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爭摸霍去病”到“打秦檜”,中國傳統樸素善惡觀的最直觀體現

今年過年期間,有兩條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一條是“千人爭摸霍去病像”,說的是上千人排隊去摸霍去病的雕像,祈福自己能夠身體健康。有網友專門還比較了一下辛棄疾的故居,結果發現辛棄疾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從“爭摸霍去病”到“打秦檜”,中國傳統樸素善惡觀的最直觀體現

第二條新聞是萬名遊客排隊打秦檜,希望能將身上的病痛傳給他。這個其實很悠久了,每座嶽王廟前面的傳統項目,平常參觀嶽王廟一樣會打秦檜,我去了也一樣打過,不是為了什麼把病痛傳給他,只是因為對這種千古罪人的痛恨而已。說起這個,還要提一句,油條好吃吧,其實油條的起源就是因為民眾對秦檜的痛恨,用面代表秦檜來炸,油炸檜油炸檜,油條就是這麼來的。

從“爭摸霍去病”到“打秦檜”,中國傳統樸素善惡觀的最直觀體現

記得第一條新聞出來的時候,很多網友嘲笑那些摸霍去病的民眾無知,難道不知道霍去病24歲就英年早逝麼?其實真沒必要去嘲笑這些人,當然了,需要給他們講,這個是迷信,你在怎麼摸霍去病,也不可能達到“去病”的目的,還是要相信科學相信醫學。

那麼為什麼說不要嘲笑他們?其實這些就是最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樸素善惡觀的直觀體現,是民眾自發對好人壞人的不同對待方式,霍去病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民族英雄之一,民眾就會認為他即使已經故去2000多年,但依然會給後人以庇佑。而秦檜則直到現在都只能跪在嶽王廟前,被人打。很直觀、很簡單、很樸素、又很真實。這種樸素的善惡觀,也就造成了“忠義無雙”的關羽,成為了武聖;懷才不遇的鐘馗,變成了萬應天師。

從“爭摸霍去病”到“打秦檜”,中國傳統樸素善惡觀的最直觀體現

這種樸素善惡觀還把戰功赫赫的韓擒虎變成了閻羅王,大家以後再看西遊記的話,注意看裡面的閻王形象,基本上就是照韓擒虎的畫像來設計的。

從“爭摸霍去病”到“打秦檜”,中國傳統樸素善惡觀的最直觀體現

當然了說韓擒虎也許不夠直觀,那麼說說范仲淹、寇準、包拯,在民間傳說中他們也變成了閻羅王,究其原因,無非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為國為民作出貢獻了。


從“爭摸霍去病”到“打秦檜”,中國傳統樸素善惡觀的最直觀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