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1950年,當新中國成立之後,全國大部完成統一和解放。新中國完全承接了華夏文明的遺產,經過了連年戰亂之後,新中國百廢待興。那時,新中國尚未完成三大改造,城市排名大體還是和民國末年差不太多。那時北京經過數十年動亂,人口銳減,而且沒有工業基礎,GDP排不進全國前十,而工業城市哈爾濱還未起步,也未能排進前十。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50年代上海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50年代上海造船廠

1、上海,人口400萬+,GDP23億元。

2、天津,人口180萬-,GDP6.9億元。

3、大連,人口130萬-,GDP4.7億元。那時大連屬於蘇聯託管,新中國尚未收回,直到1955年蘇聯才撤軍。

4、南京,人口130萬+,GDP3.1億元。

5、青島,人口100萬+,GDP2.9億元。

6、無錫,人口80萬-,GDP2.5億元。無錫經過了一段黃金年代的發展,成為製藥,紡織,機械工業中心。在很長時間內,無錫比當時蘇州發達。

7、武漢,人口130萬+,GDP2.1億元。武漢以重工業為主。

8、重慶,人口120萬+,GDP2億元。重慶依賴民國陪都的身份,入駐了大量軍工業和重工業,在新中國長期都是重工業城市。

9、瀋陽,人口100萬+,GDP1.9億元。瀋陽因為蘇聯的原因,排名較民國初年下降不少。

10、廣州,人口100萬+,GDP1.5億元。

1959年,新中國成立已過了十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早已完成。經過十年的經濟建設,中國城市實現了很大的突破,工業已經開始有了基礎。這個時代湧現出了一大批工業城市,而北京作為首都,在全國資源的打造下,也一舉騰飛。東北工業和華北工業基地基本成型。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60年北京

1、上海,人口500萬,GDP128.5億。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個超越100億GDP的城市。

2、北京,人口400萬,GDP46.3億。

3、天津,人口200萬,GDP41.3億。

4、重慶,人口180萬,GDP37億。

5、廣州,人口180萬,GDP16億。

6、蘇州,人口150萬,GDP13億。

7、瀋陽,人口200萬,GDP11.8億。

8、武漢,人口180萬,GDP11.5億。

9、哈爾濱,人口150萬,GDP8.7億。

10、大連,人口120萬,GDP7億。

1969年,新中國成立二十週年之後,隨著國內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的一些歧路,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中國經濟出現了停滯和後退。而香港卻在這十年之間崛起,成為了亞洲新興的經濟新勢力。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70年廣州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70年代天津

1、上海,人口500萬,GDP142.3億。

2、香港,人口240萬,GDP78.6億。

3、北京,人口400萬,GDP50.6億。

4、天津,人口200萬,GDP42.9億。

5、重慶,人口200萬,GDP31.4億。

6、廣州,人口230萬,GDP21.9億。

7、武漢,人口280萬,GDP18.9億。

8、瀋陽,人口230萬,GDP17億。

9、蘇州,人口160萬,GDP15億。

10,大連,人口200萬,GDP13億。

1980年,改革開放剛啟程,中國城市正在發生著變化。經過文化大革命後,百廢待興的中國,正在醞釀著改革的春風。沿海的各大城市正蓄勢待發,準備崛起,內陸各大城市,正在蓄力準備轉型。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80年代香港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八十年代香港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八十年代重慶

1、香港,人口300萬,GDP288.62億美元。香港在這黃金十年,發展極為迅速,繁榮程度遠非當時內地城市可比。

2、上海,人口500萬,GDP312億元。

3、北京,人口400萬,GDP140億元。

4、天津,人口250萬,GDP104億元。

5、重慶,人口220萬,GDP91億元。

6、廣州,人口200萬,GDP58億元。

7、瀋陽,人口250萬,GDP56.7億元。

8、武漢,人口280萬,GDP53.44億元。

9、青島,人口230萬,GDP49億元。

10、大連,人口200萬,GDP48.4億元。

1990年,改革開放十餘年,南方的深圳開始崛起,沿海城市藉著改革春風已經遠遠領先於內地,內地的工業城市已經顯出頹勢。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後,沿海城市崛起更加迅速。廣州在這十年迅速崛起,一舉超越天津,而武漢和南京顯現出比較明顯的頹勢。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90年代大連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90年代崛起的廣州

1、香港,人口400萬,GDP754億美元。

2、上海,人口600萬+,GDP780億人民幣。

3、北京,人口500萬,GDP500億人民幣。

4、廣州,人口400萬,GDP319億人民幣。

5、天津,人口350萬,GDP300億人民幣。

6、重慶,人口400萬,GDP206億人民幣。

7、蘇州,人口200萬+,GDP202億人民幣。

8、瀋陽,人口300萬+,GDP200億人民幣。

9、大連、人口250萬,GDP179億人民幣。

10、杭州、人口250萬,GDP178億人民幣。

2000年,千禧年。十年的經濟飛速發展,中國各大城市都是規模激增,人口經濟飛速增長。排名亦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東部城市活力明顯優於中西部,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已經成型,上海與香港的差距慢慢縮小,最特別的時深圳崛起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確立。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2000年揚帆起航的重慶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奧運之前的北京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2000年深圳崛起

1、香港,人口600萬,GDP14211億人民幣。

2、上海,人口1800萬,GDP4551億人民幣。

3、北京,人口1600萬,GDP2479億人民幣。

4、廣州,人口1000萬,GDP2376億人民幣。

5、深圳,人口700萬,GDP1665億人民幣。

6、天津,人口1000萬,GDP1639億人民幣。

7、重慶,人口2800萬,GDP1590億人民幣。重慶直轄後,涵蓋了整個重慶地區,90年代前期因為面臨直轄的重慶受四川孤立嚴重,經濟實際已經被成都超越。

8、蘇州,人口600萬,GDP1541億人民幣。

9、杭州,人口780萬,GDP1383億人民幣。

10、成都,人口1280萬,GDP1313億人民幣。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高峰,內地多個城市實現崛起,上海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而香港在這十年發展比較緩慢。東部各大城市加速崛起,無錫市時隔數十年,再度進入全國前十。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2010年上海超越香港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2010年上海世博會

1、上海,人口2300萬,GDP17000億人民幣左右。

2、香港,人口700萬,GDP15278億人民幣。

3、北京,人口1961萬,GDP14114億人民幣。

4、廣州,人口1300萬,GDP10748億人民幣。

5、深圳,人口1040萬,GDP9582億人民幣。

6、蘇州,人口1050萬,GDP9229億人民幣。

7、天津,人口1300萬,GDP9224億人民幣。

8、重慶,人口2880萬,GDP7926億人民幣。

9、杭州,人口870萬,GDP5949億人民幣。

10、無錫,人口637萬,GDP5793億人民幣。

2018年,又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中西部城市開始發力,已經迎頭追趕,特別是武漢,重新崛起,成為中國十大城市之一。沿海城市依舊強勢,東北重工業城市已經一落千丈。香港經濟增速依舊不夠快,已經被內地多個城市超越。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2018蘇州


新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十大城市排名變遷錄

2018蘇州

​1、上海,人口2419.7萬,GDP32680億人民幣。

2、北京,城區人口1879萬,市區人口2180萬,GDP30320億人民幣。

3、深圳,人口1190.84萬,GDP24222億人民幣。

4、香港,人口712萬,GDP24001億人民幣。

5、廣州,城區人口1334,市區人口1760萬,GDP22859億人民幣。

6、重慶,城區人口1453萬,市區人口2907萬,全市人口3400萬,GDP20360億人民幣。

7、天津,城區人口940萬,市區人口1319萬,GDP18810億人民幣。

8、蘇州,城區人口700萬,市區人口1079萬,GDP18597億人民幣。

9、成都,城區人口851萬,市區人口1435萬,GDP15343億人民幣。

10、武漢,城區人口871萬,市區人口1089萬,GDP14847億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