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的西瓜,一些幼瓜在發育初期為什麼會停止發育而變黃並萎縮壞死?

綠色如玉833


種植的西瓜,一些幼瓜在發育初期為什麼會停止生長而變黃並萎縮壞死? 種植西瓜的都知道,有一些幼瓜在發育一段時間後就會慢慢地停止了生長髮育,並漸漸地失去了綠色而變成了黃色,到了最後萎縮而壞死了。

這是什麼病因造成的呢?



一是雌花沒有得到正常授粉而引起的。

因為西瓜是雌雄同株的異花授粉的作物,如果由於種種原因造成雌花、雄花不能正常發育或者發育不全,如雄花的柱頭過短、花葯中沒有產生花粉,或者雌花的花蕊沒有發育或退化了等,雌、雄花的這些因素就會使雌花不能正常授粉。

另外,如果在開花期間遇到了陰雨天氣,雄花的花粉就會因為吸溼而過早破裂,或者傳粉的昆蟲等媒介較少致使雌花不能得到正常的授粉。

雌花沒能正常授粉,其子房就不可能正常的膨大發育而早早地脫落掉,從而引起了西瓜雌花雛瓜樣子房停止發育、變黃、枯萎。



二是因為肥水管理不合理致西瓜植株生長過於旺盛或者過於虛弱而引起的。

由於施肥時營養元素成分搭配不能很好地適應西瓜植株生長的均衡需要,要麼苗差苗弱使雛瓜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停止發育變黃枯萎;要麼造成植株旺長徒長而使雛瓜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停止生長、褪綠而枯萎。

或者在開花期間澆水造墒不合理,使得土壤中的水分不適應雛瓜發育需要。如果土壤中的水分過多就會使莖蔓旺長過度消耗養分,而雌花會因營養不良而使花蕊停止發育。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足,又導致植株因缺水而落花落瓜。

所以植株的營養生長與雌雄花的生殖生長不協調、不均衡,營養生長過於旺盛就會導致雌花發育不良,而致雛瓜停止生長、褪綠黃化而枯萎。



三是溫度和光照不能滿足花期需要而引起的。

如果在開花期間環境溫度過低或過高,都不能使雌雄化正常發育,如果花粉管的發育不到位就會使受粉不良而引起落花使雛瓜發育停止。如果遇到連陰天或者田間過於鬱敝使光照不足致光合作用較弱,也會使雌花子房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而停止發育、變黃而枯萎。

怎樣進行防治呢?



造成雛瓜停止發育的原因是複雜而多樣的,要有效進行防治就需要及時查清原因,只有有針對性地採取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在防治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是要適時進行播種、科學進行育苗。

要按照西瓜植株生長、開花授粉、結瓜坐瓜的生長習性安排播種、育苗及定植,千方百計避免不利因素對西瓜開花坐果的影響。在育苗的過程中要使溫溼度、光照墒情能夠更好地適應幼苗的生長和花芽的分化成熟,以避免雌、雄花發育不全、授粉質量差的情況。



二是要按需施肥合理澆灌,促進營養、生殖均衡生長。

要重施底肥重施有機肥料,按照西瓜生長的需肥規律和生長髮育對養分的要求配施速效氮磷鉀肥及有關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植株營養生長期間要減少氮肥用量,同時要適當控制澆水,控制徒長旺長。

也可在正常授粉後對於旺長的秧蔓實施人工控旺,可在瓜後的秧蔓上用手用力捏蔓的方式減少養分水分繼續向前供應,確保養分集中供瓜,防治幼瓜出現因養分供應不足而停止生長、變黃枯萎情況的發生。

三是要適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授粉質量。

可以在西瓜開花期間的上午十點前,將雄花采下去除花冠暴露花蕊,去用花蕊均勻地、輕輕地塗抹在雌花的柱頭上,按照一朵雄花塗抹兩、三朵雌花的比例進行人工授粉。



總之,西瓜的幼瓜在發育初期停止生長、褪綠黃化、萎縮枯死是有原因的,只有找準病因、對症防治,才能達到保花穩瓜的目的。

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圖說農村事


在露天西瓜生長期間,有些幼瓜在生長髮育的時候,會莫名的出現萎縮壞死,這些一般常見於花朵授粉坐瓜期。出現這樣的情況,影響因素較多。比如:

一、花期授粉遇高溫天氣。露天種植的西瓜,在開花期的時候,氣溫最高會超過授粉的適宜溫度25-30℃,所以在人工授粉的時候,瓜農會在當天10點前完成授粉工作,避開正午高溫。


若當花朵授粉不久,就處在高溫的環境下時,高溫會使花粉活性降低,導致授粉不良,引起幼瓜無法完成受,精過程,而出現坐瓜不穩,或者坐瓜後也可能發育成畸形瓜。

二、水肥管理的變化。在西瓜花期授粉的時候,一般瓜農們大都會特別關注這些短時間的田間水肥管理,在這段時間一般不會進行水肥管理,但是對於露天種植來講,突然的降雨會導致瓜地水份升高,土壤含水高,土壤肥料易吸收,導致西瓜藤蔓生長過旺,而出現花朵授粉後坐不上瓜。


三、花期遇到連續雨天。露天種植西瓜,能否獲得豐收,技術佔一半,天氣佔一半。在好的技術遇到糟糕的天氣,也會讓瓜農們束手無策。

花期遇到雨天,瓜農們必定會採取一些措施,為雌雄花進行遮蔽雨水,但是並不能完全杜絕雨水對於花期授粉的影響:1、雨水太大,將花粉打落打散,導致授粉不良,引起幼瓜化瓜。2、連續的雨天,導致花粉溼度高,在授粉的時候不易散開,會導致授粉不良,而出現化瓜。


四、沒有及時墊瓜。在西瓜授粉成功以後,幼瓜會慢慢落到地面上,一般在西瓜幼瓜瓜毛脫落前,最好進行墊瓜。如果不墊瓜的話,剛授粉的幼瓜瓜毛沒脫落,擱置在土壤上,因雨水打溼土壤,是土壤變黏而粘住瓜毛,使瓜毛不正常脫落,導致幼瓜受損而化瓜。

也會在雨後天晴的時候,高溫使土壤水份快速蒸發,導致地表溫度高,對幼瓜也會造成傷害而使幼瓜化瓜。

那麼該如何預防化瓜呢?


1、適合的整枝,有效的控制藤蔓的生長,避免“瘋秧”。2、花期授粉的時候,嚴控水肥。對於露天種植,時刻關注天氣,做好花朵避雨的工作。3、在花朵授粉以後,可以在雌花前3-4片位置輕捏藤蔓,可以提高坐瓜率。4、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人工授粉。


著迷大鄉村


西瓜種植初期,幼瓜發育突然停止,枯萎變黃這種情況叫做化瓜,化瓜,裂瓜,雙生瓜等情況的出現是瓜農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這預示著將要減產減收,只要合理種植,其實完全可以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西瓜化瓜的表現很明確,生長正常的西瓜突然發現幾乎停止不長了,過幾天后再觀察就會發現周圍幼瓜開始發黃,慢慢變黑萎縮,經常搞的瓜農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其實西瓜化瓜的原因很複雜,但是可以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來分析。

一,西瓜種子或者苗過弱。

西瓜秧苗其實可以形象的看成是能夠孕育的雌性哺乳動物,開花結果就是最終的生兒育女,化瓜就是懷胎落地之後小崽突然生重病了,可能還是個不治之症,那麼咱們想下會是什麼原因呢,會不會是遺傳導致?這也就是所謂的內因,西瓜化瓜可能來自於西瓜自身的原因,一個好身體才能孕育出良好的西瓜,如果本身苗弱不健壯,種子欠飽滿,成熟度不良等原因就可能導致化瓜現象。建議育苗時要選擇顆粒飽滿略大的種子通過穴盤育苗,秧苗移栽時進行二次挑選,找大苗,壯苗移栽。

二,氣候等不可抗因素導致。

露天種植瓜果的瓜農也是靠天吃飯,受限於自然因素原因較多。如開花期突然雷電交加,颳風下雨,影響了昆蟲給予西瓜的正常授粉,突然的霜凍低溫影響了坐果後西瓜的正常生長,突然溫度升高連續乾旱等原因都會導致西瓜的非正常生長,極易出現化瓜現象。

我們這每年4月份,有幾家常年種植西瓜的鄰居就開始整地栽瓜苗,西北地區經常乾旱,極易出現連續高溫等現象,一旦氣溫過高時就可以看到鄰居開著金蛙三輪農用車,車上架著大水罐,崩崩崩的朝西瓜地開去了,其實多數人是擔心氣候反常引發西瓜生長不良引起化瓜減產的結果。

三,人為管理不當。

西瓜要想長的好,還得專人來打理,沒有瓜農的勤勤懇懇,哪裡能結出美味的西瓜呀?去年我在自家一片桃園裡種下了幾粒西瓜籽,帶孩子犯了懶,後來西瓜都結的不到拳頭大,還有很多西瓜裡面出現黃色的筋膜,可見人起關鍵性作用。

隔壁鄰居大哥常年承包村裡外出打工者的土地,去年種了一大片西瓜,個個長的頂呱呱,只見每次他都頂著大太陽在忙碌著,該澆水時一點也不含糊,整枝的時候,根據每個秧苗的實際情況決定掐強掐弱,保證西瓜整體養分正常供應,避免出現幼瓜強弱差異較大等現象,疏瓜掐果時也能狠下心,不合適的瓜再大再好也能下得去手,所以他種植的西瓜很少出現化瓜,大小不均等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