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產銷合作 保障供應

廣東是全國最大的糧食主銷區,糧油“米袋子”市場供應保障備受關注。來自廣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信息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目前糧油庫存充足,糧油市場供應暢順,價格平穩。疫情發生後,廣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第一時間下發通知,要求增加供應,保障市場供應,迅速抓好糧油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並主動與糧食主產區溝通對接,確保關鍵時刻糧源找得到、調得快。廣東省多舉措有效地確保“米袋子”市場供應。

注重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壓實“米袋子”責任。廣東堅持對各地級市以上糧油供應網絡建設、糧食應急體系建設、成品糧油儲備、糧食產銷合作等工作實行考核,並結合實際動態調整考核指標,不斷充實糧食市場供應保障工作考核內容。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把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作為一項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之一。省長馬興瑞對糧食市場供應保障工作開展調研,要求全面落實“米袋子”等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

注重夯實保供物質基礎,築牢保供穩價“第一道防線”。廣東不斷提高成品糧油儲備規模和比例,成品糧儲備數量遠高於國家關於“成品糧油儲備要達到10天至15天市場供應量”要求。針對疫情初期個別地區可能出現的糧油供應短缺問題,廣東要求各地精準把握控制儲備糧輪換操作,確保儲備糧庫存充足、適時增加成品糧儲備庫存、加大儲備糧輪換投放市場供應等措施,為糧食市場保供穩價築起“第一道防線”。

注重依託重點骨幹企業,構建應急保供閉環。疫情期間,廣東糧食重點骨幹企業在全省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結合市場需求情況緊急銷售出庫5800噸省級儲備糧增加市場供應。各級糧油應急保障企業從1月底開始陸續復工復產,嚴格履行“不停業、不漲價、糧油米麵產品供應不斷檔”承諾,持續穩定向市場供應糧油產品。

注重健全產銷合作機制,暢通糧源採購渠道。疫情防控初期,廣東省內糧食企業曾遇到外省來糧受阻困難。依靠穩固的產銷合作機制,廣東第一時間與黑龍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等產區糧食和儲備部門協商。有關省份給予大力支持,積極採取措施促進當地糧食企業加大對粵糧源供應,打通了上下游產業鏈條。

注重服務基層,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疫情期間,廣東省糧食和儲備局進一步強化對糧食企業服務工作,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細緻梳理全省糧油企業復工開業遇到的困難,採取清單制逐一協調解決,先後幫助企業解決辦理運輸車輛通行證、採購防護用品、採購大米包裝袋等一系列困難。另一方面,全面摸查參與防疫糧油企業資金需求量、用途等情況,積極幫助相關企業申請進入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切實解決糧食企業資金需求。目前,已有17家糧食企業被確定為全國性重點保障企業、161家被確定為地方性重點保障企業。

注重信息監測與發佈,主動發聲引導市場預期。廣東啟動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I級響應期間,廣東省糧食和儲備局堅持做好市場日監測、輿情日掃描、信息日報告工作。同時,通過官方網站主動發聲,發佈或轉載糧油市場保供穩價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報道本地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穩定市場預期。(經濟日報 記者 張建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