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沒有學習動力怎麼辦?

李飛


很多人都說初二是分水嶺,是兩極分化的開始,這也就是說在初二極容易出現學習問題,就如你所說的沒有興趣之類的。我的建議如下:

1. 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你的中考目標是什麼?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

2. 制訂具體詳細的學習計劃。根據自己的目標,給自己制訂非常詳細的每日學習計劃,貼在自己學習的地方,每日必須按計劃學習。

3. 在班級裡找一個競爭對手。成績跟你差不多,或比你稍微好點的,但是學習態度很好的。讓自己跟他比跟競爭。

4. 注意自己的朋友圈,要交一些積極向上的朋友,要交一些熱愛學習的朋友,朋友會影響你。

5. 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前面講的朋友,還包括自己家裡、班級裡,都要給自己創造一個學習的氛圍。

6. 從發揮自己最強的學科開始,讓自己找到成功感,慢慢把所有學科學習提上來。成績好了,興趣就周自然好了!

興趣很多時候是有意思的培養的,尤其是當你感覺自己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時候,更需要有意識的讓自己多學習,勤奮學習,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也就會慢慢來了!

堅持改變自己,相信你一定能行!加油💪


稱子英語


初二的學生十四五歲的年紀,正是青春初期,叛逆期,現代小孩又明顯早熟。初二的學生,大道理都基本明白了。這種情況下沒有學習動力,怎麼辦?我外甥就這樣,我姐夫姐姐拿他一點辦法沒有。我是直接這樣收拾他的。

直接去學校給他請長假。

讓他(小孩)認為你已經對他失望了,破罐子破摔吧。都沒有動力學習了,那麼上不上學,看不看書對他都不重要了,他就有充分時間。安排他幹體力方面的活——髒,累是重點。(你千萬不要說,我在城市,沒有體力活給他幹。活都是家長想出來的)。期間,你要用引導的語言去,讓他知道人生觀,讓他間接性體會到生活的辛苦,讓他清楚的認識到,這個文化程度的人想發展的好,就只有底層的活開始幹。幹好了,才能有其他空間。

只要晚上,就帶他串門,選擇文化修養高的,跟文化修養給他一樣水平的。那個年紀的人,自己知道比較的。

我讓他非常鬱悶的是,我把朋友跟他一樣大小的小孩,只要星期天,都接過來。強制性讓他去融入。

以上相結合,效果非常明顯。

半個月不到,提出要回學校。(記住了,不管他第一次提出時間多久,絕對不能同意)我給他解釋說:學校那邊已經把你除名了,回學校你也混日子,不如提前出來,還能賺錢,自由自在多好。看看,舅舅嚴格來說也是初中文化,不一樣生活的差不多有吧。別人一年做到的事情,你努力一點,兩年不行,五年,一定行吧。

好吧,過了兩天哭著說要回去 ,我還是不讓。

牛逼了,當天開始居然絕食。好吧,但是,我還的問他,以前學習那個樣子,現在出來快一個月,還回去幹嘛?落下來多少,就你這個學習態度,回去一樣墊墊底。非常堅定的眼神回答我,他可以趕得上。

2018年初三升高中611分,進入縣重點。

以上方法,提供各位參考。


阿凡的生活


  1. 我是一名家教老師,以我十多年的輔導經驗來看,初二是學生學習的分水嶺,是很關鍵的一年。學習沒有動力是不能很好的完成這一年的學習任務的。如果提問者是一名學生家長,那麼針對這一問題要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讓孩子不在這一關鍵時期掉隊。

2.首先要看孩子為啥在學習上沒有動力。這要先問一下孩子,看孩子是什麼樣的態度。其次要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溝通,看孩子近來在學校有沒有異常的表現。在收集好充分的信息後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孩子學習沒有動力的問題了。


3.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要想學有所成先要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然後是培養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最後是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那麼怎麼會為學習沒有動力而苦惱呢?


4.學習沒有動力肯定是在學習上感到吃力,而自己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分析孩子學習跟不上的原因,是基礎差跟不上進度,還是反應慢跟不上。如果是基礎差的原因可以給孩子找一個負責任的老師輔導,不要找輔導班,沒有效果的,要找一對一的家教。這樣老師才會集中精力對孩子的弱勢科目有針對性的給予解決。如果是孩子反應慢的原因那麼可以督促孩子在課前做好預習,把自己不懂的記下,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認真聽講,課後及時複習,做習題鞏固本節知識點,做到溫故而知新。

5.如果是學習態度上出問題,認為學習沒有啥作用,那麼就可以讓孩子在星晴天或者假期幹零活打工,讓他自己親身感受掙錢不易,生活不易,只有讓他在生活中吃一些苦,才能使他認識到和其他的苦相比,學習其實並不苦。如果是因為不喜歡某一位老師而對使該課程學習不力,那麼就要開導他心胸寬廣,與人為善,和任課老師多溝通交流化解矛盾。

總之針對孩子在學習上沒有動力這一問題不要大意而不作為從而使孩子在初二這一關鍵環節出現斷節,也不用視之為可怕的問題而風聲鶴唳。找出原因針對性的給予解決,從而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青鳥視角


初二沒有學習動力了怎麼辦,首先初二那個年紀的孩子多少都進入了青春叛逆的時候,對父母的不理解,對未來沒打算所以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本人也是在那段時間有過很多的糾結,記得那會因為自己學習不好加上沒有人理解我就不想上學了,而我母親沒有向以往一樣跟我吵跟我講大道理,而是直接問我是不是不想讀,我說是,因為我家是開飯店的然後我就在自己家飯店做起了服務員,每天端盤子倒水,洗碗掃地,慢慢的過了幾個月我才認識到了讀書的可貴,因為我不想一輩子就這麼下去,不想天天就這樣碌碌無為,這時我主動找我母親談話,我母親才說她是不會不讓我不讀書的,只是想讓我自己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從此我就刻苦學習,雖然成績沒多好,但是再也沒有不讀書的打算了,所以有時候孩子一味地跟他們講道理他們是體會不到的,得讓他們從內心知道這個問題的對錯,而且因為是叛逆期的原因作為家長還是要疏導好孩子.


喬大大說


首先說我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那年高三,我突然沒有了學習的動力。不過我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的家庭不和睦。那時候我爸爸媽媽鬧離婚,我突然感覺自己是個沒家的孩子了,所以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感覺在混日子。連基本的家的安全感都沒有容易讓人產生自卑的念頭。我就感覺在同學面前我好像缺點什麼,好像老師看我也用另類的眼光。在這種情況下我談何學習?得不到父母的愛護我學習有什麼意思?不過最後我的解決方案是不去想那些複雜的問題順應心情。到最後竟然考的出奇的好。所以我覺得學習突然之間沒有動力的發生不是偶然的,一定要找到原因正視原因。

最為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談心,傾聽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這個時候你越是逼他他越聽不進去。家長要適當的引導而不是責備。

作為學生也要正視自己的問題,當然現在的社會成績不是顯得那麼重要了,但是凡是學習好考進名牌學校的人一定要比我們見識的多。過幾年後從名校出來的孩子一定比早早輟學或上一般學校的孩子無論談吐還是見識都先進的多。

再者從另一方面講我感覺凡是感覺學習沒動力的孩子都沒發現自己的潛力。這個世界上哪有生來就很聰明,生來就註定是科學家的。都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所以你們要肯定自己的潛力,努努力試試或許一切都不一樣了。

祝好運!


周姜的鍋蓋


最後切忌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挫傷自己的孩子;也不要在要求自己的孩子學習時你卻旁若無人的在旁玩手機或看電視,請與孩子同步學習。


一念瑜碎


假期找個工廠去打打工。我小孩和鄰居孩子一起沉迷於遊戲,不好好學習。寒假找了一個朋友工廠。進廠那天興致勃勃,沒幹一週打電話給我接回來了。我也沒怎麼說他,網絡上有句名言,"不吃學習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絮絮叨叨會讓孩子心煩,形成條件反射。多帶小孩去工地看看,街邊菜市場看看,去火車站看看,提醒他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候鳥旅居


我也是在初二退學的,至於沒有動力了我也是深有感觸。學習跟不上了,對學習產生了牴觸心裡,找不到學習的方向,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忍受不了老師對成績差的異樣的眼光。

至於沒有動力了,你應該靜下心來問問自己。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初衷是什麼?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我們都在父母的庇護所之下,感受不到社會的毒打,還不能理解知識的重要性。

知識就是等於出路,對於窮人家的孩子,學習就是唯一翻身的機會。





農民東子


真碰巧,我也是初二那年就成績一落千丈.

那時候是由於暗戀班上的女孩,追求不得,輾轉反側.

真是一件可笑可悲的事情.因為從此之後,我基本都無心學習了.

其實無論是過去的學生還是現在的學生,問題都是一樣.

學習真的不可分心,學習真的需要有動力.

現在的學生不是早戀,就是迷上網絡遊戲.

因而導致沒心思去學習.

至於怎麼辦,其實我們做家長的真的拿不出什麼真正有效的辦法.

因為孩子只能去引導,試想一下當初的自己.

並不是打和罵就能解決的.

我們做家長的,只能儘量好好溝通,慢慢引導,培養好的習慣.

但話是這樣說,但真的不容易.


燃點最後一團火


哎! 學習目的不明確,的確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馬上就是寒假了,在家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做什麼?以及做什麼能養活自己?

花兩個圈子, 分別寫上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然後想辦法延伸,多寫一點。找到交集。

去嘗試做一下這個交集裡面的事情,看看是不是和你想象的一樣。

寒假快結束的時候,把自己寒假的經歷記錄下來。

沒有學習動力的時候,翻出來回憶一下。


我高二的時候這樣做過,最後發現除了出賣體力和乞討。別的情況都和想象的不一樣。出賣體力去幫超市搬貨,也還被騙了四十元。然後就有動力去學習了,真的不想在離開學校後,再去做那個假期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