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徽派建築有一個特色,那就是“有堂皆井”。為什麼徽派建築會如此設計呢?其風格理念來源於徽州文化傳承天人合一的理學思想,佈置緊湊,院落佔地面積較小,以適應當地人口密度較高、要求少佔農田的特點。天井面積不大,一般位於正堂前,呈長方形,寬度視開間的大小而定,大多較窄,長度通常延伸到廳堂兩側廂房的窗中線,以使天井光能漫射到房間裡。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徽派建築中特色元素中的“四水歸堂”。所謂“四水歸堂”就是民居的屋頂都是斜坡形式,並且坡面斜向院內,每當下雨時雨水就會從四面屋頂上流入天井院中。這種合院形式的民居是皖南民居特有的一種佈局方式。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四簷跌落的“四水歸堂”,是徽州先民賦予天井的文化蘊含。它與精緻的磚木石“三雕”、高聳馬頭牆和堂皇的門樓共同構成了完整的徽派建築概念。天井的流行是深受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古代的徽州,山高林密,土地貧瘠。耕地尚且稀少,先民捨不得拿出大塊土地用來建住宅。所以徽派建築往往結構方正,佈局緊湊。雖然也是脫胎於北方的合院式建築,但遠沒有四合院那種大開大合的豪邁之氣,反而十足江南的婉約靈秀。徽派建築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高高的馬頭牆。馬頭牆雖能防火、防盜,但也讓本就緊湊逼仄的房屋更加陰暗。徽派建築在外立面幾乎是不開窗採光的,所以天井就成為整座建築的採光的關鍵。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吳冠中的作品《我負丹青》,其中的《雙燕》圖,將四水歸堂的白牆、灰瓦、綠色竹木,色調素雅明淨,倒影在宅邊水中,柔和幽靜。寥寥幾筆將四水歸堂的建築,淡雅的風姿、清靈的體態,展現的淋淋盡致。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街巷又深又窄,陽光射不進去,但可以看到明朗的天空。石板路蜿蜒曲折,黑瓦牆頂高低起伏,形態端莊,身處此地,會突然覺得迷失在西班牙、意大利古老的街頭……穿過飾有精巧磚刻門罩的大門,進入室內,令人吃驚的是,從上面射入的明亮幽靜的光線,灑滿了整個空間。人似乎在這個空間裡消失了。站在這裡仰視,四周是房簷,天只有一長條,一種與外界隔絕的靜寂瀰漫其中。這就是四水歸堂了”一位日本建築學者曾這樣描述古徽州的民居。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天井獨特的設計被許多專家形象的稱為“會呼吸的房子”。既利於採光,同時高牆遮住了直射的陽光,把熱浪擋起來在牆外,冷空氣從地面進入,暖空氣在空中跑掉,自動調節了氣溫。這種徽式的民居天井變化多端,布口方位寬窄不一,深淺位置也可寬可窄,在正堂和門廳之間便形成了一種過渡的閒逸空間。而這精心構建的方寸天地,也給人一種“別有洞天”的奇妙感覺。“因花結屋,駐日月於壺中;臨水成村,闢乾坤於洞裡。”正是徽州天井意境的真切寫照。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除了環境與地區等因素影響外,它還有一種寓意,即表示“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內側坡的雨水從四面流入天井,寓意水聚天心,體現了徽州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學思想,同時在古徽州風水理裡,“天井”與“財祿”相關,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與財氣聚攏,與善於聚財經商的徽商正相合。


【建築歷史】徽派古建民居特色之“四水歸堂”


  走進靜謐的古村落,仰看峰頭叢林滴翠,俯聽澗底細語泉聲,腳踏流金歲月蝕磨的石板,穿過似乎與世隔絕的小街,但見被歲月惦記的民居,虛掩在濃蔭古樹翠竹之中。

  若入高牆重門,穿過過廂堂道,你會輕輕地拾起陽光一片,這便是天井帶給你的奇特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