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2019年上映的懸疑影片《誤殺》改編自印度懸疑電影《誤殺瞞天記》,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的李維傑的女兒受到了同學的侵犯,女兒失手殺死了這個同學,但跟隨著情節的發展,這個人並不是女兒殺死的,李維傑為了保護女兒上演了一場滿天大戲。在影片中,李維傑說自己看過一千部懸疑電影,雖然影片開頭只是當做笑話看,但是他是真正將自己看的影片運用在這場瞞天過海的大戲之中。

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蒙太奇,那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什麼樣的影片才可以成為蒙太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什麼是蒙太奇

蒙太奇其實是一個外來語音譯的,是屬於建築類的,意思是構成、裝配。後來引申到藝術中,主要是認為的拼貼剪輯手法。如果你看過這部影片,如果再加上這個解釋就不難發現,李維傑運用的就是拼貼剪輯的手法,這一手法主要運用在影片中,在現實中是如何運用的呢?李維傑靠著拼貼和剪輯人們的記憶,尋找中間的一個錯誤的時間差,來將自己營造好的片段植入到人們的腦海中,讓人們相信這就是自己經歷過的,其實這些都是假象。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蒙太奇其實只是一個統稱,在蒙太奇的下邊又有很多個分類,比如說敘事蒙太奇、抒情蒙太奇等。我認為李維傑運用的便是敘事蒙太奇這種方式,比如說他在買爆米花的時候將打翻爆米花出現鬧劇的那一幅畫面深深植入到了買爆米花的小男孩腦海中,這些事情的確是發生的,但是又一個點就是時間是錯亂的,在那一場拳賽中有著著名的人物,但是後邊幾天還是有這個人的拳賽,他利用時間差將自己營造好的片段植入到小男孩的腦海中,讓他相信自己看到的和李維傑說的是一樣的。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為什麼《誤殺》很多人第一遍很難看懂

很多人在看這部影片時第一遍是看不懂的,因為他的思維被李維傑帶亂了。其實蒙太奇在很多影片中都有運用,比如說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部影片《阿甘正傳》。《阿甘正傳》與《誤殺》都運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那為什麼我們看《阿甘正傳》的時候不會感覺到亂,看《誤殺》的時候就會感覺看不懂呢?其實在《阿甘正傳》中的蒙太奇手法是淺顯的,比如說將不同時間段的阿甘剪輯在一起,來組成他旅程的一部變化的影片。但是《誤殺》比《阿甘正傳》高級一點的是,他沒有直接的表達出來,而是通過李維傑這個人物的敘說來呈現。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其實說得淺顯一點就是這是一部“片中片”,第一層的影片是影片本身,是這麼大的環境,第二層是李維傑這個人,他想讓人們出現什麼樣的想法,他是怎麼剪輯人們的記憶的,人們往往將影片看得過於簡單,導演主要是想讓我們看第二層,而我們卻停留在第一層,不過這也正中導演下懷,讓觀眾充滿好奇然後再去看第二遍。其實這樣你就會理解,為什麼同樣是蒙太奇卻相差這麼多。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都有哪些影片運用了蒙太奇的表現手法

除了上文提到的《阿甘正傳》其實你會發現,運用蒙太奇手法的電影實在太多了,在懸疑電影或者電視劇中最常見,因為他們需要時間線的剪輯。比如說韓國的著名懸疑電影《殺人回憶》、《辯護人》等都運用了這種手法。其中有一部韓劇《信號》是我最近在看的一部韓劇。這部劇便是用的蒙太奇的手法,幾乎將這個手法用到了淋漓盡致。這部劇是基於“平行時空”這一概念來進行蒙太奇的剪輯。兩個時空的警察共同破案,這在電視劇中是非常少見的,所以這部劇的評分還是很高的。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韓國有一部同名電影《蒙太奇》又名《抓住那個傢伙》,這部影片就是出現在《誤殺》中的被李維傑借鑑的那部影片,誤殺中的手法也是與《蒙太奇》中的手法相似,都是經過反轉反轉最後再反轉的手法進行表現,整部影片沒有一絲漏洞,用剪輯打亂時間線然後再利用剪輯進行重組,讓人們沉浸在剪輯之中無法自拔。有時間大家一定要去看一下這部影片,與《誤殺》對比一下。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注,今天關於《誤殺》與蒙太奇的分享就是這些,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互動留言。祝您開心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