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有那麼一些景點,他們小眾到不為人知,或冷門到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

鐵路文化公園

鐵路公園是從文屏路至和平碼頭的一段長達4.5公里的廢舊老鐵路,被政府改造而成了一個帶狀公園,保留了廈門交通發展的最初記憶,並有著悠久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廈門(Xiamen)~ 鐵路文化公園是利用廈門的舊鐵路線路改造的旅遊文化走廊。起於輪渡的鎮海路附近,穿越廈門老市區廈門舊港,大生理,萬石山腳下。全程種植了廈門特色的三角梅,鳳凰樹等亞熱帶植物。沿途建有休閒石凳,燈籠,閩南特色的古建築。交通方面,可以從輪渡的鎮海路站下車往萬石方向走。也可從萬石植物園站,廈門賓館站,往輪渡方向走。感受到歷史的沉韻,鬧市中的愜意。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鐵道中間鋪滿了石磚,兩邊鋪上了紅色木板,鐵道兩邊的各色植物把公園與外界完美的隔離了出來,是一個鬧市中難得的安靜地,風景也很美,非常適合情侶一起在此漫步,鐵路中間有一條長長的隧道,隧道兩邊有著各種鐵路知識,在悠閒散步的同時,還可以瞭解到鐵路文化。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從金榜公園穿過去到大生裡那邊,中間有一條長長的隧道,特別是三角梅盛開的季節路上的風景是非常美的,廢棄鐵軌加上豔麗的三角梅拍照很好看,文藝氣息非常濃厚,在這條路散步或者慢跑,十分愜意。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走在這條廢棄的鐵路上,像是走過一段懷念歲月,有種小清新小文藝的浪漫。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這裡人比較少,所以拍照也是很好的選擇,無論是走在鐵路上,用腳步去度量感受這條路過去的時光,還是坐在鐵路上,凹造型,拍出來都是不錯的!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鐵路文化公園小貼士】


交通指南:

公交3路、17路、19a路、19b路、21路、32路、57路高峰、139路、659路、857路、951路、959路到一中站下車。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8:00-18:00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廈門園林植物園

俗稱“萬石植物園”,是一座圍繞萬石巖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位於廈門市區東南獅山北面,與廈大隻有一條隧道之隔。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園內依次安排了松杉園、玫瑰園、棕櫚園、蔭棚、引種植物區、藥用植物園、大型仙人掌園、百花廳、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栽培了6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無論是哪個季節都有獨特的景色可賞,夏日可消暑,冬日可看仙人掌。最令人心動的是,新碑林的最高點可俯瞰半個廈門島。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廈門園林植物園小貼士】


交通指南:

乘3、18、19、21、809路公交車在一中站下車步行300米即到

園內交通:

萬石植物園內可乘坐觀光中巴車,從南洋杉停車場(西大門附近)到國防園(萬石閣附近),途中設天界寺、雨林世界、沙生植物區、太平巖4個站點,首班07:40,末班17:20,約20分鐘一班車。


景區門票:

40元,1.2-1.4米兒童半價


開放時間:

10月8日-次年4月30日6:30-18:00;

5月1日-10月7日5:30-18:30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萬石植物園,滿目皆為綠,在這裡一定要大口呼吸,難得的天然氧吧!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沙生植物園裡各種熱帶植物,仙人球,仙人掌,各種傲嬌姿勢,各種賣萌。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為了營造氣氛,雨林區還定時噴霧,顯得更加逼真。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集美學村

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始傾資創辦,享譽海內外,與廈門島隔海相望,由廈門市區經廈門大橋下橋後即進入集美學村內。這裡既是鍾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集美學村小貼士】


交通指南:

廈門火車站、廈門大學門口均有來往集美的公共汽車。18路、50路、52路、53路、54路、55路、56路、66路、67路公交車可達。


主要是下面兩條公交線路:

18路(廈大-集美線):乘這路車的好處是可以到達想要去景點附近,不用轉車,但缺點是沿途停靠站點太多,紅綠燈多,車行緩慢,據說至少要1個半小時以上時間才能到達。


BRT快速公交1號線:從起點站第一碼頭站上車,到嘉庚體育館下車。這條線沿途全是高架立交,無紅綠燈,速度快,40分鐘即可到達集美。但下車後離景點尚有一段距離,還需要換乘L22路或其他交通工具才能到達。兩條公交路線權衡一下,感覺還是選擇BRT快速公交好一些。


乘坐L22路,從嘉庚體育館站到石鼓路站,只要花0.5元,即可到達旅遊景點附近。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集美學村在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下創立,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的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無論是高大壯觀的校舍堂館,還是小巧典雅的亭臺廊榭,無一不是琉璃蓋頂、龍脊鳳簷、雕樑畫棟,而細細看去,卻又各具匠心,無一雷同,人們稱其為“嘉庚風格”。尤其是集美中學的道南樓、集美僑校的南薰樓、航海學院的教學大樓,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飛,極富個性。集美學村也因此成為廈門旅遊的一個熱點。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集美學村更像一個小鎮,裡面有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居民生活區。這裡有很多陳嘉庚先生的足跡,當地對其也非常崇拜。

這裡比起廈大多了一份清靜,由於來這裡的遊客不多,可以靜靜享受幽靜的環境和特色的建築。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龍舟池

龍舟池為陳嘉庚先生於1950 年在集美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外池俗稱“龍舟池”。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去鰲園最美的路線是沿著池邊走。每年端午節都有隆重的賽龍舟活動。屆時,鼓樂齊鳴,南音悠揚,人聲鼎沸,平日寧靜的校園變成歡樂的海洋。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Tips:


門票:免費。

交通:坐BRT到集美嘉庚體育館站下車,然後坐L22鏈接線到終點站龍舟池。


遇見·廈門 |人跡罕至,但卻依然值得駐足欣賞(小眾景點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