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究竟富了誰?

【眾德三農大講堂——您身邊貼心的三農領域小管家】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經過土地流轉後,土地集中起來,有的地方政府主導流轉工作,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把全縣的土地流轉完。在此幾日三農必須提醒一句,土地流轉需謹慎。


農村土地流轉究竟富了誰?

土地流轉竟存在巨大危機,流轉需警惕

回過頭去看看,從人民公社成立開始,中國的農村就開始陷入危機之中,加之三年自然災害,整個中國農業的發展陷入了停滯的狀態。目前狀況與過去有些相像,但根本上是不同的,改變目前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土地實行集約化管理,這是發展方向,但目前存在的一些現象令人堪憂。

中國人習慣走過場,形式主義嚴重,政府的報告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的數量多得驚人,實際上85%以上都是空殼,都是為套取國家的補助。有一些人用較高的價格把周邊的地聚攏起來,為了換政府的補貼,這就像是用冰堆起的一座山,看起來高大雄偉,但一見陽光就會迅速融化,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後患卻是無窮無盡的。

農村土地流轉究竟富了誰?

目前這些合作社,研究政策的多,研究種地的少 ;研究花樣的多,研究實效的少;研究種肥藥怎麼省錢的多,研究怎麼增產的少;研究怎麼流轉地的多,研究種植技術的少。這些都是失敗的根源。

農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現在我們國家不缺種植技術,缺少的是這些種植技術如何實施,知識不是生產力,使用知識才是生產力。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有兩個體系壞掉了:一個是農村水利設施,一個就是農業技術推廣。技術與生產脫節,理論不能指導實踐,或者理論與實踐不匹配,沒有效果。而無論任何時候,效果都是第一位的。沒有結果的理論就是一堆廢話。

農村土地流轉究竟富了誰?

土地流轉出去後由誰管理?有人說,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可以給合作社或農場主打工,寶妹勸這些合作社或農場主還是謹慎點:一個合作社一年下來賠了上百萬,社員呼啦一下全跑了,都推在社長身上。一個企業家土地流轉在手裡幾萬畝,自己不懂種植,僱了懂技術的、會管理的、擺弄機械的一大幫,什麼指標都達到了,就是產量達不到,只有投入沒有產出。跟農民的合同簽了好幾年的,幹還幹不下去,不幹又不行。當初政府官員積極配合,現在乾脆連人也見不到了。

土地流轉後可以實行機械現代化,這是肯定的,但現代化的機械就有高產量嗎?不一定。一個種植1萬多畝地的家庭農場主,現代化機械價值近2000萬,但年年都賠錢,欠貸款上千萬,光利息就壓死你。聘的管理人員都是親戚,技術人員的話根本不聽,各行其是,產量怎麼高得起來?所以要高產機械很重要,使用機械的人更重要。

所以,土地在誰手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誰手裡能產生高效益,合作社也好,家庭農場也好,想發展壯大,是非常困難的,必須有應對危機的準備。


農村土地流轉究竟富了誰?

科技興農,造福萬家——眾德《三農大講堂》以“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為服務宗旨,把深奧的科學種植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對面、手把手教給您。您的關注和轉發,這就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