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冠狀病毒急增?

用戶4415692582726


沒有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對病毒認識嚴重不足,世衛的誤導和歐洲人的習慣,直接導致疫情氾濫失控!


Lauyung


經濟發達、醫療體制完善的歐洲成為新冠肺炎的最大淪陷區,這是人們怎麼也想不通的問題,可事實就這麼簡單而嚴酷。

為何歐洲2028年冠狀病毒肆虐,全洲淪陷(迄今只有黑山暫無確診病例)?

一、經驗主義害了歐洲,WHO的警戒未起作用。

進入21世紀,2003年薩斯、2008的H1N1、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症和埃博拉等沒傷害歐洲,經驗主義讓整個大陸陷入盲目樂觀和輕鬆疫情。

與此對應,歐洲好像對世衛組織不大重視,內心有種該組織主理第三世界公共衛生事件的潛意識,美國能一再削減對WHO的費用繳納,歐洲就能輕鬆它,如今到了品嚐苦果之時。

二、歐洲國家地區眾多,各國與歐盟協調不暢,組織防疫不利。

單說歐盟,去年換屆後尚在磨合期,協調組織力在抗疫中不現。各國各自為戰,互不支援甚至多發扣留他國醫護物資事件;關閉邊界引發爭議;基本沒有“互幫互助”。

三、申根協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歐洲內部人員物資和資金已暢通無阻,各國人員往來頻繁,出國旅行成為常態和週末必需。該季節正是全洲湧入南歐和中歐(滑雪)的好時候,各國不設防恰好方便了病毒傳播。

四、緊急狀態下防控、隔離應急、救治不到位。

意大利早就封閉北部兩大區的諸多城鎮,結果沒有配套措施,使得輕症發展為重症。同時,口岸防控形同虛設,醫療機構動員、整合、自身防護都沒吸取經驗教訓(中國的)。

五、民間習慣於已有生活方式,長時間不接受普通的防護方法。

戴口罩讓歐洲人糾結了一個多月,結果很悲催。原有習慣和思維害了他們,政府和醫界也沒起到權威引導作用。

六、醫界缺乏權威和高瞻遠矚。

像意大利,從開始階段就沒出現自己的鐘南山,以致於民眾“被帶到溝裡”。


ruixuezhaofeng


①政府及民眾對新冠病毒危害性普遍認識不足。特別部分政客丶醫療權威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的觀念,干擾了正確的丶積極的防疫理念的實施和落實。

②缺乏上下一心的凝聚力。政府缺乏強有力的動員力丶組織力丶執行力及切實有效的防控方案。社會固有的丶傳統的丶不衛生的風俗習慣(擁抱丶親吻丶握手等禮節)加大病毒傳染機會和命中率。

③因偏見,錯過了最佳防疫窗口期。導致疫情來臨時,防疫體系丶物資丶醫療設備及防疫隊伍等準備不足,遠不適應實際需要。


趙凡丁201


民眾思維的不同 去年去意大利旅行的時候,碰到一個房東老太太,很和藹,很健談,我們聊了很多,她說到一個關於撐傘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喜歡夏天的時候撐傘用來遮太陽,防紫外線,而西方國家的人則喜歡享受沐浴陽光。當那時候亞洲遊客還不多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很奇怪,又不下雨,他們為什麼要撐傘,是不是傻………… 其實戴口罩也有這同樣的道理 中國人戴口罩有幾個原因 1) 我生病了,我戴口罩是為了不傳染給別人 2) 我沒生病,但我周圍有生病的人,我戴口罩是為了保護自己 3) 餐飲行業,我戴口罩是為了衛生,也讓客人吃的更安全 4) 戴口罩還可以防異味,防灰塵,防過敏,保暖等等 歐洲人戴口罩——我病了 可以看出,中國人可以在很多場合戴口罩,就算沒有疫情的發生,平時也能看到很多戴口罩的朋友,但是意大利人戴了口罩就被貼上了“生病”的標籤,容易讓人敬而遠之或者迎來異樣的眼光,而前些日子,”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盟國家衛生部也向民眾呼籲:沒有病的人不需要戴口罩,只有病人才戴口罩。在27日的記者會上,意大利衛生部部長斯佩蘭扎又重申了一次這個觀點,這也讓很多民眾更加覺得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 當我們國家領導人都以身作則的戴口罩開會,很多群眾也會受其影響戴口罩,國外有些領導人或者議員卻因為戴口罩受到了排斥。關鍵時期,如果領導都擁有這種思想,又如何去影響下面的群眾呢! 1)這則新聞發生在 2月26日——意大利議員戴口罩進入議會,遭到嘲諷 意大利一名議員戴著口罩進入議會,但是卻遭到了嘲諷,他發言時很激動, 說“我戴口罩並不妨礙任何人,我是在自我防禦,因為免疫系統功能不好。” 接著,他脫掉口罩對大家說,“好那我脫掉口罩,告訴你們,我去過三個疫區,現在你們覺 得我戴口罩好還是現在這樣好?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建議你們讓我戴上口罩。如果你們 是聰明人,你們也早就戴上口罩了!你們要保護大家,而不是讓我保護你們!” 說完,他怒 摔話筒。


偉哥視野


我知道的是這樣:中國適時報道我們的情況,一個1千5百萬人口的城市被封閉,情況還不明白嗎?伊朗、意大利等國家的做法讓我無語,他們的愚蠢,讓我感覺我有這樣的同類感到羞侮,極大的羞悔,歐美的疫情,讓世界又處於防範之中。


旑旎的夜


沒有瞞報。


雲淡2546


歐洲人傲慢,中國人居家隔離他說沒有人權,中國人戴口罩他說怕人說話,中國人不聚集,他們每天集會、配對搞什麼爬梯。


飛114716006


歐洲溫度比我們低,春、夏來得遲,零度至十度恰是新冠病毒病的繁殖溫度值,這兩天,歐洲氣溫大致相當於今年一至二月武漢溫度值,這相當於蛋(受精卵)孵小雞(病毒體)。


LiaoGY


1.只關注中國因素,錯失防疫黃金時間

1月底中國疫情已經相當嚴重時,意大利一開始只有3人確診,其中2人還是中國遊客。意大利在第一時間實施中國旅遊禁令。

當時意大利總理孔特還信心滿滿地認為,意大利是歐盟裡最積極防疫的國家。他以為切斷了跟中國的聯繫就沒問題,卻乎略了社區感染的可能。

許多專家分析,意大利北部應該早在一月中就有本土感染,當時陸陸續續有發燒的病人求診。《時代雜誌》報導,倫巴第大區科多尼奧市一家醫院的急診室負責人Stefano Paglia告訴媒體,早在第一個確診案例出現前,他所在的醫院就出現肺炎病人突然增加的狀況。但是這些案例當時都被當作是一般的流感來處理。

《衛報》也提到,被稱為意大利本土頭號病人的38歲男子,曾多次求診都未被發現確診。在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下,當局拖了36個小時才讓他接受檢測,他在這段期間感染了許多人,包括醫療人員。

意大利總理孔特不但說:「我們沒有時間了」,還引用邱吉爾在二戰的名言說:「這是意大利最黑暗的時刻」。

2.人口老化加上醫療資源不足

美媒CNBC引用意大利防疫總指揮Angelo Borrelli的報告,意大利45%病亡的人年紀在80到89歲之間,32%是70幾歲,還有14%是超過90歲,60歲到50歲大約是5%。英國《衛報》報導,因為義大利人口老化嚴重,65歲以上的人口占23%左右,感染幾率和出現重症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

此外根據《時代雜誌》,雖然意大利有全民健保,但是經費一直短缺。國家公衛預算只佔國民生產毛額的6.8%,比法國和德國等歐盟國家都來得少。

這種情況下,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人潮,確診病人只能也被安置在醫院的手術室、走廊和恢復室。只有少數的病人可以待在負壓病房,或有機會使用通風設備跟呼吸器等設施。醫療和照顧人員也嚴重不足,甚至傳出感染狀況。如果病人再繼續倍增,意大利醫療體系將面臨崩潰。

意大利目前的封城措施是依據總理宣佈的緊急法案--《讓我們待在家》(Let's stay home)。根據法案規定,多數人還是可以在社區內活動,只要填寫相關文件,有需要的話也還是可以長途旅行。

3.誤以為旅遊禁令或封城萬無一失

此外,根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Beppe Severgnini 的分析,意大利引以自豪的中國旅遊禁令可能也有問題。看似大刀闊斧的舉動,卻可能讓政府因此大意,忽略更多人可能自第三國飛往意大利。許多旅客因為怕入關受阻,也沒有主動通報旅遊史,導致一開始難以確定感染源到底來自何方。

在意大利狀況持續惡化下,美媒CNBC引用JP Morgan經濟學家Marco Protopapa的觀察,他說目前倫巴第和威尼託大區的地方官員建議要用「武漢模式」(wuhan-style),強制管理進出。但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教授John Edmunds告訴路透社,封城只是暫時有效,無法長久,只能讓蔓延的時間減緩。

世界學到什麼?

意大利前總理Matteo Renzi 說,意大利也許就是歐洲的實驗品,告訴大家要怎麼對抗疫情。而我們可以從中瞭解,病毒已傳播到世界各地,旅遊史只是參考的指標,不是絕對。群聚和社區感染是真正疫情爆發的指標。

就目前疫情和意大利的經驗看來,人口老化的國家需要特別小心。此外,面對流感和新型病毒不斷出現,各國公共衛生和醫療資源的預算應該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一種防疫措施是完美的。最好的抗疫方式還是減少人與人間的接觸,並確保正確洗手與積極配合各項政府指示。


德益智


我們抗疫的時候,歐洲在幹嘛?在看熱鬧啊,沒有任何準備,以為疫情就發生在中國,現在傻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