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仲春 只為救民——三亞中心醫院:白衣天使的初心在戰“疫”中閃耀

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在科學精準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習近平


災難來臨的時候,三亞中心醫院以及全市廣大醫務人員義無反顧,舍小家顧大家,逆行衝鋒在最前沿,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著一首首生命的讚歌。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今天,謹以本文,讓我們向這些迎向危難、勇於擔當、守護安寧,用自己的寶貴生命,去呵護百姓生命的真心英雄致敬!

時間回到3月8日上午10點,三亞收治住院的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趙先生手捧鮮花,步履輕鬆走出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防控隔離區。這意味著,三亞現有確診病例清零。


前來送行的感染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林昌鋒,前幾天兩次進入隔離區。“收治第一個病例時我在,到最後一例了,我想當一個見證者,這場戰‘疫’才算有始有終。”


庚子仲春 只為救民——三亞中心醫院:白衣天使的初心在戰“疫”中閃耀

▲醫務人員當時在病房內觀察患者情況。王鑫 攝


庚子仲春,只為救民。


三亞中心醫院黨委以統一思想、統一策劃、統一指揮、統一部署、統一行動“五個統一”,作為有力有序有效抗擊疫情的根本遵循,構建起精準高效的疫情防控運轉指揮體系。


自收治第一名患者到實現清零,這場戰“疫”,三亞中心醫院始終堅守如一。


庚子仲春 只為救民——三亞中心醫院:白衣天使的初心在戰“疫”中閃耀

▲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亞中心醫院感染科樓房。王鑫 攝


“全民皆兵”動員令下,“八百”壯士遞交“請戰書”

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聞令而動,為民而戰。


在三亞中心醫院,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在1月初三亞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為零時,此次抗疫的主戰場之一——三亞中心醫院的準備工作就已開始。


1月16日夜裡10點多,院黨委書記、院長陳仲召集重要學科負責人研究部署抗“疫”工作。同時成立領導小組,下設醫療救治組、專家會診組、疫情報告組、後勤保障組、安全保衛組等5個小組,明確了防控要點、建立了收治流程、梳理了診治工作,並進行全員培訓。


收治三亞第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後,醫院發出了進入防控隔離區的號召,很快就有371人報名,其中包括121名黨員。整個戰“疫”期間,醫院已有800 餘人次遞交“請戰書”。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醫院又先後召開三次中層幹部會議、三次專題部署會議。抗“疫”期間,制定並落實每日會商制度,建立臺賬動態管理。專題例會累計召開41次,每日編髮的工作動態達到36期。


陳仲每天都到門診、發熱門診及科教樓等臨床一線督導,推進病區擴大、生活區安置、發熱門診就診佈局優化改造、疫情物資供應及時保障等工作有序開展。


1月26日,在接到省衛生健康委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的通知後,院黨委第一時間發出倡議,醫務人員紛紛請纓, 10名業務過硬、臨床搶救能力強的醫務人員組成危重症患者救治支援湖北醫療隊。


2月1日,醫院又發出選派人員進駐南田醫院倡議書,報名踴躍。


支援湖北醫療隊到達湖北荊州江陵縣人民醫院和石首市中醫院後,截至3月7日,已有113名患者出院,醫務人員零感染。


據荊州當地媒體報道,3月3日上午,江陵縣正式宣佈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病例全部清零,成為荊州市首個取得關鍵性勝利的地方。


3月11日,陳仲帶領黨辦、院辦、工會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對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家屬進行走訪慰問,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庚子仲春 只為救民——三亞中心醫院:白衣天使的初心在戰“疫”中閃耀

▲三亞中心醫院醫務人員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王鑫 攝


救民水火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感染的危險

逆行向前,直面水火,彰顯的是責任、是擔當、是勇氣。


作為第一批進入隔離區的醫生,林昌鋒做著堪稱抗擊疫情的“危險動作”——採集咽拭子標本。


在這個過程中,患者必須摘下口罩、張開嘴,所以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剛開始接觸新冠肺炎患者,林昌鋒擔心年輕人有害怕的心理,主動“擋在前面”。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鄭輝才主動請纓,作為第一批醫務人員進入隔離區。每天早上7點起床,他做好消毒防護措施後,立即進入治療區,為患者檢查病情、做心理輔導、幫助危重症患者接呼吸機輔助治療、調整治療方案、做好隔離區防控措施、指導下級醫師書寫病歷……回到辦公室還要承擔起患者信息梳理、登記報表等傳送任務,與後方的專家會診組視頻會診。每一天他都處於高度緊張、不停忙碌的狀態。


同樣的勇敢者,還包括了所有進駐隔離區的醫務人員,他們每天與患者零距離接觸,隨時都有被感染的風險,尤其是護士們——查看生命體徵、打針輸液、備齊所需物品,有時重症患者便溺在床上,要一一幫助他們更換床單。


而有時候,危險還存在於不經意間。宮保強是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時候,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N95口罩,整個護目鏡都是霧氣,手套戴了三四層,手都麻木了。


宮保強告訴三亞日報記者,平時15分鐘可以完成的一項操作,在隔離病房需要30到45分鐘。“有一次出來的時候整個口罩裡面都是水,在我彎腰脫防護服的時候,水直接灌進鼻腔,當時就感覺沒有了呼吸,嗆得眼淚直流,半天才緩過來,把同事們都嚇壞了。”


重症醫學科護士李美蜜也遭遇過危急情況:有一次在病房忙碌了一陣之後,感到一陣反胃、胸悶。她趕緊尋求同事幫助,緩了半天。其他護士要她出去休息,她拒絕了。“我要是休息了,姐妹們會因此改變班次,我覺得我能挺住。”


與民同憂“集團軍”作戰,爭分奪秒“救生”

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此次戰“疫”,三亞中心醫院“多兵種”齊上陣, 5個小組密切配合,為了每一位患者爭奪“生”的時間。


醫療救治組自不必說,從接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開始,醫院立即抽派各科室業務骨幹組建應急救治團隊。到3月8日患者清零,共選派5批200餘人次進入隔離區。


專家會診組早在1月24日就已成立,由醫院十幾個學科的人員組成,負責每日會診工作。每天,隔離區內的醫生與專家會診組通過視頻召開碰頭會,不斷調整方案,確保患者得到最優的診療方案。


疫情報告組為減輕臨床一線醫生的工作量及壓力,派出兩名疫情信息採集專員(臨床醫生)進駐隔離區,對病例的實時動態進行信息收集,每日彙總病情摘要及相關報表,編輯文字量最高達6萬字。


醫務部、護理部通過制定制度流程,協調醫護人員工作安排,籌備感染隔離病房、特殊發熱門診以及第二隔離區、南田醫院隔離區的準備工作,協調好生活物資調配等方面,努力為一線醫務人員服務。


院感控制,在此次戰“疫”中功不可沒。醫院制定並優化《各科室防護用品使用指南》等13個防控細則、流程,嚴防交叉感染。三亞中心醫院醫學科負責人、教務科副主任何成毓是第四批進入隔離區人員,任指揮部組長,之前批次的醫務人員,都經過他的培訓。他的“增援”,使隔離區內的防護工作更加嚴密、周詳。


此外,三亞中心醫院也在省內最早將中醫納入專家會診組,同時在醫患微信群裡 “問診開藥”。2月21日,還與三亞市中醫院聯合成立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工作小組,中醫院一名中醫師進入隔離區。此間,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專家也進入隔離區。


物阜民“康”“彈藥充足”保證及時救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不僅需要醫務戰士在前線“奮勇殺敵”,也需要後方提供精良的“武器裝備”。


物資保障組就是這樣的“大後方”。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後勤保障戰。醫院通過協調省市防控指揮部、省市疾控中心、各醫用耗材配送公司、省市紅十字會等,千方百計利用各種方式調劑醫用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做好前線人員的“彈藥保障”。


一是物資保障。防疫一線如同戰場,緊缺物資就是“彈藥”,如果不能及時把物資送到需要的地方,不僅會貽誤戰機,更會讓一線人員暴露在危險中,直接影響到患者能否得到最及時的治療和康復。醫務部、藥學部、總務科等為此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


二是用餐保障。一日三餐、各類水果、牛奶、麵包等,每日定時按量送給醫務人員。同時與營養科溝通合作,根據醫務人員的實際需求,如不吃辣或某些忌口等,及時調整配餐。


三是安排隔離區生活護士長與醫務部物資保障人員有效溝通。合理安排食品、生活物資等,同時收集一線醫務人員的各項需求;醫務部物資保障人員在外,通過協調溝通院辦、總務科、藥學部、醫院食堂、設備科等多部門,合理做好後勤保障。為隔離區醫務人員提供相對舒適、溫馨的休息生活區,醫院先後安排近300個床位,配備好生活日用品。做到每人一份,不交叉、不混用,保障醫務人員生活無憂。


四是保障醫務人員有效醫學觀察。要求醫務人員每天自行測量體溫,如有身體不適及時上報。通過“綠色通道”安排醫務人員檢查檢驗,發放藥品等。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關心慰問醫學觀察人員身體狀況,如體溫、呼吸道情況等。


與民同袍同生死共患難,醫患“情”深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醫務人員與患者感同身受,經生死、共患難。而且,他們長時間在隔離區戰鬥,也面臨著“忍痛割愛”。


與林昌鋒一樣,感染科護士長王佳月也在第一時間“衝”進了隔離區,在裡面戰鬥了3周有餘。在陣地上,王佳月是前鋒,也是隔離區護理工作的掌舵者。可是回到宿舍,打開手機看到4歲兒子的視頻,一個人偷偷落淚。小傢伙每次都在視頻裡問她:“媽媽你怎麼還不回家?怎麼上班這麼久啊?”


何成毓剛進入隔離區,岳母就生病住院,他不能照看。家裡還有僅4個月大的女兒,只能靠愛人自己在醫院和家裡兩邊跑。


走上戰場,意味著“犧牲”,這些“鐵漢”除了與家人長時間難以團聚,還有與親人的最後分別。


急診科護士江莉,家中的爺爺病危,卻不能回去陪伴。


報名參加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婦產科副護士長江芳,遠在他鄉,在崗位上沒有接聽到爺爺生前的最後一個電話……


所有的一切,都只為早日治療好患者,打贏這場戰“疫”。就像一位醫生說的那樣,“只有患者都出院了、與家人團圓了,我們才能回到愛人孩子身邊,這才是大團圓。”


經歷了生死,患者也對朝夕相處的醫務人員有了更深的理解。


經過治療出院的譚女士,最大的願望是“見一見”救治她的醫生護士,“在病房的時候都戴著口罩,根本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模樣。”當三亞日報記者將她的主管醫生陳祖喬的照片發過去後,她說終於如願了,“我感恩於陳醫生,會永遠記住他的樣子。”


護士們穿著厚重防護服忙碌的身影,也更多被患者所褒獎。47床的阿姨說,她們既要給我們打針、輸液,又要照顧吃飯,甚至換床單,一動就一身汗,“特別心疼。”


經歷過這些,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若問最大的感觸,都在說著兩句話,第一句是:醫生護士真心不容易,珍惜生命;第二句是:感謝你,給我力量。



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前身為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是由黑龍江850農場醫院分拆南遷,1962年在崖縣(三亞市前身)月川村建院,後來兩度遷址,今位於三亞市中心解放路1154號,曾是海南省農墾總局三家直屬醫院之一。


1993年,醫院開始增掛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牌銜,1996年順利通過國家三級甲等醫院評審,是瓊南地區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2016年2月22日,隨著海南省農墾系統改革,醫院正式脫離農墾,由當時的海南省衛生計生委直屬管理,開啟了全新的發展歷程。


2019年3月4日,醫院更名為三亞中心醫院,正式移交三亞市政府管理。


抗“疫”


截至3月8日,三亞中心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5例,其中治癒出院病例53例,死亡2例,治癒出院率為96.3%,實現現有確診病例清零。


來源: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盧巨波 王鑫

審核:賈遠平 沈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