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軍的航母戰鬥群,是先攻擊其航母,還是先攻擊其他艦艇?

軍武文齋


美軍一個實戰部署的航母戰鬥群,一般會有十艘左右的護航和輔助艦艇組成。標準編制為:1艘現役航空母艦(尼米茲級)、2艘導彈巡洋艦(提康德羅加級)、4艘導彈驅逐艦(伯克級)、1至2艘反潛護衛艦、2艘攻擊型核潛艇和1艘供應艦。

航母戰鬥群的核心是航空母艦,航母搭載的艦載戰鬥機不但可以為整個艦隊提供製空權保護,同時還可以對海對地發動空中打擊。而編隊功能性艦艇則需要具備為航空母艦提供防空反導保護和對陸對海對潛打擊能力。

總之,航母和編隊艦艇之間是一個有機的作戰整體。對手如果選擇先攻擊自身沒有反導防空能力的航空母艦,那麼最先遭遇的卻是航母編隊外圍艦艇防空系統的預警攔截。理論上,除了我國的反艦彈道導彈和俄中的高超音速武器之外,其他武器很少能有躲過美軍艦隊反導攔截系統的機會。

如果選擇先攻擊航母編隊外圍艦艇,那麼首先要消耗掉提康級導彈巡洋艦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火力儲備。但擁有這個能力的國家至全球範圍內也是屈指可數,而且即便有演習戰術和經驗,也沒有實戰檢驗是否真的有效。而這個時候,航母艦載機將發揮對編隊功能性艦艇的保護作用,並對敵艦隊和陸上基地發動反擊。

只有一種情況,可以不用考慮先攻擊航母還是先攻擊其他艦艇這個問題。那時就是在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因為一枚足夠當量的核彈爆炸後,會讓整個艦隊瞬間沉沒。不過真到那時候,討論海戰問題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