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海外代購趁“疫”售假 發生糾紛時調查難度大

原標題:代購歇了直郵慢了 線上“進口貨”哪來的? 揭開海外代購真面目

不久前,北京一位代購人員因頻繁在朋友圈曬往返韓國掃貨的行程,被鄰居以違反防疫隔離規定舉報,警方調查後未發現其出入境記錄。這一“防疫”式“打假”的報道一出,引發網友對於海外代購造假的關注。半島記者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海外的代購群體減緩甚至暫停了代購業務,同時物流也受到衝擊,海外直購時間也長了。然而與之對應的,在各類社交平臺上,一些“代購貨源”卻表現活躍。有代購從業者坦言,行業內的確存在先收錢再找貨的所謂“口販子”,而這些賣家的貨源從何而來卻是個謎。為此,中消協也提醒消費者,應警惕所謂海外代購趁“疫”興風作浪,售假、誘購等情況,一旦發生糾紛時調查調解難度大。

海外代購,變成“歇業季”

吳雙(化名)常年居住在意大利海濱城市熱那亞,她和男友經營著一家淘寶代購店鋪,今年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以往每年春節後的3、4月份是她的代購旺季,通常每天清晨就要出門輾轉於商場專櫃等地,根據客人的訂單和要求,開始選貨、錄視頻、直播等一系列採買工作,經常是將近夜裡十點才能回家。去年,她的代購店鋪迎來了最好的業績,有將近20萬人民幣的收入。

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吳雙的節後“開門紅”顯然已經變成了“歇業季”,朋友圈也早已停止了採購實拍和買家秀的更新,取而代之的是空蕩蕩的米蘭大教堂廣場照片。3月10日起,意大利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城禁令。隨後,除藥店、食品店等必要門店外,停止所有商業活動。“我一直關注國內疫情消息,知道病毒兇猛,加上物流時效已經無法再像平常一樣,對於代購來說影響很大,所以基本上2月份開始我就提前跟客人說明了情況,也不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採購了。”

韓國代購陳佳(化名)已經不記得最後一次去韓國免稅店補貨是什麼時間了。“大概是2月10號左右吧,那時候國內的旅行團已經暫停了,韓國也開始執行入境限制,整個免稅店就已經很冷清了。”陳佳的丈夫是韓國人,身邊的親友和熟人是她主要的代購客戶。3月9日,她從青島飛回了韓國首爾,目前在家中自我隔離。“現在韓國的入境管控也非常嚴格,入境後也需要隔離,所以像以前那樣早上從國內飛到韓國,當天去店裡代購再飛回國,基本上不可能了。在機場就會有專門工作人員詢問旅客近期出行史,符合入境條件的話會讓你當場下載一個APP,會實時定位,然後自我隔離,並每天通過APP填報自測信息。”

物流降速,直郵得一個月

疫情影響之下,國際物流的時效也無法保證。3月20日,在亞馬遜旗下海淘電商平臺Shopbop上,商品結算頁面的貨運選項提示,訂單送達和退換貨配送均受到運輸延期的影響,“由於運輸延誤,您的訂單將延遲10個工作日”。平臺中國400客服工作人員告訴半島記者,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平臺全球發貨物流時間普遍延期,“平常的物流配送時間為8到10個工作日,目前可能會額外延遲10個工作日。”工作人員同時提醒,還需要考慮正常情況下約一週左右的中國海關清關時間。也就是說,整個貨運時間可能超過27個工作日。如果算上期間的節假日,買家等待可能超過一個月。

“一般情況下,從意大利直郵回國內,時效是10到15天左右,春節期間可能是15到20天。現在因為疫情的原因,國際物流、國內清關、國內物流這些環節都存在變數,幾乎無法準確預估時效,我過年期間寄送的貨品,到現在國內客人還沒有收到。”吳雙說。

“我春節回家的時候帶了一些現貨,不過現在也已經清得差不多了。”陳佳說,因為客戶僅限於身邊的親友和熟人,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通過背貨的方式代購,如今受到疫情影響,身在韓國的她短期內已經無法返回國內,“現在出入境不方便了,也在考慮要不要發些國際快遞。”陳佳坦言,如今大代購都是通過國際物流來發貨,但對於自己這種“小代購”來說,還要考慮運輸成本,加之目前時效存在不確定性,所以暫時只是有這個想法,還沒開始操作。

線上代購,小心錢貨兩空

不過,半島記者調查發現,雖然疫情防控措施和物流“降速”讓一些代購業者斷貨,但一些微信群裡的線上“代購服務”卻似乎未受影響,並稱可以免費代理、一件發貨。而這其中卻暗藏風險。

“我們代購圈子裡已經有人被騙了。因為輕信了群裡所謂的可以幫忙‘人肉帶貨’回國內,結果錢貨兩空。”吳雙告訴半島記者,意大利的防控政策已經非常嚴格,“現在想要離開意大利回國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騙子也正是利用了國內的代購急於幫客人買貨的心理。”

吳雙說,也有人找到她,稱可以提供口罩貨源。“都是一些群裡的陌生人,說是跟生產口罩的廠家認識,可以拿到N95口罩,給我12元一個,問我要不要進一些運到意大利賣。”吳雙告訴半島記者,自己拒絕了這門生意,“口罩屬於醫療器械,本身就不是個人可以隨便賣的。更何況對於這種防疫物資,現在各家物流都有限制性要求,並非想運就能運。”她坦言,近期隨著不少代購的訂單減少,線上的各種渠道貨源明顯活躍起來,“說白了就是找代購幫他們出貨。而代購也可以不用出門就拿到貨,繼續維持運轉和收入。但是現在非常時期,對於這些貨源,沒有辦法去實地求證,風險很大。”

3月20日,半島記者通過社交平臺輸入“代購”,隨即出現大量貨源信息,其中不乏日本韓國代購“免費招募代理”的推廣。在這些推廣信息中,大都將“每月親飛日韓”、“一件代發”、“只賣現貨”作為重點進行提示。半島記者隨機添加了一位代購的微信,諮詢如何成為代理,對方表示“我們做批發的,不是一單一單代購。最近疫情嚴重,只賣現貨。做代理零門檻,我們就是您的倉庫,支持一件代發,您不用囤貨,只需要將收貨地址發給我,我們幫您無痕發貨。微信轉發我發的圖片和文字,賺差價。”在這位代購所發的微信朋友圈裡,每天都會批量更新各種產品素材圖片和價格,同時還會曬出大量代理補貨的聊天截圖。而當半島記者提出索要相關證照憑據時,對方立刻謹慎起來,丟下一句“不做算了”,隨即將記者拉黑。

背後

“口販子”越來越多,親自代購的越來越少

3月14日、15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山東高法接連發布微博提醒,最近越來越多的假代購瞄準了代購行業這塊“大蛋糕”,妄圖通過各種造假套路以更低廉的成本、更高的利潤,知假買假,欺騙消費者。假代購常見的套路包括:物流造假、“憑證”造假、地理位置造假、朋友圈小視頻造假、外包裝造假等等。

3月1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疫情期間消費維權熱點問題及相關案例顯示,部分微商、朋友圈代購賣貨趁“疫”興風作浪,售假、誘購、二維碼詐騙等情況嚴重,但發生糾紛時調查調解難度大,亟須有關方面加強管理。針對部分經營者趁“疫”囤積物資、哄抬物價、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建議有關部門繼續採取有力措施,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切實保障消費者安全權,更好維護市場秩序。

“一直覺得代購更多是類似於私人購物顧問的角色,應該親力親為的去給客戶實地採購貨品,確認質量。但是這也就意味著會很辛苦,需要更多付出。”在吳雙看來,代購是個良心活。現在國內線上各種供貨資源唾手可得,拿貨幾乎不需要門檻。同時,市場需求旺盛,而且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更容易受到比價心理影響。“這就導致現在很多都是‘口販子’,自己在跑的越來越少了。想做代購賺錢又不想自己辛苦,圖省事直接拿別人的貨,給了假貨可乘之機,也對整個行業造成一些負面影響。長遠來看,顯然是不利的。”

半島記者 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