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包機接回中方員工 加快復工復產進程

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包機接回中方員工 加快復工復產進程

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中方員工乘坐包機返回巴基斯坦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暢):受疫情影響,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一些中方員工春節前回國休假後就一直滯留在國內。為響應國家復工復產的號召,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採用包機的方式,將129名滯留在國內的中方員工一起運送到巴基斯坦,令他們儘快投入中巴經濟走廊等項目的建設之中。詳細情況,請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駐巴基斯坦記者劉暢帶來的報道。

20號,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包下了南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將項目上的129名中方員工從烏魯木齊送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這批建設者是巴基斯坦4個水電站項目關鍵崗位上的中方員工,其中75人為中巴經濟走廊項目蘇基·克納裡水電站的工作人員。

蘇基·克納裡水電站項目部安全管理負責人王立川是這趟包機上的一員。他於元旦之前回國休假,因為疫情一直無法回到項目上班。“國內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在陝西西安,我一直按照國家的要求在家自我隔離,雖然隔離期間不能到現場做具體工作,但我一直在網上進行遠程辦公。近一段時間巴基斯坦疫情爆發,我回到項目部以後,工作重點一個是現場的具體安全管理工作,另一個是利用國內學到的疫情防控知識對項目員工進行培訓,抓好項目的疫情防控工作。”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包机接回中方员工 加快复工复产进程

返回巴基斯坦的中方員工在隔離點進行體溫測量

像王立川一樣因疫情而滯留在國內的葛洲壩巴基斯坦項目上的中方員工還有500多人。大批中方人員不能按期到崗,加上項目所需設備、物資的物流清關受疫情影響無法順暢開展,工程進度放緩,對按期完成項目建設目標帶來一定挑戰。為了儘快將項目人員安全送回崗位,葛洲壩集團想出了包機運送員工的方法。

葛洲壩三公司巴基斯坦事業部副主任張志強說,“現在國內的疫情基本可以控制,全國正在展開全面的復工復產,我們也想著儘可能向全面復工方向邁進。之前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有500多中方員工滯留國內,不能到一線來,現在為了加速全面復工復產,同時降低我們的員工在出境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我們採用包機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便於安全管理。”

據葛洲壩三公司巴基斯坦事業部副主任張志強介紹,這批搭載包機的129名項目建設者來自陝西、四川、重慶、河南、河北、山西、遼寧等地,將他們同時集中到烏魯木齊,再帶到伊斯蘭堡,這個過程實屬不易,其間也得到了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巴基斯坦國立衛生研究所等中巴政府部門和南方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

這批中方建設者在抵達巴基斯坦之後,立即被送到隔離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在隔離期滿確認健康之後,他們將返回工作崗位,投入到項目建設當中,而他們帶回的專業經驗和防疫知識都將成為項目的寶貴財富。葛洲壩三公司巴基斯坦事業部副主任李立佩說,“他們回來以後,管理崗位得到充實,關鍵部位的資源投入得以增加,可以把我們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把損失的工期儘量趕回來一些。他們在國內有防控疫情的親身經歷,通過他們對防疫工作進行示範,可以增強中方人員和當地勞工的防疫意識,既保證我們的生產能夠最大程度的恢復,同時也加強了防疫方面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