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結婚有孩子後,跟朋友的聯繫越來越少,難的聚會一次,就算是聚會每次也都是那幾個人,說的也都是那幾件事,總覺得朋友

越來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

記得有次同學聚會,那些曾經一起揮汗如雨,在操場上打球的兄弟,那些連上個洗手間都要結伴而行的姐妹,那些一起逃課上網,高喊為了部落的戰友,那些一起聊八卦,去隔壁班看帥哥的閨蜜,再次相見時,不是追憶往昔,便是攀比吹噓,然後就是無話可說。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免不了要感慨,兒時玩伴多已成家立業,少年同窗如今各安天涯,大學知己更是四散於海內外,新結交的朋友寥寥無幾,舊時的玩伴又分隔兩地,如今能陪在你身邊的朋友又有幾個?

還有很多朋友,我們再也沒見過,我們已經見了這輩子最後一面,只是我們還沒有發覺。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友情與親情愛情不同,他本身的侷限性就很多,在人生的長河中,一段友誼的消散幾乎是必然的,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友情是如何產生跟維持的?

友情的產生,離不開空間與距離,你回想一下,你最初的那些朋友,是不是你的同學,你隔壁家的孩子,或者你同學的同學,你們一起上課,放學一起回家,週末一起玩耍,總之就是在一個小範圍內的產生,那時候的你們大抵能明白這份友情的可貴,你們就像彼此的大喇叭、小日記,分享著、也記錄著

小時候一起摔泥巴,一起騎車上下學,一起爬樹摘果子的小夥伴因為升學到不同的學校斷了聯繫。初高中一起去食堂吃飯,下課後一同去上廁所的無話不談的朋友因為搬家沒有了音訊,那些睡在我們上鋪的兄弟,隨著大學畢業而四散天涯,真的就再也沒有見過,打敗真摯感情的大多數時候真的不是時間,而是遙遠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那時候的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總覺得未來還很長很長,總是想見識新的世界,告別了舊朋友,結交新的夥伴,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些朋友就開始漸行漸遠了,“分開後的第一週,我們可能還會擠出時間見一面,過了幾周我們可能在同一個群裡寒暄,再過一段時間,我們恐怕也只是記得曾經跟她玩的很好。

當我們大學畢業,走向社會,逐漸老去,見識了社會的殘酷,利用與被利用,勾心鬥角,又覺得時日無多,就會逐漸“求穩”,放棄新的社交渠道,更願意和關係穩定的舊友相處,沒有新的血液補充進來,不禁感慨,一直玩的還是我們幾個。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友情的產生,離不開空間與距離,而友情的維持也離不開這些,我們每一次角色的變遷,初中生到高中生等,都會與一部分人的空間與距離產生變化,不可能跟以前一樣時時刻刻都能見到,那麼有些友情就這樣慢慢的淡了。

雖然有很多人覺得,我跟某某就算是幾年沒見面,關係還是一如既往,可是,你好好想想,可能是一如既往,就真的再見面時沒有陌生感嗎,真的就能做到跟上學時候那樣形影不離嗎,小時候那樣無話不談了嗎,真的就能做到我買了一份方便麵,也要分你一半嗎?

要知道即使曾真心相待的朋友,也會敗給漸行漸遠的三觀。這就是維持友情另外一個要素,那就是三觀一致。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很多朋友被我拉黑了,為什麼,因為他們在朋友圈無休止的炫富、刷屏、賣面膜,天天靠友情綁架,買了一份,還讓我買。有的好多年不聯繫,聯繫一次是賣我保險,又或者是某多多給他砍一刀,試問這種朋友,我要他幹嘛?

好好想想,班裡那麼多同學,為什麼偏偏是你們成了朋友,難道不是因為對彼此當初的認同,有了相似的三觀,有共同的話題,才有了最初的感情基礎。

可歲月變遷,人總是會變得,有的人上了高中,有的人上了職高,有了人上了大學,有的人走向社會,有的人被社會打磨的各種圓滑,有的人保持初心,奔赴的前程有著不同的方向,那麼就不會共同成長,而好的友誼從來不是為彼此停留,而是同步成長。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或許三觀沒有高下之分,卻有你我之別,相似的觀念把兩人聚在一起,漸行漸遠的價值取向又將兩人分離,那些三觀不一致的好友,交流不會太多,變得只適合懷念,而隨著角色轉換,繁忙的工作,擠佔了留給回憶的那份空間,沒有了回憶,那麼維持這段友情的條件也就不復存在

在逐漸長大的日子裡,我們有了各自喜歡的交友圈,有了想要去深交的朋友,有了想要去的地方,有了各自的奮鬥方向,雖然我們還記得那些回憶,但是那份純真只屬於小時候,我們也越來越融入不了對方的生活方式。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維持友情另外一個要素就是維護成本,任何的感情都是有維護成本的,親情也好,愛情也好,而在結婚之後,有了家庭之後,把更多的“維護成本”放在了家庭上,放在了親情與愛情上,自然給友情的“維護成本”就好了很多。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最後一點很殘酷,但也是事實,那就是層次相同的人才能聚在一起,或者說是利用價值相等,可以做到勢均力敵,友誼是更權衡利弊的關係,大多友誼的維繫,都是考量過維護成本和情感收益後的決定。

所謂老友,既是每個人心裡最初的地方,也是失敗時才會想起成功時淡忘的那個地方。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那麼對待漸行漸遠的友情,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

一、不必強求

有些友情就是這樣,他只能陪你度過你成長道路的一段,而不會伴隨一生,放開心態,可以懷念,但不可強求。為了工作,為了生活,我們都有不同的路要去走,註定會在某個路口分開,難以接受,卻無可奈何。

二、感謝對方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求而不得,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事業,感謝他曾經給你的陪伴,給你的關心,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但仍然也要感謝他曾經出現在你的生命裡,要是知道結果,要是知道我們以後會分開,仍然會在當初選擇認識你。

三、珍惜現在

珍惜現在還把你當朋友的人,珍惜現在還能聊的來幫忙的朋友們,人到中年後,友情確實跟奢侈品一樣,特別是那些交心的友情,

少了一個,就真的少了一個。


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友情也漸行漸遠呢?


很多人,說了太多再見,最後真的再也不見。

很多人,說了太多改天,卻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友情是一件奢侈品,過去的友情,就選擇將以前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心裡,不去觸碰,祝福彼此幸福安好,現在的友情,那就好好珍惜,有那麼幾個知心朋友在身邊,其實也是很美好的事情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