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助力發展」沅江:黨建引領助生產 集體經濟顯活力

人勤春來早,實幹正當時。疫情期間,沅江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圍繞“三市”“四湖”“四水”“四廊”發展目標和“穩得住、完得成任務、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重要抓手,“盤活”村集體資產資源,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

防疫生產兩推進,美好生活靠勞動

“為覓春蹤壟上行,晴光一點入眸明”。在共華鎮紫紅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1500畝油菜基地,金黃色的油菜花競相開放,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紫紅洲村已註冊成立“紫紅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入社會員有近3000戶,已建成160畝蓮藕基地和1500畝油菜基地,初步具有春有油菜花海、夏有百餘畝荷花蓮藕園的田園風光。”沅江市共華鎮紫紅洲村黨總支部書記、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謝文兵介紹道。

2月18日開始,紫紅洲村黨總支部就積極動員村民對油菜地進行病蟲害防治、噴施硼肥,確保油菜好收成。為守護村民健康,春耕生產,村黨總支部按照《關於進一步規範復工復產 嚴控人員聚集的通告》要求,加大向村民宣傳力度並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五個一”。

下一步,紫紅洲村計劃將160畝荷花蓮藕園建成集休閒、觀光、種養為一體的生態荷花蓮藕園,有效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抗击疫情,助力发展」沅江:党建引领助生产 集体经济显活力

戰疫復產兩手硬,企業發展勢喜人

“這次疫情這麼嚴重,我們的印刷廠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我們於2月23日正式復工復產,現在員工已習慣新的入廠流程:測量體溫,洗手消毒,排隊進廠。目前村內有4家集體企業,村集體總資產481.23萬元,2019年村集體收入10.8萬元,其中陽雀洪印刷有限公司發展形勢喜人,今年預計年收益12萬元。”沅江市四季紅鎮陽雀洪村黨支部書記、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劉自武自豪地說。

陽雀洪印刷有限公司是陽雀洪村根據四季紅鎮經濟發展特色,由村“兩委”共同商議創建的扶貧企業,主營腐乳包裝盒,大通湖大閘蟹禮品盒,各種農副產品包裝盒、禮品盒、紙箱、全木漿防靜電打印紙和紅頭文件等。

協同發力保復工,美好藍圖齊心繪

3月2日,沅江市瓊湖街道保民村與沅江市萬青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增資擴股協議,該項目將作為2020年瓊湖街道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建設重點項目之一進行推進。

“此次增資擴股暨園區擴建項目擬增加註冊資本2800萬元,擴建約1000餘畝湖場,增設兒童樂園、釣魚臺、千畝荷塘等遊樂設施,計劃在3年內打造集旅遊景點開發、休閒垂釣、農事體驗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其中沅江市萬青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的股份歸村集體所有。”沅江市瓊湖街道保民村黨總支部書記、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劉文良自豪地說。

2月19日,為配合村集體經濟項目萬青生態農業園順利復工,村內溝管渠道的生態護坡清淤梳洗工作正式啟動。2月20日,萬青生態農業園種植基地正式復工。為確保28名復工人員的健康安全,瓊湖街道會同保民村在復工前就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員工分批到崗安排等作了應急預案,配備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等,安排專人負責確保復工復產安全。

多方協調保開工,發展走上快車道

“大家整枝、除草時注意一點,不要傷到根苗了。”近日,在胭脂湖街道三眼塘村集體經濟項目“洞庭鄉愁”的玫瑰種植觀賞園裡呈現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們忙著整枝、除草、施肥。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三眼塘村黨總支部書記、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楊建軍高興地說:“我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確保“洞庭鄉愁”項目建設順利完成。”

“洞庭鄉愁”旅遊開發項目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推行“人文+農業+旅業”的綜合發展模式,規劃了洞庭文化體驗、主題遊樂、現代農業及田園風光、文創產品、休閒康養、配套服務等六大版塊,將建成民俗文化風情廣場、洞庭鄉愁文化展示廊、原生態綠植和動物標本館、洞庭十二坊及商業街區、現代農業園及文創產品加工區、休閒遊樂體驗區、智慧民宿家居等特色景點。

原本計劃今年8月28日第一期工程正式開園,為儘可能降低疫情影響,加快推動復工復產,楊建軍多次與街道經發辦對接復工復產工作流程,全力協助同程親和力旅遊開發公司落實復工復產防疫措施,目前,“洞庭鄉愁”項目規範有序復工,運行平穩。

「抗击疫情,助力发展」沅江:党建引领助生产 集体经济显活力

戰“疫”不誤謀發展,勇擔使命譜新篇。沅江市將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益陽市委精神,繼續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著力在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下功夫,全面開創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和鄉村振興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