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華美精緻的人物服飾,散發著濃厚古典主義氣息。畫面細節中完美呈現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風貌,女主人公一顰一笑間呈現的英國貴族的優雅氣質。

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令人有一種穿越回歐洲中世紀的恍惚感。

電影《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改編自英國 20 世紀傑出小說家摩·福斯特的同名小說,美國導演詹姆斯·艾弗裡在 1985 年將其搬上大熒幕。上映以來,這部電影斬獲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等八項提名,被譽為愛情文藝片的經典之作。

影片發生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期,講述了一位貴族階級的富家小姐露西在意大利弗洛倫薩旅遊時,偶遇了出身平凡的小夥子喬治。在不斷接觸中兩人漸生情愫,但巨大的階級背景差距讓他們的愛情看起來彷彿只是虛無縹緲的幻想。在遭遇了一系列坎坷後,兩人終於打破等級的鴻溝,能夠自由地戀愛。

自上映以來,這部電影引發了許多爭議,褒貶不一。但影片中細膩的人物心理刻畫、視覺光影的完美呈現、極具衝突的故事情節,都令我無法否認這部電影所蘊含的獨特魅力。英國著名演員海倫娜深入人心的表演,詮釋了女主人公露西徘徊在愛情和地位時的掙扎和糾結,也令我沉醉在她和喬治曲折而浪漫的愛情故事中。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01 自由開放和迂腐陳舊的兩種文化,在強烈的戲劇衝突下碰撞

導演著重表現了角色與角色之間,以及角色自身內心的強烈戲劇衝突。戲劇衝突之下,展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種是英國貴族階級迂腐壓抑的文化,另一種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後自由人文的文化。

① 壓抑刻板的英格蘭與自由開放的意大利的鮮明對比,展現了社會文化差異

影片從多個角度展現了英國和意大利在社會文化上的巨大差異。

  • 英國社會壓抑、刻板又迂腐:

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整個社會過分崇尚道德修養,令原本的禮儀規範逐漸演變成一種強制和壓迫,特別是對上層貴族女性們有著異常嚴苛的道德束縛。但整個上流社會,貴族們仰仗著自己受過良好的教育,驕傲自大,固守著繁文縟節。

他們對飲食異常講究,用特質的容器分類裝好從異國進口的美食。奉行繁雜的進餐禮儀,開展高雅的下午茶,來凸顯生活品位。英國人們外在表現得異常優雅,但精神世界卻好像處在一間看不見外面風景的房間裡,沉悶而又無聊。

  • 意大利的熱情奔放,和英國的壓抑和拘束恰好相反:

影片中露西的旅行地是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作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薩極具開放自由的人文環境。社會階級相對鬆散,人們可以自由地表達情感,不會被特定的規則所束縛。趕車的意大利馬伕會和自己的戀人旁若無人般地熱情相吻,二人一路上高聲唱歌,鄉村兩邊大片隨風搖曳的碧綠麥田,也都散發著自由、開發的氣息。

而露西所住那間旅店,那個看不見風景的房間,也象徵著兩種文化的差異。房間內的裝飾和陳設都是英格蘭的風格,但窗外卻是另一番景色,這個房間就像是禁錮著露西的枷鎖,只有打開窗戶,才能呼吸到佛羅倫薩散發出的自由氣息。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②被階級等級禁錮的夏洛蒂,企圖掙脫束縛的露西

  • 夏洛蒂: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英國貴族階級代表

露西的表姐夏洛蒂,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英國貴族階級的代表。她隨露西一起到佛羅倫薩旅行。剛到旅館就喋喋不休,滿口抱怨,責怪旅店沒有給她們安排一個可以看得到外面風景的房間。但當好心的艾默森父子主動提出和她們交換房間時,夏洛蒂卻又表現得驚恐萬分,一口回絕,指責對方無理,繼而憤然離席。這一系列的舉動真是又可笑又可氣。

  • 露西:站在傳統世俗階級和自由開放社會的交界處

和固守甚至維護階級等級的夏洛特不同,露西站在傳統世俗階級和自由開放社會的交界處。出生在富裕的中產家庭,接受著貴族式的教育,從小被灌輸“淑女準則”的露西,她和表姐夏洛特一樣,時刻保持著自己的淑女形象。但意大利之行讓她感覺到之前好像生活在一個密不透風的社會,只有在這裡才能暢快呼吸。

所以當看到意大利車伕和愛人擁吻,露西心生羨慕。緊接著,喬治在麥田裡攬過露西深深一吻,當這一幕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露西雖然表面上拒絕與喬治在交往,其實內心早已被這熱情的吻所融化。

雖然都是英國貴族階級,但夏洛蒂和露西是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場。夏洛蒂刻板,冷漠,始終捍衛陳舊的道德習俗,對一切可能破壞規則的事情都保持著強烈的警惕心。但露西願意衝破現有規則,不固守原有的世俗體系,內心也一直崇尚著掙脫對人性的束縛。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③虛偽做作的塞西爾,坦率真誠的喬治

  • 塞西爾:虛偽做作,典型保守派

露西的未婚夫塞西爾是保守老牌的上流社會的典型。他拄著柺杖,戴著小眼鏡,張口閉口都是詩歌、音樂、文學。在英國上流社會的審美中,他高大英俊,學識淵博,是一位公認的理想丈夫。

但在和露西的相處過程中,就能發現他不過是一個愛裝模作樣,保守陳舊的文化人。就連和自己心愛的姑娘露西親吻,他也是彆彆扭扭,尷尬而毫無熱情。外表上是一副道貌岸然,彬彬有禮的英國紳士樣子,其實絲毫沒有生氣和活力。

  • 喬治:新興市民的代表

作為塞西爾的對立方,

喬治代表的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強烈人文理念的新興市民。等級制度,道德規範在他們眼中不值一提,不喜歡被規則很多的社交場所束縛的他們,願意將時光揮灑在田野和河流間,和夥伴們一絲不掛地在陽光下奔跑。

小麥色的肌膚透過汗水折射出的光澤,就像他們人性中閃耀的質樸和純真。面對心愛的姑娘,露西的白色裙襬在微風吹拂中揚起,讓喬治情不自禁地深深吻了下去。相比塞爾希的扭扭捏捏,喬治略顯魯莽的吻,是那麼的激情澎湃又打動人心。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02 歌劇和背景音樂的巧妙運用,推動情節發展

這部影片中的音樂對人物的刻畫和情節的推動都起到了特殊作用。

1、利用歌劇暗示故事情節的發展,奠定情感基調

影片中出現了兩段歌劇。第一段在露西和喬治初次相識時,背景音樂響起了意大利作曲家普齊爾著名的那首《我親愛的爸爸》。而在影片的最後,當露西和喬治回到意大利,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首歌又再次響起,首尾呼應。《我親愛的爸爸》講述的是一位女子懇求自己的爸爸答應自己去追求心中嚮往愛情的故事。優美的旋律,深情而動人,在這裡作為露西和喬治相遇時的愛情主題曲,十分貼切,為影片之後兩人愛情故事的發展方向做鋪墊。

在露西去鄉村郊遊時,在麥田中和喬治偶遇。此時背景音樂響起,喬治衝上前環抱著露西擁吻。這裡的歌劇導演選擇了

普契尼譜寫的《燕子》和露西、喬治的愛情遭遇一樣,《燕子》裡講述也是兩個身份懸殊的年輕人的戀愛故事。

此時的音樂間接表現了露西和喬治愛情種子的萌芽,暗示了兩人關係的變化,巧妙的音樂插入也讓導演省去了很多筆墨,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2、利用音樂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性格特色

除了利用對故事發展有指向性的歌劇外,導演配合不同的畫面和角色,巧妙插入了風格各異的音樂,烘托出人物特色,渲染故事氛圍。

因為掛念露西,喬治從意大利趕到倫敦,在火車站遇到了夏洛蒂。導演在視覺呈現上運用了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去表現夏洛蒂對喬治和露西愛情的極力阻攔。一個畫面是夏洛蒂坐在前面的馬車在小路上前進,而隨之畫面快速切換到喬治騎著小車在馬車後面追趕。配合這樣的視覺呈現,音樂也交替著呈現出跳躍性和詼諧性,極力表現出夏洛蒂對喬治這個窮小子的譏諷和嘲笑。

當喬治在塞西爾的安排下終於與露西相見後,一組鏡頭裡是喬治和露西的兄弟們在草地上嬉戲玩耍,鏡頭拉遠,塞西爾在樹蔭下安靜地捧著一本小說。配合兩人不同的狀態,導演給到角色完全不同的音樂風格。

用高亢激昂的雙簧管代表喬治的活力四射,而低沉的大管就襯托出塞西爾的沉悶無趣。雙簧管和大管交替演奏,讓觀眾明顯感受到兩人性格上的巨大差異。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03 從露西面對愛情的三次抉擇,看女性意識覺醒的過程

1、順從:缺乏獨立意識,不敢掙脫道德的枷鎖

剛從英國來到佛羅倫薩的露西和夏洛蒂,在入住旅店後發現自己沒有得到一間可以看得到外面風景的房間。兩人的竊竊私語被天生熱情的艾默森父子聽到,並主動提出和她們交換房間。但這一行為並沒有獲得對方的認可和感激,反而被認為是魯莽且無禮的,被夏洛蒂斷然拒絕。露西雖然心裡知道對方這樣主動的行為並非意有所圖,但作為大家閨秀的她還是選擇順從表姐的意思。

此時的露西是第一次從等級森嚴的男權社會出來,接觸到新興的自由社會氛圍。即使露西內心已經漸漸對喬治有懵懵懂懂的好感,但她面對表姐的阻攔和指責,加上固有思想的影響,露西只能選擇順從英國傳統的道德規範。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2、掙扎:愛情的萌芽,讓露西在順從和反叛之間彷徨

結束意大利之行,露西徹底變回那個遵從傳統、循規蹈矩的“乖乖女”。回到英國後,露西接受了家族的安排,答應了同是貴族的塞爾希的求婚。但在和塞西爾的交往當中,她發現對方只是把自己看作像蒙娜麗莎一樣的藝術品,而自己作為一個獨立人格的想法和感受完全被無視了。露西覺察到這種愛不過是一種變相的壓迫和束縛。

和塞爾西相處得越久,露西就越想念過去和不拘一格的喬治在一起的時光。當兩人第二次偶然相見後,喬治不顧露西已有婚約在身,再次上前親吻,讓原本平靜的露西內心掀起巨大的波瀾。

此時的露西,內心包裹著對喬治的愛,同時又要應付世俗的目光,面對愛情不知如何抉擇的她痛苦萬分,只能一個人迷茫地彈著鋼琴排解憂愁。但面臨選擇痛苦的露西,已經逐漸從曾經那個順從乖巧、甘願受制於道德森嚴拘束的大家閨秀,變得開始注重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激發了她內心隱藏已久的主體意識。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3、覺醒:被真愛喚醒,勇敢地追求自由無束縛的人生

作為平民小子的喬治,完全不在乎兩人的階級差距和身份懸殊。面對露西的遲疑,他勇敢地坦露自己的心聲:

喬治說:你是鮮活的心中充滿愛的女人,你不是男人的妝是不是化不是陪襯,不是能收藏和擁有的東西。當我緊緊擁抱你的時候,我仍然希望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喬希這段真心誠意的呼喚,擊中了露西的內心,也打動了熒幕前的我們。此時埃默森先生及時出現,他引導露西:“你退婚是因為你愛喬治,你愛他,就如同你愛自己一樣。”露西終於敢直面自己的內心,頂著和家族決裂的風險,毅然決然地終止了和塞爾西的婚約。

這一次,露西的女性主義終於覺醒。曾經被壓迫和泯滅的人性釋放出來,對獨立自由的嚮往和對愛情的追求都不必再遮遮掩掩,露西走出了曾經那個束縛著她的看不見風景的房間,現在,他終於可以自由地呼吸。

04 寫在最後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是一部女性覺醒的歷程,女主人公露西在經歷一番強烈的內心掙扎後選擇了窗外的藍天與自由,走出了父權社會的藩籬。

這部電影並非著重去表達露西和喬治纏綿悱惻的愛情,而是通過露西追求自由與愛情的過程,喚醒女性意識,進而喚醒整個社會對女性的理解與尊重。這也是影片想傳達給觀眾最重要的文化內容,希望觀眾能以更自由、更平等、更尊重的心態去看待女性及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