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周教授”助力柑桔產業 支援家鄉建設要像瑞士鐘錶精準恆動

沅江:“周教授”助力柑桔產業 支援家鄉建設要像瑞士鐘錶精準恆動

周勇扶著新培的桔苗充滿了期待。

沅江:“周教授”助力柑桔產業 支援家鄉建設要像瑞士鐘錶精準恆動

周勇與桔農拉起了家常。

沅江:“周教授”助力柑桔產業 支援家鄉建設要像瑞士鐘錶精準恆動

新種植的桔苗在春風裡成長。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柏威 廖文 益陽報道

復工復產後,沅江市8000畝柑桔品改全線鋪開。熱熱鬧鬧的工地上,常見一個消瘦的身影,桔農們都親切地稱他“周教授”。

“周教授”名叫周勇,是華中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政府參事。3月28日,記者見到周勇時,他正在新灣鎮新灣村的柑桔基地,指導村民實施柑桔品改。

“博士都是周教授的學生呢!聽他的不會錯。”村民唐國斌擦了把臉上的汗水,嘿嘿一笑,按照周勇的指導,把地裡的老樹根又重新清理了一遍。今年春種以來,周勇到新灣這片品改基地來了不止10趟,唐國斌對他早已熟悉,他說這個斯斯文文的教授,對農活的要求比一個老農民還認真、細緻。

“別說你要聽他的,我們沅江都聽他的呢!”陪同在一旁的新灣鎮農技站長譚志忠打趣道,“柑桔品改項目是周教授一手規劃推動的呢!”“曉得、曉得!我15畝桔園,全部都品改了,3年後肯定大豐收。”唐志斌連連點頭,滿懷信心地說。

周勇出生於沅江市陽羅鎮。自1982年考上大學後,離開家鄉已有38年。他一直關注家鄉的發展。2017年當選沅江政協常委後,利用所長,做了《強化四大舉措謀劃沅江發展》的戰略規劃,提出著力打造沅江綠色產業和生態旅遊雙引擎,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18年,沅江全市柑桔滯銷,引起當地農技專家的思考,果樹老化,品種不優,急需改良。周勇瞭解情況後,親自擔任柑桔品改項目組組長,忙前跑後,全盤策劃。今年1月18日,他帶著華中農業大學柑桔專家來沅實地考察、篩選優良品種、提出栽培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武漢封城,周勇所幸就留在了老家。“這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近距離觀察,思考家鄉的發展。”周勇說,近期,他又開始著手沅江現代水產規劃,已對接上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院士專家,等這次疫情過後,將集中來沅江為現代水產把脈問診。他說支援家鄉的建設,就要像瑞士鐘錶一樣精準恆動。

譚志忠說,柑桔品改項目從建議、調研到栽培桔苗,只用了兩個多月,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張階段。沒有周教授的全程指導推進,政府的決心不會這麼大,桔農不可能這麼快響應,更不會有現在成效。

8000畝柑桔品改項目,覆蓋了新灣鎮、南嘴鎮等4個鄉鎮,周勇幾乎每天都要去各個品改基地現場指導,看到桔農飽滿的情緒,聽到現場挖機轟鳴,他說,這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心和這片大地貼得更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