法軍隊回國後,又需遣散兵勇軍費,王熾又再次相助。

因此,岑毓英賜王熾“急公好義”、鮑超賜“義重指國”匾額以旌表,以示感激。同時,岑毓英又向朝廷保奏王熾為四品道員官職,恩賞榮祿大夫二品頂戴。

後來,王熾被雲南礦務督辦大臣唐炯任命為礦務公司總辦,經營雲南銅、錫礦業,更是獲利巨大,成為“富甲全滇”的企業家。

王熾賺到錢後,大做善事,先後捐銀興建彌勒境內盤江鐵索橋兩座、重修廣西直隸州(今滬西縣)城孔廟、鋪築昆明城至碧雞關的石板路、劃撥“興文公當”資金饋贈本省舉人赴京會試、陝西和山西省大旱賑恤等。

特別是慈禧西逃西安及回京期間,王熾再次資助大量金銀。因此,李鴻章曾說王熾:“猶如清廷之國庫也!”

事後,朝廷以“樂善好施,迭捐鉅款”之名,授予王熾二品道員銜,恩賞榮祿大夫一品頂戴,封典三代一品。

相對與之齊名的胡雪巖、盛宣懷的落魄晚年來說,王熾的晚年不但同樣精彩,而且還福澤到了子孫後代。67歲的王熾病逝後,其子王鴻圖繼承父業“同慶豐”、“天順祥”商號,並曾擔任第一屆雲南商務總會協理、第二屆全國商務總會總理,並先後開辦昆明耀龍電燈公司、昆明自來水公司,經濟實力和經營能力依舊稱雄當時的雲南商界。

雲南歷史上第一個紅頂商人,人稱“李百萬”、“李財神”的李沅

李沅,生於乾隆年間,歿於咸豐年間,雲南昆明人,19世紀雲南首富,人稱“李百萬”、“李財神”。

李沅相對於王熾來說,家庭條件更加困難,從小沒有讀過幾天書,並以打柴、擺地攤、賣草繩為生。

後來,機遇巧合之下,結識馬幫人員,並隨其外出貿易。期間,因為李沅誠實守信,頗受四川、江西、廣東、“佤城”、“身毒”等地的商人都看重,隨紛紛約他入夥做生意。

之後,李沅開辦了“寧永堂”商號,馬幫隊伍逐漸壯大,出入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並將生意做到了絲綢之路的“佤城”、“身毒”等周邊地區。經過20年的打拼,成為一方大富翁,人稱:“李百萬”、“李財神”。

但是,李沅頗受民間稱道的並非他的錢財,而是他樂善好施的善舉。如:捐資助學、賑濟災民、鋪路修橋、收養孤幼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出巨資創辦了雲南第一所老人房和慈幼堂,專門收養那些無家可歸的孤寡老人和被遺棄的嬰幼兒。

因此,他被清朝廷賜予“鹽運司四品職銜”,併成為雲南歷史上第一個頂戴商人。

目前,昆明黑龍潭公園還有林則徐為李沅“黑龍宮”題寫的楹聯:“龍友為靈,流播德澤。泉神化氣,雨潤春山。”同時,清嘉慶二十三年,李沅題寫的“黑龍宮”匾額依舊保留在黑龍潭公園內。

不過,從朝廷和民間的反映來看,一個人無論多麼有錢,只有扶助困難、救濟貧弱,才更能贏得後世的留名和稱讚。


祥子談歷史


咱們雲南雖然是中國的西南邊陲,比較偏遠,但是這也是一塊寶地,在歷史上也出過不少的名人,今天就說幾個我故鄉的名人。

滇軍出身的解放軍軍事家,羅炳輝將軍

羅炳輝將軍是雲南昭通人,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家裡常被地主鄉紳壓迫,後來見當地的地主被陸軍整治,因此想要參軍入伍,昭通到昆明,就算按現在修好的高速公路也有三百多公里的距離,中間還多是山路,羅炳輝走了12天才到昆明準備報名參軍,後來他加入了唐繼堯的部隊。

羅炳輝將軍

羅炳輝將軍是從一個士兵開始幹起的,一直當到了副官,在追隨唐繼堯期間,他發現這些軍閥只是為了自己利益互相征伐,根本不顧百姓死活,雖然羅炳輝是唐繼堯親信,但他仍然果斷的離開了唐繼堯,去投奔了孫中山參加了北伐戰爭,後來受到朱德的影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羅炳輝在1929年指揮了贛西多地的武裝起義,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羅炳輝率領紅九軍團進入了西南地區,在1935年終於和紅軍主力會師。抗日戰爭開始後,羅炳輝和陳毅北上抗日,並在抗日戰爭期間制定了反掃蕩的“梅花樁戰術”。在抗戰期間,羅炳輝將軍已經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病。

解放戰爭開始後,羅炳輝將軍又指揮部隊解放了棗莊,戰鬥勝利後不久,羅炳輝將軍就因為腦溢血病故了,陳毅寫下了“戎馬三十載,將軍滇之雄。”哀悼羅炳輝將軍,羅炳輝將軍是雲南唯一一位被評為了全國著名的36位軍事家之一的將領。

國學大師,歷史文獻學家姜亮夫

說起來我和姜亮夫先生還算是鄰居呢,姜亮夫先生是雲南昭通人,姜亮夫先生的故居在昭陽區陡街上,在我家的老屋對面,姜亮夫先生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1926年前往北京學習,學業完成後,在復旦大學,河南大學擔任教授。

姜亮夫先生

在抗戰前夕前往法國記錄研究中國流失文物,並保存下了很多十分珍貴的資料,抗戰爆發後,姜亮夫先生回到國內,輾轉在多所高校任教,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姜亮夫先生回到了雲南工作,1953年又前往杭州大學任教。姜亮夫先生一生致力於楚辭,敦煌文化,秦漢歷史的研究,留下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文獻。

姜亮夫先生到了晚年,仍然沒有停止工作,他受到教育部委託,再次開始了自己的任教工作,又為國家培養了一批研究楚辭文化的優秀教員,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保留中國珍貴的文化遺產而奮鬥,1995年末,姜亮夫先生病逝。

姜亮夫先生著作的《楚辭學論文集》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玄坤文史


雲南自古人傑地靈??何出此言啊,人傑地靈這個詞,一般是形容江南的啊。

我完全沒有瞧不起雲南的意思,但幾乎沒有人用人傑地靈來形容雲南。雲南的特色不是人傑地靈,而是美不勝收。雲南以風景著稱,而非人物。

當然並不是說雲南沒有人才,只是相比江南地區,地處大西南邊陲的雲南省,確實很難稱得上人傑地靈。不過雲南歷史上的名人,也確實不少的。

羅炳輝

羅炳輝(1897——1946),雲南彝良人。早年到滇軍唐繼堯部當炮兵,參加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曾任排長、連長、少校副官、徵兵主任、營長等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工農紅軍獨立第5團團長,紅軍第6軍第6旅旅長,紅6軍2縱隊司令,紅1軍團第12軍軍長,紅9軍團軍團長等職,參加了四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第5支隊司令員,新四軍第2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對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建立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新四軍第2縱隊司令員、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率部殲滅山東韓莊日偽軍。因積勞成疾,1946年在山東棗莊戰鬥中病重,6月21日病逝。著有《指揮員熟用手冊》、《民兵戰術》等軍事著作。


周保中

周保中(1902——1964),白族,雲南大理縣人。早年到雲南陸軍第一師教導營當學兵,在靖國軍任排長、連長、營長,參加過護法戰爭。1926年後,曾任國民革命軍第6軍營長、團長、師參謀長,師副師長等職,參加過北伐和討伐夏鬥寅、楊森部叛亂的戰鬥。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到上海中共中央軍委從事兵運和軍運工作。同年底,被派赴蘇聯學習。回國後,曾任中共滿洲省委委員兼軍委書記,抗日救國軍前方總指揮部參謀長、總參謀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總指揮等職,領導東北抗日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人民自衛軍總司令兼政委,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東滿軍區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吉林軍區司令員等職,曾指揮攻克長春、拉法和新站等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曾任雲南省軍政委員會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子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張衝

張衝(1899——1980),雲南滬西人。彝族,早年曾在滇軍唐繼堯部任營長,在龍雲所部任團長、旅長、師長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曾任第60軍第184師師長,第60軍副軍長兼184師師長、新3軍軍長,第1集團軍總部第2路軍指揮等職,參加過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

日軍投降後,1946年初,參加反蔣鬥爭,奔赴延安,l94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高級參議,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1948年策動國民黨第60軍軍長曾澤生在長春率部起義。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雲南省副省長,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等職。l978年3月被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周建屏

周建屏(1890——1938),原籍江西金溪,生於雲南宣威。早年在雲南陸軍第一聯隊當兵,曾任班長、排長等職,參加了辛亥革命。1915年在護國第1軍第3梯團第6支隊朱德部下當連長,後任營長、團長、旅長和參謀長等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營長,參加過南昌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信汀獨立第1團團長,江西紅軍獨立第1師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10軍軍長,紅11軍軍長,紅軍第19師師長等職,參加過5次反“圍剿”。紅軍長征後,率24師留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15師343旅副旅長,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參加過平型關戰役。1938年6月13日因病在河北平山逝世。


曾澤生

曾澤生(1902——1973),雲南永善人。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黃埔軍校區隊長、廣東20師教導團連長,討伐軍第10路軍3旅5團副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黨政府60軍184師團長,184師師長,60軍軍長等職,參加臺兒莊戰役。日本投降後,率部去越南參加受降。

1946年12月任國民黨東北第4綏靖區副司令兼60軍軍長,1948年3月任國民黨政府軍第1兵團副司令兼60軍軍長。因不滿蔣介石反動政策,1948年10月率60軍在長春起義。任改編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軍長。1949年率部參加解放鄂西、四川的作戰。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袁衛宇


以雲南為例,能在中國歷史上算得上出類拔萃、對國家民族有重要貢獻的人物,土生土長的也不過是鄭和、聶耳、羅炳輝、唐繼堯、李根源、龍雲、盧漢等。

但是,與其它這些邊疆省區一樣,雲南人民為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從來不惜英勇抵抗,而不是投降和放任侵略者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內地。從明代邊疆人民抵抗強大的緬甸王國,到清代反抗英法的殖民入侵,到民國的軍民抵禦日寇,連六十多歲的縣長也申明決不投降。因此,出類拔萃取人物不多,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竊以為,作為邊疆省區,除了與內地共同發展經濟之外,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保持安定團結,維護邊疆穩定,這就是最大的貢獻。近年來,國外美日妄圖包圍分裂中國,國內一小撮人唯恐天下不亂,常常挑動邊疆人民和各民族尊嚴,認為似乎是邊疆人民拖了他們的後腿,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是不得人心的。




WILLSON39


鄭和 [明] 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1371~1433)
段思平 [宋] 大理國的締造者 (893~944)
龍雲 抗日愛國將領,雲南省政府主席 (1884~1962)
盧漢 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1895~1974)
唐繼堯 (1883~1927)
錢灃 [清] 清代官吏、書畫家 (1740~1795)
李根源 近代名士、國民黨元老 (1875~1965)
熊慶來 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 (1893~1969)

我是雲南蕎化香


蒙自人尹壯圖。乾隆時期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昆明人錢豐。監察御史 軍機處稽查。鐵齒銅牙紀曉嵐裡跟和珅鬥來鬥去的很多事就這二位乾的。明清兩朝雲南出士高官不多,也沒出過科舉三甲(特科除外)。但是2-4品官還是不少的。小時候到處可見明清時期的石人石馬,很多都是四品以上官員墓地拉出來的。


青瓷雅居


有一個紅河人,王姓軍長在湖南永州與日軍遭遇帶領士兵衝鋒在前陣亡,此人應該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