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華文化的「魂」是什麼?

元亨利貞210989278


《中華文化之魂:中華的智慧方法,瞭解了人的本真與宇宙的實相的關係》

中國的每一個文化系統,他都能提升人的本性。中國的每一種文化,都肩負著教育人,由一個普通的人,達到一種道德境界。最為大家所受了解的就是儒家的學問,他教育由一個普通的人,通過修身齊家,把思想境界提高到治國平天下,最後達到參參贊天地化育。怎麼來修身?儒家的一套學問,從最基礎的開始,就在這個地方。修身至於齊家,與自己的家,與很多人就聯繫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智慧,推而廣之,就能治國平天下。這種過程用現代的話來說就叫,用自己的身心瞭解社會人生及於宇宙天地萬物。參贊天地化育,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這種境界就只要人,自覺的成為宇宙萬物的管理者。我們普通的人到最後能夠成為宇宙的管理者,這就是用普通的人到達超人的階段。

西方人認為有一個神創造世界,在管理宇宙。但是我們的中國人,卻教授,每一個普通的人,通過觀察自己的身心,瞭解了身,心,家,國家,天下,世界,能夠達到管理萬物宇宙,這是不是一種偉大的發明?

天地、宇宙、萬物由我們人自己來管理,西方人認為宇宙有神創神主宰,我們現在看到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別了嗎?我們現在看到中華文化的奧妙所在了嗎?

還有比儒家文化更加高明的:道家,修真煉性,與日月同壽。用西方現代的觀念,這就是超人。這個能夠突破異次時空的超人。能夠突破肉體的限制,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這種人生的追求的境界,從遠古一直到現在,都是中華文明內在的一種張力。我們現代都以為這是一種傳說,或在走向反面,以為到這是一種封建迷信。其實這是中華文明的至寶,我們現代人沒法發現裡面的奧妙,引用於這個時代。

還有更加不可思議的。這就是佛法。佛法來源於宇宙,在經典中,都大量的記載,這些佛所說的法,告訴我們很多都在無量劫以前就存在了,這些智慧的方法,他們一直流傳於宇宙之中。佛法為什麼要告訴我們人類這個呢?這是在教育我們人類,只要覺悟了自己的本心,就能成為宇宙中的大智慧生命,就能夠究竟宇宙萬物的實相。幾十年來,很多人都用佛法的理論與現代的西方文化進行溝通,發現了大量與現代西方文化相貫通的地方。比方說心理學,佛法裡面有大量的微妙的心理學方法,西方人一直在學習中華文化中的這種心理學方法,來發展他們的心理學。這種相應項目的地方太多了。

我們只要看一下西方的文化,他們大量缺少這種關於提升人的本性,站在宇宙的角度來要求人淨化自身,開啟人本有的妙德的這種智法。

舉一個西方的例子:人類為什麼會產生意識,這是科學最難以逾越的障礙。

西方人似乎永遠沒法認識人自己本身,因為西方人沒有智慧的方法來觀察自己的心性。西方的哲學說:意識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這裡就產生了一對關係:意識與客觀表象。那麼意識怎麼產生呢?或者說產生意識的主體是誰?

這是大腦嗎?這是潛意識嗎?

那麼的大腦又是誰產生的呢?那麼前意識從哪裡來呢?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研究意識,他缺少一個出處。

這是西方文化中所缺少的智慧!:西方人沒有這樣的智慧方法,就有意識的生滅生滅中,悟到不生不滅之本體,西方人他雖然研究本體,雖然有本體論,但是他們沒法實證。他們用科學的方法來了解萬物,基本上忘記了,基本上避開了這個本體的研究。這個地方要追溯到康德,在康德那裡,從本體論轉向認識論,後來的西方文化就延著這條路走下去,一直走到現在。所以,對於意識的本體,西方人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中國人早就解開了這個謎,中國人就瞭解人的本質,所以中國的文化,他能夠有無數的智慧來開啟人本具的妙德妙能。

人的這個本體,或者說意識的本體,中國的方法中,他能夠教授,在當下的一念中,於生滅生滅的意識處頓這個人之本:本心真空。或叫:圓妙真心,悟到這個體,就能突破意識侷限於大腦這個限制:圓照法界。

什麼叫智慧?就體現在這個地方。這個智慧最初的體現,就能在本源與表象之間建立智慧的觀察系統:不二法門。這是一個最初的智慧體現。進入這個門,才能進入中華智慧中不可思議之境。

那麼中國文化的這種智慧特點,對於中華文明有什麼作用呢?中國的文化,能夠了解人的本真與宇宙的實相,他的文華大系統都是依據這個而建立的,能讓我們人向成為宇宙中的智慧生命邁進,簡單地:

中華文明就是宇宙的神級文明。

現在我們看到一點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恆久光明的奧妙了嗎?





圓拙


中華文化的魂魄當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狀態。源出於易理,言出於老莊,明晰於董子。青蓮白藕紅荷花,儒釋道對天人合一的詮釋一脈相承且各有千秋。

昏鴉認為我們文化中最強大的基因遺傳就是來自於天人合一思想所帶來的種種釋讀和延伸,也是充滿魔性般韌勁的奧秘所在。

從《易經》的三才之道到到老子的三生萬物再至董子的天人感應都試圖去建構一種人與自然、社會最為自由和諧的狀態那就是天人合一。合出了各種關係之同一、同源、同律、同構、同融、同數、同理……,指導與引領著我們民族走過了漢唐的休明盛世,也跌跌撞撞幾乎命懸一線走過了群狼伺候的近代。



我們的治國如同治家,家國同構,我們的宗教、哲學、藝術、科學技術都融匯在了強大的文化本體中,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人合一是中華文化逆天早智的文化思想,也是區別於其他文明的根本所在,直到今天合二為一強調整體的思想恰恰印證了現代科技和文明之精要。

儒釋道神人一體,歌詞詩賦一體,詩書畫印一體,醫文同理……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圓融際會處無所不包,大同世界萬物皆明。



任何魂魄虧了滋養與磨礪都會神衰氣竭,離了精實康健的肉體更會魂飛魄散。早智的文化若失去演進的動力豈不成仲永之殤?

萬變不離其宗的關鍵是要其變盡察,天人合一更不是隻是個口號,不知天,不知人,不知天道規律何以合一?合乃自然之合,同乃異同之謀。不去探究其異、其本又怎麼可能同。天人合一實則偉力也,唯銖積寸累之功方可達。

中華文化的魂魄不可丟,也不會丟,那是刻在骨裡的,溶在血裡的。

昏鴉反觀如今一些以宗教釋哲學,以文化代藝術,以文化制科學的現象實不足取。以古制今甚至新瓶裝舊酒的現象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偉大的魂魄已經在漫長歲月中被朝代更迭各種集權勢力所利用,被各種歧義歪曲,被各種強勢文化撞擊已經千瘡百孔了,難道在信息昌達、科技強盛的今天我們還要舉著傳承文化的大旗行敗壞之實的愚昧舉動?

讓魂魄重新鮮活起來的唯一方法就是要不斷給她注入新的養分,三省吾身方能去偽存真,自我批判才可出真知。

昏鴉要說的實在太多,這題也大的沉甸甸,今天就不再贅述了。言不盡處、或有悖處還請大家不吝賜教多多斧正,昏鴉掠去嘍……。


疾飛昏鴉


中華文化的魂?

既不是什麼創新、包容、兼收幷蓄,也不是什麼愛國主義,更不是什麼天道。

值得一提的是,天道本身虛無縹緲,不存在,但我們也可以把他理解為是一種抽象的理念,一種精神的凝鍊。

你仔細揣摩幾句話:

捨身取義、大義滅親

舍小家,為大家

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

中國文化沒有西方那麼強的個人主義,而更多的是一種集體主義,最根子裡的不是對某個個人、家庭、政權、王朝、國家的愛與忠誠,而是一種類似於“天下”的某種東西,換句話說就是對於所有中國人(狹義上講僅包括漢族)、中華民族的愛與忠誠。

廣義上包括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

所以說最感人、最動情的臺詞不是說我為了國家可以犧牲自己,而是我為了天下蒼生百姓可以犧牲自己。大抵這就是替天行道中的“天”

陳勝吳廣起義時,陳勝曾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等死,死國可乎?的翻譯是:同樣是死,為了國事而死好嗎?

這裡的國是秦國嗎?還是楚國?很顯然不是,說白了,天下苦秦久矣,為天下而死。

國家也是一個滿足體系,不是必然存在的,他可能會犯錯,錯過了頭全體人民可以推翻他。我們人民百姓為的是全體人民的利益。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自私自利,不像美國人、日本人、以色列人、德國人團結。誠然,中國人自私自利的毛病非常之嚴重,但如果以此評價這個民族就錯了。

試想一下,五千年來,埃及文明衰落了,古巴比倫文明衰落了,印度文明衰落了,羅馬帝國衰落了,殖民帝國西班牙葡萄牙衰落了,海上馬車伕荷蘭衰落了,日不落帝國衰落了,蘇聯解體了,美國今天雖仍強勢但已是強弩之末,為什麼只有中國幾經風雨,依然頑強的存活下來,並且今天昂首前行在復興中華的築夢路上?難道僅僅因為中國文化善於吸收借鑑外來優秀文化,善於創新嗎?

我想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麼多年來,我腦海裡仍時時浮現幼年幻想的抗日戰爭無數仁人志士不畏艱險,前撲後繼,共赴國難的畫面,既不是為了蔣介石,或是大資本家大地主,為此我可以捨棄家庭,捨棄自己的生命,因為我明白,中華民族挎了,沒幾個人能夠獨善其身,我們每一個社會中下層百姓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即使那是一個頹廢的時代。

中國人骨子裡有一種“天下”情懷,一種“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一種“捨我其誰”的大無畏情懷。


潮過廣陵半江愁


謝謝你的提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言以蔽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一句話,包含了個人國家的共同命運。

把國家和個人的緊緊組成一個命運體。那就是,國家強,個人就強。國家不強,個人也是強不起來的。

反之,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強大的人民也是不行的,國家的細胞就是人民,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強大,這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偉大啟示。

從個人來說,沒有積極奮鬥的精神,是不能生存的,更談不上發展。

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無一例外的都是歷經磨難自強不息的一生。

比如說蘇軾,宦海沉浮幾十年,但是,達觀進去的精神始終沒有失去。

比如文天祥,在被俘的情況下,在自己的兄弟都退隱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不投降,寧死不屈,這就是一種氣節,一種骨氣,令人無比敬佩 。

再比如說,唐代詩人杜甫,一輩子也沒有過升官發財,也沒有名傳四海的榮幸,但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保持了一個讀書人的愛國之懷,愛民之情。雖然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但是把美好的情懷和希望留給了世界。

這種無限希望,美好寄託,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從國家來說,中華民族歷盡磨難,有漢代的走向世界的胸懷和自信,也有漢末群雄割據的三國鼎立,既有曹魏的統一,也有東晉五胡入主中原國家南北分治的分裂局面。

既有盛唐主動出擊長城內外的所向披靡,也有軍閥割據的五代分裂。

但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是非常深厚的。

所以,有北宋的統一,也有蒙元的滅宋,國家陷入歷史倒退。

因此有明代的興起,同時也有清兵的入關。

但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還是存在於我們的血液之中。

當西方几千人就能征服一個大國王朝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應該學會看世界。

上下五千年,英雄千千萬,朝代無數變,中華浴火在。

歷盡浴火重生的中華民族,為什麼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

因為我們從古代就懂得一個道理:自己不行,什麼都不行。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才是硬道理。

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必須自強不息。

所以,中華民族的魂,我認為就是《易經》中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以上千裡馬的意見,歡迎你的補充和批評指正。


千千千里馬


中華文化的魂,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一一仁。

一、 仁在人與人關係中具體表現為仁愛:

1. 對父母的仁愛,叫孝敬;

2.對弟兄的仁愛,叫悌敬;

3. 對老師的仁愛,叫尊敬;

4.對同學的仁愛,叫友愛;

5.對朋友的仁愛,叫誠信;

6.對上司的仁愛,叫忠誠;

7.對生人的仁愛,叫泛愛;

8.對祖國的仁愛,叫效忠。

雖然都是仁愛,但因所愛對象不同,仁愛是有等差的,仁愛是有區別的,並不是基督教宣揚的一視同仁的博愛,更不是墨家宣揚的不分親疏的兼愛。

二、仁在國家與百姓關係中具體表現為仁政:

1.以德治國,用仁德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2.輕徭薄賦,用良政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

凡是實行暴政的朝廷,遲早要被揭杆而起的農民起義推翻!

三、仁在與其他文化中具體表現為兼容幷蓄。

1.中華文化具有大海一樣的胸懷,接納一切有益文化;

2.中華文化具有熔爐一樣的能力,熔化一切有益文化;

3.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朽的軟實力、不滅的影響力。

五千年來,埃及文明衰落了,古巴比倫文明衰落了,印度文明衰落了,羅馬帝國衰落了,殖民帝國西班牙葡萄牙衰落了,海上馬車伕荷蘭衰落了,日不落帝國英國衰落了,蘇聯解體了,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已是強弩之末,正在走向衰退。為什麼只有中國、唯有中國5000年中華文明史沒有中斷?雖然近現代一、二百年我們落伍了,但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世界第一貿易大國。憑什麼?就憑社會主義文化強大的生命力、不朽的軟實力、不滅的影響力。

所謂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為倫理道德,以科學技術為智能武器,以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為社會制度的中華文化!


董海發


我認為,中華的魂應該是以德為本,以民為天。

可能是因為身為中國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認可中華文化,我覺得無論從國家還是個人層面,中華魂裡都包含著倡導著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優秀成分,簡言之,就是德。講孝講尊長愛幼,講個人與集體的協調,共生,從德再往上走,就是天地相融合的道了。

另外,從古到今,所有相對成功的統治階級,包括仁人志士,賢者隱士,都願意為民付出,為百姓奉獻,不是把自己當作利益集團,特權階層,而是為民做路,當橋,成梯,為舟的人。他們最終也得到人民的尊重愛護傳頌擁護。如果違反之,到達某個極致點,總會有人或集體站出來,以和平或武力方式,重新開始為百姓,為人民謀利益的過程。當然是不是同時也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得到一定的享受和待遇,那就自己想吧。以民為天,這類思想早早出現在史書中,而且得到了記史者,評論者包括歷代官方的認可,這是維繫一個國家穩定,輪迴更替之後依舊強大的基石。

所以,我認為中華魂在德,而體現出這個德的是有先行者,聖人智者大能願意犧牲自我,服務於普通人民,從而影響到許許多多普通的,平常的中國人願意為他人,做犧牲做奉獻。使得我們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綿綿不絕。


半不山


中華五千年,學派眾多,理論眾多。

那麼多學理,最後體現中華方便魂的其實就一個字:“中”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孔子在論語中也是多次提到中庸之道。我們通過《中庸》的論述可以明白,何為中庸?

我們一般認為和稀泥,兩頭都不得罪就是中庸,其實這樣的理解並不準備。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可見中的狀態是我們處於沒有喜怒哀樂的狀態,也就是沒有任何煩惱的狀態,清靜無為的狀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可以知道中是天下的根本,天下的根本就是天道。那何為天道呢?天道至善,天道無私心私慾私念。我們達到中的狀態就是達到了至善的狀態,對於萬事萬物沒有分別心,處處公平公正而無私心。

這種至善的狀態才是真正的中的狀態,而不是甩手掌櫃什麼都不管,這種不是中的狀態,真正的中的狀態,用事而著相於事。用平常心看待天下的一切人事物。

道家提倡守中之道

《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天地以不仁為大仁,對待天地萬物沒有區別,完全的一模一樣。

我們知道道家提出的守中,其實也就是守天下之大本,守無為的狀態,我們可以把這樣的無為也理解為至善的狀態,與天地同心,那我們的心就可以達到至善的狀態,天地萬物皆可以容納到我心之裡,萬物不出我心。那麼天地萬物皆在我心之內,那麼就是無為而無所不為了,因為天下的大本我心已經領悟。

佛家提倡中道之道

當然,佛家是外來文化,但是經過千年的融合發展,佛家已經成為我們文化組成的密不可分的部分。佛家的中道的精髓也就是不守兩端,不偏不倚,過猶不及的思想的體現。我們也同樣可以理解為至善的狀態,也就是佛陀講的見性的狀態,也就是佛的境界,佛在那裡,佛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不需要外求。


我們知道儒釋道三家皆以中為核心精髓,我們日常生活中怎麼體現這個中呢?

我們知道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我們知道中是文化的核心,那麼我們只有真正的把這個知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中的價值,如果中只是停留在嘴巴上,那這不是中的狀態,真正的知行合一,是真真正正的在生活實踐中進行運用,真正的踐行。

我們這裡提到另外一位偉人對於知行合一的理解,毛主席。

毛主席不僅真正的明白知行合一的道理,而且他是確確實實的踐行,毛主席的實事求是的思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等這些都是知行合一的時候得到的真知灼見,經歷過實踐驗證過的。


可見中華文化是圍繞著“中”的精髓的實踐文化。

止一,靜篤以此為記。

喜歡,王陽明,請關注,馴服黑夜。私信回覆:“王陽明心學”關鍵字,就可以加入群聊。歡迎留言評論點贊。

馴服黑夜



字,文之體者,始之象形,進而表音,歸之於表意,故而其象形、聲音、辭義兼者,尚為文字之統耳。字之出,文之生,文生風,風生化;而化復生可以起風,起風復生可以起文,文御風而謂之明,此謂之文明始也。然文明之始,樂仁篤義,知禮而生智,皆歸於守信也。此類可喻之五嶽貫圖,乾坤正轉,山河正壯也。此謂物以類聚,人聲熙熙而其身攘攘也。尚察其情,其狀若居於梯階之間,攀高瞻之遠而懷高,間者俯之高而居泰,下者仰之而不及,拾地自然也,儘管日月迎送矣。於是高者旺而定姓,間者裕而奪名,而下者眾,隨流而動。

故姓名起,秩序亦應於噪起,《詩》雲:“大宗維翰”,“宗子維城”,雖以各司其責,實乃宗法之始也。然姓名之優者,孰料“豈有種乎”之聲,響於四野,優者復生憂也。優憂者予盾相向,趙錢孫李,又接周吳鄭王,其週而復始排名之累,恰相延華夏文字數千年。故此情之盛,其表而盛於文,其實勝於文心彌彰耳!姓名之顯,代有隆者,隨法而治,治而成制,可制其衡。法制,制衡之器,可以校枉也;姓名,率士之舉,可以德化也。由往視之處,其二者相輔相成。故德性為體,姓名傳焉,文字相襲,延綿不斷,此為皆雲者魂,文化所指也。


三上詞話作者


我以為,無論是中華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它們的“魂”,首先應該是“人”,其次是信仰。

因為,只有人的存在,才會有文化的肇始,生命的萌發,藝術的創造,文明的開創。如果沒有了人的主體,沒有了人的存在,那麼,一切的文化、藝術、宗教、哲學、科技、智能等,都便不會被創造與實現。而沒有實踐的主體——人的存在,何談中華文化或者其他什麼文化?

再是信仰!如果沒有信仰,人便會如同行屍走肉,高級動物,弱肉強食,互相防備,互相傾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以叢林法則來行事,從而在成王敗寇的理論下,使自己徹底沉淪。

因之,人是生命之根,是靈魂的載體。而信仰是善的發源地,是靈魂的依託。為此,所有符合中華文化人文生態的思想意識,都是沿著人的這條主線而來的,都是人的意識與思想的萌發而肇生,因了人的信仰與觀念而延續,而傳承。為此,我想到卡梅隆電影《阿凡達》中那棵巨大的生命之樹,它是阿凡達人的靈,而阿凡達人則是那棵樹的靈魂。互相依託,相輔相承。而由此所生髮的真善忍義愛,則是一個民族的人文依託與生命的家。

為此,人才是中華文化的“魂”,信仰則是魂的依託,也是其他文明的“魂”與依託。因為,只有人的存在,只有在生命傳承的過程中,以虔誠的信仰,傳播善的文化觀念,才是推動這個社會不斷前進的動力。



昊愚堂夜畫


“道”的思想是中國文化的靈魂,不僅老子講,孔子也講。道是世界整體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又是宇宙最高的法則,韓非子講:“道盡稽萬物之理”;儒家講:“致中和,則天地立焉,萬物育焉”;張三丰講:“道者,中而已矣!”;老子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是中國人的追求和信仰,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可道,非常道”,道雖無法用語言描述,但道可參可悟可證可明可合,“天人合一”不僅指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還指人道與天道的和諧統一,人與道的和諧統一。“合於道”既是中國文化的起點,又是中國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宋以後我們在道後又加上了“理“,因此中國人本應是最講道理的民族。徳者,得也”,與生俱來的,不學而獲的本能天賦就叫“德”。德是道在人身上的存在,進一步引申為萬物的本性。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因此中國文化所講的道德與西方文化所講的道德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們的道德就是倫理,我們的道德卻是世界的根源,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最高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