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里的奇葩们,应该向陈铭学习


「奇葩说」里的奇葩们,应该向陈铭学习


《奇葩说》里有很多奇葩们喜欢给自己有意无意的贴上「知识分子」的标签。他们在节目里打辩论纵横捭阖,在社交媒体上化身人生导师给人指点江山,很快忘记自己是谁,以及到底要干嘛了。


《奇葩说》里的奇葩们应该多学学陈铭。陈铭年纪轻轻就学会了在染缸一样的社会中,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变成温柔的润滑剂。再把自己丢进乱糟糟的娱乐场时候,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


知识在陈铭这从来都不是武器,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交智慧,不管是谁都愿意跟陈铭这样的人做朋友。因为他虽然是严肃的知识分子,但从没有把自己摆在知识分子这个位置上装逼。


2013年陈铭参加「超级演说家」讲的主题是「女人才是最佳辩手」,他向成千上万的人证明了在夸老婆这件事儿上,技术含量到底还能有多高。张卫健听完鼓掌又摇头,说,你把夸女人这个门槛抬到了南天门那么高。


《奇葩说》里高手如云,有辩论大神,有段子手大神,有搞笑滑稽大神,甚至披头散发话都说不清楚的摇滚歌手都有。在那个花花绿绿的小世界里集齐了当代各种类型的奇葩,他们形色各异,各有神通,每个人都剑拔弩张和唇枪舌剑,每一期节目都是一次大规模的嘴炮战争。


陈铭在一次大规模战争中贡献了一次「神仙打架」的高光时刻。詹青云跟他一样能口吐莲花,开杠环节毫不示弱,两人穷尽毕生所学一呈口舌之快。台上激战两人平分秋色,台下的真实表现瞬间高下立见。


《奇葩说》那么多奇葩事件,撕逼、互殴、举报,统统跟陈铭毫无关系,他似乎是一个局外人,在奇葩说的剧情里他看起来想一个喧宾夺主的龙套。同样才华横溢的詹青云关键时刻没能忍住在微博上抖机灵,结果被舆论裹挟,面对一群网友发起的猛烈开杠只好挂白旗投降。


台上的辩论是表演,台下的言论NG了,没人会让你重来一遍的。


有人可能觉得陈铭做人太滴水不漏了,太小心翼翼了。其实陈铭是太有逼数了,太清楚自己是谁了,太明白来奇葩说干嘛了。他就算是武汉大学的老师也不会真的在奇葩说或者社交媒体上,把自己包装成知识分子的人设,大家对他的定位还是「温柔的男人」、「鸡汤王」、「万能插座」。连余秋雨都直接夸陈铭会说话。


有些人也很会说话,就是太会了,把好好说话这件事都能包装成产品卖出去,还能卖好几千万。会说话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武器,要去攻击,要去征服。对陈铭来说,会说话可能只是一个暖宝宝,让听到的人觉得内心一暖,这就够了。


电影《一代宗师》上映后大家对张震的戏份太少而不满,王家卫解释说,张震是把好刀,得在鞘里好好藏一藏。陈铭大概是一块好玉,现在已经进入公众视野了,大学老师,著名主持人,辩论冠军,好丈夫,新晋父亲…这些身份标签来说已经足够成熟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得再藏一藏。


《奇葩说》里那么多光怪陆离和自持有个性的奇葩,他们每次出位的表演,犀利的观点,惊人的价值观每次都能刷爆朋友圈,微博热搜提前预定,行走的爆款体质。只有陈铭每次西装革履的坐在那,要么静静地听对方在说什么,要么庄严肃穆的开始熬鸡汤。


他明明不合适奇葩说那个花花绿绿的环境,更合适三尺讲台上面对学生们求知的面孔。但他就能把自己融入了那个不合适的环境里,这就算了,居然在一群会哔哔的奇葩堆里还拿了哔哔王的称号。


陈铭拿BBKing的高光时刻,站在他旁边一起喝彩的奇葩们,那时候就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王冠」会被一个格格不入的「闯入者」拿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