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什麼樣才算好的“師德”呢?

碧海豬


所謂師德就是崇高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個人思想品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的人能夠熱愛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敬業愛崗,無私奉獻。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品德高尚的人同仁尊重,學生歡迎愛戴。社會、學校領導欣賞。如何發揮作用?樹立立德樹人的育人觀念,身正為範,處處為學生做榜樣,關愛學生,關心學生學習生活,關注學生健康成長,正確教育引導,做個團結同學、助人為樂、品德高尚的人。處處做標率,對工作對學生有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任勞任怨,一絲不苟,耐心細心周到服務好學生,做學生的指揮員、服務員。教學上要有股創勁兒,大膽創新,提高課堂效率,所授知識讓學生吃透、弄通,並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用戶4914623910009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今天早上和表妹微信聊天的內容。早上,我接到表妹的信息,微信的內容很讓我無語:她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穩居全班前列,各方面都表現突出,但三年來沒有一次獲得班級裡的表彰。據她介紹,班級裡有送禮的學生,就算成績不怎麼樣,也會獲得三好學生的獎狀,而沒有“意思意思”的,則直接落選。



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很納悶,居然有如此不要臉的老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學生家長給我送禮,我拒收;給我發紅包,我都不去點,而是讓其度過24小時之後皈依發紅包者的賬戶。我並不想授人以柄,更不想成為自己所討厭的那種人。



我認為,有師德的教師,必須對學生高度負責,不會因為學生的美醜貧富而用有色眼鏡觀之,不會因為學生的巴結奉承而另眼相看,不會因為家長是否送禮動搖初心。或許你覺得我很迂腐,但如果你有正在上學的孩子,你一定會認可像我這麼迂腐的老師。



師德,是懸在每一位教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觸碰師德的底線,這把劍就會發揮作用。有些老師覺得,那麼多的師德規定,太令人不爽了,簡直就是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啊!但是,我們不妨仔細想想,我們頭上的“緊箍”,又何嘗不是學生身上的“護身符”呢?



對師德標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空對空”的理論上。教育是“愛”的工程,這種愛很多時候比母愛更高,比友愛更濃,比情愛更純潔,是嚴厲與呵護的結合,是理智與科學的綜合,是積極與主動的有機統一。作為教師,只有不忘堅守師德的初心,方得始終。



微雨潤苗


何謂師德?

所謂“師德”就是指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每一個行業都有職業道德,當然教師行業也不例外。可往往教師遵守了自己的職業道德,卻被不齒,卻認為教師應該付出更多,即使付出更多了,還覺得不對。

其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長期以來,教師這個行業,要麼被捧上天,高高在上,與塵世絕緣,要麼被打入地,萬惡之極,與世間無緣,不管怎樣,總是不能以一種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去平視。

對教師這個行業命制的光環很多,諸如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當然也有抨擊時候的稱呼,諸如臭老九之類的,不論怎麼稱呼,總是不能用正常的心態平等的對待。 教師,說白了只不過是個行業而已,像醫生一樣,像工程師一樣。


作為一個行業,教師卻賦予了更多不同的意義,只因為教師這個行業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是一群群活生生的生命。 教師是人,有人基本的需求,不是那麼清高,不能那麼清貧,不能被捆綁在道德的十字架上。

既然教師有職業道德的要求,那麼教師就可以遵循職業道德的要求,盡職盡責,兢兢業業的去工作,去面對這個行業,而不必被其他人用那莫名其妙的道德去約束,去綁架。

遵守職業道德是義務,捍衛受到職業道德之外的批判是權利。

教師自覺遵守職業道德,是一個教師必備的素質和素養。

當相關部門開始大講特講師德,想用一部分人的師德精神去感化另一部分人,期望取得良好的效應的時候,殊不知,這樣做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既然是道德,就應該是一種自我的約束,而不是道德的綁架,情感的束縛。

既然對教師行業有著明確得規範和要求,就不必到處宣講,只需要教師用力的去做,至於做的好與壞,那是每一個教師的不同認識。

但現在卻要將那些含血泣淚的故事到處講述,講述一次,傷心一次,感動一次,只是讓自己感動而已。

師德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是一言一行,是一顰一笑,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是與孩子們在一起的薰染,是與孩子們共同進步的愉悅,是與孩子們心心相印的不言而喻。

對師德最好的解釋,其實不必那麼長篇大論,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話就足夠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為人師者,有著淵博的知識,有著高尚的人格,有著對教育的敬畏,足矣。



睿新教育



我調皮妹


師德好的教師是這樣的:

1.課下認真備課

這是指備課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同時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把握教學的進度和難度,再有適當加強高考題型訓練。

2.課下認真批改作業

這是指要保證每個學生按時交作業,沒有交作業的要追交;對每個學生的作業認真批改,發現學生的錯誤並做好記錄,下節課進行解析;對於作業質量特別差的學生要了解原因並單獨輔導

3.課間輔導本學科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並給予鼓勵。

4.課堂上既能清晰講解又能關注全體學生,不讓學生走神和打瞌睡。


去留無意163543949


肯定是第一所了。

教育本來就應該這樣,該上的內容課上上了,餘下的時間就是學生自己溫習,閱讀。老師強壓之下,或者金錢購買之下硬灌的知識,不是真正的知識,是為著考試而考試,考出來也是高分低能。

教師用收錢的卑鄙手段讓學生走向考場考個好成績,品德能好到哪裡去?

還是覺得80年代的教育純正,完全是後一種教育。那時的大學生素質比如今高到哪裡去了。


揚州微笑的草


唐代韓愈曾寫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是莘莘學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教師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這顆良心就叫師德。張 (一)熱愛本職,樂於奉獻(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三)亦師亦友,教學相長(四)團結協作,關心集體 發於心,動於情,止於禮,方能為正。 我認為的師德修養是: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職責,決定了教師在道德水平上必然應高於社會的人群。教師肩負著為社會培養人才的社會職責,其教育學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識、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師的道德品質,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我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我認為教師這樣做才能達到時的標準: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我的師德追求是: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用愛澆灌美麗的花朵。尊重愛護學生,尊重個性。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概括其內涵。   師愛為魂。“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從愛學生的角度講,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很大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就更加困難。據報載:去年的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聖純真的。這種聖潔的愛是教師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情友誼,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書育人就實現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師愛是魂。  學高為師。教師對某一學科知識豐富、業務精通、治學嚴謹、注重創新,這也是師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平,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信賴感,進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激勵、鞭策學生。


檸檬愛繪畫


現在分兩類人:一類人比較理想:希望孩子負擔不要過重,當然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一類人比較現實:他們希望其他孩子都在"快樂中"成才,而自己的孩子認真補課,自然也就超越了其他孩子。

但是我們現在的考試依然是選拔式,只能這麼說"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哪怕天才也是需要刻苦才能成就的。


博識昇學教育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師範學院校訓,你說,師德是什麼啊


悠知


第一,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道德,既是講道理有德行,嚴於律己為人處世有原則;第二老師做為人,他也應該有第一點的要求,但是也因為老師為人師表,他的師德影響著許許多多的學生,所以要求會更加嚴格;第三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要求和規定,有些人覺得師德太過苛刻嚴格,那你為什麼一開始會選擇這條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