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融資潮將成為誰的盛宴?高瓴、基石等角逐萬億定增市場

2000億融資潮將成為誰的盛宴?高瓴、基石等角逐萬億定增市場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資本市場一直流傳著一句老話:牛市買股,熊市買定增。

自2月14日再融資新規出臺以後,多家上市公司定增出現被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包場”現象。而嗅覺靈敏的PE機構顯得尤為活躍,高瓴資本、基石資本等大型PE紛紛出手,成為定增市場的中堅力量。

新規的落地,降低了參與門檻,定增市場的參與資金更加多元化。有某北京地區PE機構投資人為《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定增市場有望迴歸萬億規模。而PE機構對行業和公司的研究和判斷、整合一二級市場聯動策略方面更有優勢,他們的加速入場,帶有風向標作用。

頭部PE機構角逐再融資市場

目前,一級市場還處在寒冬中,而被機構稱為“一級半”的定增市場卻熱鬧非凡。全面寬鬆的再融資政策,吸引了大批資金進入定增市場。高瓴資本、基石資本等眾多一級市場私募玩家也加速入場。

2月,高瓴資本就8折包乾了凱萊英23億元定增,成為凱萊英本次擬發行股份唯一認購方。

一名PE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透露,高瓴資本很早就搭建了專門的定增業務團隊,幾年的試驗,期待在投研、產品、市場等各環節的人員配備都已經比較成熟,新規落地後,得以迅速出手。

“相信定增市場會重回萬億級規模,PE機構未來會成為定增市場的領舞者和風向標。”盈科資本董事長錢明飛表示,PE追逐優質資產的方式不再限定於一級股權領域。同時,錢明飛介紹,2019年下半年,盈科資本加大了對定增業務的關注和投入。

與此同時,基石資本合夥人陳延立認為,目前是發行定增產品的絕佳時期,基石資本目前也正在籌備發行相應定增基金。此外,時代伯樂合夥人周波及厚生資產負責人張春江都曾透露,目前也有發行定增產品的計劃,定增是公司2020年主要策略等。

上述某北京地區PE機構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說,PE機構擅長從成長型公司中抓取確定性強、增長穩定的創業型公司,判斷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定增機會,PE機構比較有信心。通過定增也可以實現收購雙方和投資者三方共贏。

上述投資人也表示,高瓴資本獨吞凱萊英定增的舉措,一般機構難以複製。他提醒道,定增並非沒有門檻,反而是頗具挑戰。作為一級半市場,其考驗的是投資機構“主動管理和投研能力。”此外,當項目週期變短以後,內部人員的儲備、項目的儲備包括參與項目的策略是否準備完善也十分重要。看定增項目並不只是單純報價,更要觀察全生命週期的投資機會,把定增當作股票市場投資策略的一部分。

記者梳理發現,高瓴資本在參與定增之外,高瓴資本還逆市增持多家上市公司股份。聯交所資料顯示,3月6日,高瓴資本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微創醫療4773.4萬股,當天微創醫療逆市上漲27.52%。

此前,2月11日 ,格力電器新發公,高瓴資本旗下珠海明駿和格力集團在深交所正式完成15%股權的過戶,總投入超過400億元。這就意味著,時間跨度長達半年多的格力電器股權所有制混改塵埃落定。高瓴資本參與混改的主體珠海明駿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

企業資金壓力下掀起2000億融資潮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再融資制度的修訂規則》。新規放鬆創業板再融資的條件,優化定向增發的發行及退出機制,延長再融資批文有效期。

業內普遍認為,再融資政策進入寬鬆週期,再融資市場將進入折價高、鎖定期短、減持限制少的“黃金時間”,因而有望開啟再融資新一輪的繁榮期。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已經有141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再融資方案,其中49家公司調整。預計募集資金總額達2211.91億元,募集資金的用途主要為項目融資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中小板及創業板上市公司居多,其中包括4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57家創業板上市公司。

多家研究機構發佈研報認為,再融資新規落地,定增將進入黃金時代,有利於A股後市,為上市公司再融資鬆綁。其中受益行業集中在中小、創業板,集中在TMT、醫藥,以及部分中游製造,包括機械設備、電氣設備。

有分析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對中小創企業來說,定增是補充流動資金和外延併購的重要渠道。發行限制的放寬可提高企業參與定增的積極性及可行性,對流動性緊張、研發投入高的科技企業和轉型期的傳統行業企業有望發揮及時雨的作用,助推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

過去兩年,受再融資政策收緊影響,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終止定增,通過增發的融資比重大幅下降。而股權質押成為不少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資方式,上市公司大規模商譽減值風險顯著增加。

上述分析人士提到,再融資新規的實施,一方面,將鼓勵更多優質企業通過併購重組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另一方面,對於A股市場來說,上市公司有望獲得新的資本注入,資產負債表擴張,現金流增加,活力恢復,有利於A股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而頭部PE機構的加入,除了融資之外,還能為企業多維賦能,上述分析人士提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