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族篡位時有多陰狠,為何卻難逃全族被滅悲慘下場?

菩薩我想對你說


司馬家族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得國不正的一個朝代,主要表現在司馬家族是靠陰謀和血腥上位。這個觀點在東晉明帝司馬紹同溫僑的一次對話中所體現,這就是晉祚不長的典故。可以說當時的統治者對司機祖先創業打江山時所採取的手段以及行為準則是不贊同的。

司馬家族的崛起應該是從司馬懿高平陵政變時開始走上歷史舞臺的。當時的司馬懿誘騙大將軍曹爽交出了兵權並且違背自己的諾言將曹爽黨羽全部誅殺,並且鎮壓了王陵的叛亂。隨後長子司馬師廢黜了齊王曹芳並再一次鎮壓了淮南的文欽和毌丘儉的叛亂。他的弟弟司馬昭又公開借武士成濟之手除掉了很有作為的曹髦。隨後又以誅殺成濟為名,把自己的罪責推卸掉,可以說幹得非常不地道。在鎮壓了淮南諸葛誕的叛亂後死去。於是經過父子兩代人的陰謀詭計和血腥鎮壓,司馬炎可以上過不費吹灰之力就篡奪了曹魏的江山。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採取了兩個最為致命的錯誤。其一,大搞分封制,把自己的皇室成員都委派到地方去當諸侯王。這樣就導致了藩鎮勢力尾大不掉的危險。其二,立自己的傻兒子為皇太子作為緩衝,當時由於受嫡長子繼承製的觀念,並且司馬衷有一個非常聰明的皇太子司馬繘,所以司馬炎認為可以讓司馬衷作為中間人緩衝一下。他的這兩個行為直接導致了後面的賈南風專權與八王之亂。

這個事件極大影響了兩晉的歷史發展。當時北方生靈塗炭,西晉沒有自己像樣的正規軍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到南下。於是,五胡亂華,兩京淪陷。大批名門望族衣冠南渡,在南京建立了偏安一隅的東晉小朝廷。門閥士族與皇帝共治的局面產生。縱觀整個東晉朝廷,皇權不張,門閥士族輪流坐莊,誰也吃不了誰,司馬家族的權力與士族階層達到了某種政治力量平衡。這是其一。東晉朝廷有時也會受到自己造反的掣肘,如王敦,蘇峻叛亂,導致王室衰微。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東晉司馬氏給大家的印象當中就是不思北伐,熱衷於自己造反,在當時遭到使世人的恥笑,威信降到了極點。

寒門出身的賭徒劉裕,在孫恩起義中開始展露頭腳,隨後在平定桓楚叛亂時立下大功,並逐漸掌握了北府軍的領導權。隨後又通過氣吞萬里如虎的北伐消滅了南燕和後秦等割據政權,相繼收復兩京,可為建立了不世之功。隨後通過超常規上位先後派人縊殺晉安帝和晉恭帝,並對司馬家族的人打開殺戒,可以說,劉裕開了一個開國皇帝濫殺前朝皇帝的事例。

縱觀這個司馬家族發展歷程,靠著陰謀詭計上臺,中間內亂不斷,王室衰微,只能依靠各地門閥勢力勉力支撐,當寒門出身地劉裕打破了皇權與門閥共治局面時,司馬家族也就走到了盡頭,正是應了“晉祚復安得久矣”那句話。


小然和雷哥說歷史


司馬懿熬死了曹家祖孫三代才慢慢的獲得了權力,讓其子孫登上了皇位!但是最後司馬家族也滅亡了,令人好奇的是司馬懿家族怎麼滅亡的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司馬懿死後,司馬懿之次子司馬昭控制朝廷,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曹奐雖然名義上是皇帝,但實際上手中毫無權力,在大臣和軍隊中也沒有任何勢力,完全是司馬氏的傀儡。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病死,司馬炎繼承相國、晉王位,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經過精心準備,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為自己登基做準備。   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後,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不久,曹奐下詔書說:“晉王,你家世代輔佐皇帝,功勳高過上天,四海蒙受司馬家族的恩澤,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讓給你,請順應天命,不要推辭!”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   而在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晉,改元泰始。   司馬家族的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一個個都是高智商,玩弄權術於手掌之中,但是誰也沒想到,司馬家族所開創的晉朝卻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白痴皇帝司馬衷。

司馬衷整個就是一個先天性大腦痴呆患者,著名的歷史典故“何不食肉糜”就發生在晉惠帝執政時期,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而食,許多人活活餓死。   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司馬氏自相殘殺,成為他人的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八王之亂髮生的重要原因是晉武帝司馬炎在安排繼任者人選上的重大失誤。他在立皇太子和選太子妃問題上的重大失誤,造成了賈南風得以干政弄權,直接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爆發。   永嘉元年(307年),晉懷帝改元永嘉,大赦囚犯,廢除誅三族刑。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輔政,掌握了朝廷大權。至此,東海王司馬越在八王之亂中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而在八王之亂的十六年中,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之後“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八王之亂是其重要原因。

317年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廷,為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末年,朋黨之亂,桓玄稱帝,恆玄兵敗被殺,劉裕篡位稱帝,至此晉朝滅亡,司馬家族滅亡,開始了南北朝時期…

東晉朝政局不穩,司馬皇族爭奪皇位時,劉裕趁機掌控了東晉朝的實權,從此成為真正的東晉朝首領。在他兩次北伐後,劉裕成功篡位成為宋朝的第一任皇帝宋武帝。

 隨後,劉裕對待司馬氏一族的態度證明了他是漢室的後裔。在他即位後,馬上下令誅殺全國所有的司馬姓氏者,這樣的舉措是劉裕宣洩對司馬氏的仇恨。司馬家的後代,最終償還了祖先的罪孽。中國有史以來被殺皇帝數最多的就是司馬家。

後來在《晉書》中,李世民對這個家族的崛起做了評價,它用白話文可以概括為:“都說‘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但對於司馬一族,為惡的利益是巨大的、代價是極端低微的,這一點讓他們幾乎無法置之度外。”


俺是耕田滴


司馬懿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厚黑學的集大成者,他從三十歲出仕到七十三歲去世,歷經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個時期,最終在曹芳在位期間通過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了曹魏政權,為之後司馬師、司馬昭逐步篡奪曹魏皇權奠定了基礎,最終則是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完成了最後一棒,徹底取代了曹魏皇權。後來到了東晉時期,司馬懿的後裔晉孝明帝在讓大臣給他講解歷史的時候,聽到這一段,都羞愧得無地自容,把臉伏在床上不好意思面對其他人。

司馬懿早期其實還好,也沒有太過明顯的野心。 曹丕去世時,留下四個輔政大臣中就包括司馬懿,但其他三個人陳群、曹休和曹真先後病逝,只剩下了司馬懿。因此,到曹叡去世時,司馬懿和曹爽被任命為輔政大臣,也就是受到了曹叡的託孤之重。但一開始成為輔政大臣的時候,司馬懿很快就在曹爽的逼迫之下託病不出,閉門謝客了。一直隱忍待機,終於在十年後等到了機會,通過高平陵之變,將曹爽集團一網打盡,取代了曹爽,控制了曹魏政權。

高平陵之變中,一開始司馬懿只是控制了洛陽和皇太后,並沒有太大優勢,所以曹爽的智囊桓範建議曹爽挾持皇帝逃往夏侯玄鎮守的關中,或者直接去許昌,先把皇帝安置下來,然後再號召全國,起兵討伐司馬懿。但曹爽本來就只是親貴子弟,並沒有什麼特別過人的軍政才能,所以很猶豫。關鍵時刻,司馬懿讓蔣濟給曹爽寫信,蔣濟以個人名譽擔保,只要曹爽放棄抵抗,接受現實,就一定能夠保全身家。但曹爽投降了以後,司馬懿仍然將曹爽集團誅滅三族。不久後,蔣濟也因為食言,羞愧而死。

曹爽集團被剷除後,司馬懿雖然已經實際控制了曹魏政權,但仍然有些人並不完全受他控制,比如徵西將軍夏侯玄,坐鎮關中,擁兵十萬,司馬懿就很不放心,所以以高官厚爵引誘夏侯玄,讓夏侯玄放棄了在關中的兵權,入朝洛陽。到洛陽之後,司馬懿並未對夏侯玄下手,但到了司馬師掌權時,因為皇帝的近臣李豐、張緝企圖發動政變,誅殺司馬師,以夏侯玄輔政,事情敗露後,司馬師以此為契機,大肆屠殺仍然心存曹氏的大臣,夏侯玄也一起被殺。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為了避禍,不得不不顧與蜀漢的國仇家恨,投奔了蜀漢。

王凌和司馬懿是多年好友,司馬懿還推薦過王凌升官。在高平陵之變前,王凌和其他曹魏元老一樣,也對曹爽不滿,寄希望於司馬懿在推翻曹爽之後,將曹魏政權拉回到正常軌道上,但司馬懿剷除曹爽集團的時候,大肆株連,而且只要涉及相關的人,多數都要誅滅三族,斬草除根。王凌感到自己也很危險,於是鋌而走險,在淮南發動叛亂,準備舉兵入朝,誅滅司馬懿,廢黜皇帝曹芳,改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帝。司馬懿輿疾出征,王凌被迫出降。

王凌本來以為以他們兩人的交情,司馬懿不會殺他,所以在被解送京城的路上,王凌試探司馬懿的態度,向司馬懿討要釘棺材的釘子。司馬懿果然給了王凌釘子,王凌確認司馬懿還是不會放過他,就自殺了。即便如此,司馬懿仍然將王凌誅三族,相關人等都被殺,連死了的人也被挖出來,剖棺戮屍。楚王曹彪也同時被殺,並牽連了一批皇親國戚。之後,司馬懿下令將本來分散在各地的曹魏宗室都集中到洛陽來居住,以便監視。在此期間,司馬師的妻子夏侯徽本來是夏侯玄的妹妹,僅僅因為夏侯徽發現司馬氏有不軌之心,就被司馬師自己毒死了。

在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繼承了司馬懿的權力,仍然實際控制著曹魏政權。在司馬師當權時期,先是發生了李豐與張緝陰謀政變的事件,司馬師藉機廢黜了皇帝曹芳,改立曹髦為帝,以便於控制。又發生了淮南第二叛,也就是毋丘儉的叛亂,司馬師也和司馬懿一樣,不顧當時自己已經身患重病,力疾出征,平定了叛亂。在這兩個重要事件中,司馬師也和司馬懿一樣,大肆株連屠殺,並且是儘可能的羅織罪名,將仍然忠於曹魏的勢力都剷除掉,有些實際上並不是忠於曹魏,只是因為沒有完全依附於司馬氏,也同樣被殺。

司馬師沒有兒子,他在平定毋丘儉叛亂之後回師的路上病死,司馬昭臨時被推上了接班人的位置,繼承了司馬師的權力。在司馬昭時期,皇帝曹髦被逼無奈,只能自己親率宮中童僕出宮去殺司馬昭,司馬昭的親信賈充指示成濟在大街上公然刺死了曹髦。雖然曹髦此時只是傀儡皇帝,但畢竟和司馬昭有君臣名分,即使要殺他,也只能暗下殺手,司馬昭如此不顧體面,公然刺殺曹髦,這是違背當時人們的道德底線的。連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都認為太不顧體面了,跑出來撫屍痛哭,並提出了誅賈充以謝天下的要求,但司馬昭只殺了成濟塞責,賈充仍然是他的心腹。

此時曹魏內部已經沒有什麼人公然宣稱自己仍然忠於曹魏了,但司馬昭仍然對不是他的親信而握有實權的人不信任,比如諸葛誕,本來是在司馬懿、司馬師一路扶植之下成長起來的,並且和司馬氏結為了姻親,但司馬昭派人試探諸葛誕對曹魏把皇位禪讓給他的態度時,諸葛誕明確表示反對,於是司馬昭以朝廷的名義徵召諸葛誕入朝,擔任有名無實的司空。諸葛誕明白司馬昭這是要對他下手了,加上有夏侯玄的覆轍在前,只能起兵叛亂。司馬昭率大軍出征,平定了諸葛誕叛亂,再次屠殺了一大批異己力量。

司馬昭時期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派鍾會、鄧艾等人率兵伐蜀,消滅了蜀漢政權。但在人事安排上,司馬昭層層設防,相互牽制,最後是衛瓘先和鍾會上書彈劾鄧艾,將鄧艾扣押起來,接著鍾會率兵叛亂,衛瓘利用平定叛亂之機殺死了鍾會和鄧艾,蜀漢已經投降的大批將士和官員、宗室等人都在叛亂中被亂兵所殺。司馬昭為了防止意外,又命賈充率兵出斜谷,他自己親率大軍為後援,以防止意外,這次連賈充都擔心自己只是螳螂,司馬昭會不會對他下手。

皇權爭奪本來歷來就非常殘忍、血腥,這並不奇怪,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一個短時期內通過幾次大規模的政治鬥爭就可以解決,而司馬氏從高平陵之變算起,到司馬炎最後篡位,至少表面上是和平過渡,但卻依然在這個過程中大肆屠殺,並且動輒就誅三族,譙類無遺,就顯得特別殘忍了。同時,司馬懿和司馬昭兩人在各自掌權的時期猜忌心特別重,很容易懷疑別人是否會成為自己的敵人,所以總是故意設置陷阱,逼對手就範,且經常言而無信,充滿了陰謀。

可以說,司馬氏從司馬懿開始到司馬炎成功篡位,整個這個過程就是厚黑學的勝利。而在當時流行的忠義為本的主流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被司馬氏的篡位之路徹底摧毀,以至於一些本來篤信儒家價值觀的人不得不當起了裝作狂放不羈、不理時事的樣子以避禍,也就是竹林七賢,從而形成了所謂的魏晉風度。而司馬氏家族以陰謀起家併發家,在成功篡取皇權之後,只過了短短十多年,司馬炎死後才一年,持續長達十多年的八王之亂就拉開了序幕,宗室中的每個人都野心勃勃,都是陰謀家。八王之亂最後就演變成了永嘉之亂,乃至於五胡亂華。


蕭武


司馬懿家族憑藉陰謀詭計篡奪曹魏政權,得國不正,子孫後代多是昏庸無道之君,導致五胡亂華,所以最終難逃全族被滅的悲慘下場。

司馬懿家族建立的西晉政權不是自己打下的江山,而是完全憑藉陰謀詭計,篡奪了曹魏的政權。 不像三國曹魏、蜀漢、孫吳他們的基業都是曹操、劉備、孫權一步一步,辛辛苦苦幾十年奮鬥出來的。

曹操開創的曹魏政權最終亡於司馬懿家族可以說是曹操自找的,人家司馬懿一開始並不願意為曹操效力,曹操徵召他入仕的時候,司馬懿以風痺病為由拒絕了。

到了公元208年,曹操統一北方,成為東漢丞相再次命人強徵司馬懿,29歲的司馬懿正好老婆懷孕了,司馬懿不敢再拒絕曹操,他知道曹操殺人如麻,如果再拒絕曹操很可能被滅門。

而這一年曹操手下首席謀士荀彧也推薦了司馬懿,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已經是曹操的秘書,於是曹操給司馬懿安排了一份好工作——陪曹丕讀書,明顯是把司馬懿作為曹魏第二代領導集體成員培養。

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懷疑司馬懿。因此曹操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篡漢登基後,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不久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曹丕把司馬懿比作蕭何,因此司馬懿成為曹魏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死。曹睿繼位,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司馬懿又成為曹魏第三代領導集體主要成員。

公元239年,曹睿病死。曹芳繼位,年僅八歲,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

曹爽欲排擠司馬懿,以便專權,向天子進言,改任司馬懿為大司馬。朝臣們認為以前大司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於是任命司馬懿為太傅,效仿西漢丞相蕭何那樣,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跟隨魏帝曹芳出城祭拜高平陵的絕好機會,以司馬師豢養的三千死士為基礎,發動政變,接管了御林軍,得到郭太后詔書,罷黜曹爽。

可皇帝還在曹爽手中,若是曹爽帶著曹芳到許昌,就能號召天下兵馬勤王,於是司馬懿反覆賭咒發誓,以人格擔保曹爽的生命財產安全,讓太尉蔣濟給曹爽寫信,曹爽經過一夜的思考,交出皇帝投降,他沒想到司馬懿根本就沒有人格,豪不猶豫的將曹爽等曹魏皇族全部夷滅三族,屠殺了七千多人。不久後,蔣濟因覺得失信於曹爽,自責憂憤而死,司馬懿言而無信、濫殺無辜的奸詐卑劣性格暴露無遺。

此後曹魏政權盡歸司馬懿家族,司馬懿死後,他的長子司馬師接掌握最高權力,司馬師的妻子夏侯徽是曹魏的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和曹真之妹德陽公主的女兒,司馬師與妻子關係很好,生有五個女兒,然而當夏侯徽發現司馬氏對魏國不忠的跡象,還沒等她作出抉擇,心狠手辣的司馬師就將她毒殺了。

公元254年二月,曹芳打算令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慾發動政變。廢除司馬師,欲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但計劃洩露,三人被司馬師誅殺,夷滅三族,廢張皇后,魏國一時陷於混亂。司馬師廢傀儡皇帝曹芳為齊王,立高貴鄉公曹髦為皇帝。

公元255年,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起兵反司馬師,司馬師親自領軍平叛,毋丘儉敗亡,文欽逃奔吳國,而司馬師在征討過程中,遇到文欽之子文鴦襲營,司馬師本來眼睛上就有瘤疾,遭此驚嚇,致使眼睛震出眼眶,司馬師活活疼死,終年48歲。

司馬師沒有兒子,弟弟司馬昭掌握魏國最高權力更加飛揚跋扈,“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滿司馬昭的專橫跋扈,曹髦在跟三個心腹說完這話後決定發動政變奪回政權,然而其中二人跑去向司馬昭告了密,意識到被出賣的魏帝曹髦率領殿中宿衛和奴僕幾百人去討伐司馬昭。

因為曹髦的皇帝身份,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的軍隊都嚇的逃走了,此時太子舍人成濟問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怎麼辦,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日。”然後成濟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把皇帝曹髦刺了個透心涼。這種當眾弒君的惡劣行為使得以後的晉朝再也不敢提倡“忠”字,只敢言“孝”!

曹髦遇害後,司馬昭立了曹奐為帝,在派兵滅了蜀漢之後,54歲的司馬昭卻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後世懷疑是被他的長子司馬炎毒死的,因為司馬師想傳位給過繼給大哥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

在司馬昭死的公元265年十二月司馬炎就逼迫曹奐禪讓,篡魏稱帝,國號晉。


司馬炎因為長子夭折,就立了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這個司馬衷是個非常弱智的孩子。

雄才大略的晉武帝司馬炎在公元280年消滅江南的孫吳政權一統天下,西晉也成了大一統的王朝,司馬炎也號稱是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開國皇帝,他不僅沒有殺一個功臣甚至普通大臣,甚至蜀漢曹魏孫吳的亡國之君也都沒有殺。

然而晉武帝司馬炎偶得天下就驕奢淫逸腐敗不堪,王愷石崇相互炫富,司馬炎還親自參戰,幫助舅舅王愷鬥富。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弱智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繼位,司馬家族殺完外人自家內部還要自相殘殺,八王之亂把天下折騰的分崩離析,西晉從公元265年司馬炎篡位到316年被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滅亡,司馬懿家族絕大多數都被匈奴人屠殺,北方從此陷入五胡十六國的混戰局面。

西晉滅亡以後,司馬家族的漏網之魚司馬睿等逃到江南繼續醉生夢死,成立了東晉政權。

東晉末年,天下大亂,權臣桓玄稱帝,恆玄被劉裕擊敗被殺,但當時的東晉皇帝司馬德宗比晉惠帝司馬衷還弱智,連寒暑冷熱都分不清,被權臣劉裕殺害。

西晉東晉都亡於弱智皇帝,也許上天是對司馬懿父子奸詐陰狠的報應。最終權臣劉裕弒君篡位稱帝,建立劉宋王朝,至此東晉滅亡,司馬家族滅亡,開始了南北朝時期。

劉裕在纂位過程中,殺害了很多東晉的司馬皇族,主要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的後代,除了晉安帝司馬德宗和晉恭帝司馬德文兄弟等東晉皇族是被劉裕派人殺的,還有梁王司馬珍之等也被劉裕陷害致死。

但是劉裕並沒有對司馬家族斬盡殺絕,也有個別漏網之魚,比如劉裕就放過了臨川王司馬寶,不僅沒殺他,還讓司馬寶在劉宋王朝為官,這個司馬寶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的玄孫。

至於劉裕為什麼要屠殺東晉的司馬皇族,主要是為了消滅司馬皇族東山再起的可能,司馬家族的後代,最終償還了祖先的罪孽。


厚德載物49847


司馬家族以司馬懿一家最為出名,司馬懿可以說是集厚黑學大成者,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一直都是“利益第一,價值第二”,在司馬家族篡位過程中無信、無義、無忠,其陰狠給後世起了很壞的榜樣,因為道德崩壞,向心力的遺失,使的中國遭受了五胡亂華、暗無天日的浩劫,華夏的尊嚴第一次被踐踏的徹徹底底。



司馬懿在曹操時期就開始裝腔作勢,曹操徵召他入仕的時候,以風痺病為由拒絕了(這一段歷史真偽和動機一千多年來也是爭論不休),到了29歲的時侯,司馬懿的老婆懷孕了,司馬懿覺得再也裝不下去了,而這一年曹操手下首席文官荀彧“剛好”推薦了司馬懿,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已經是曹操的秘書,於是曹操給司馬懿安排了一份好工作——陪曹丕讀書。

司馬懿就此開始扶搖直上,不過在曹操時期,司馬懿鋒芒並不怎麼顯露,在他40歲的時侯,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鋒芒,司馬懿勸阻說:“孫劉聯盟並不牢固,孫權見劉備發展太快,肯定心裡不爽,我們可以聯合孫權,讓他從背後捅關羽一刀。”



這條計策被採納了,隨後關羽敗走麥城,孫劉聯盟瓦解。第二年曹操過世,司馬懿主持葬禮。曹丕即位後,司馬懿成了曹魏軍隊的副總司令,此時魏武一代的名將尚有存留,司馬懿還是沒機會領兵作戰。

曹丕死的時候,任命司馬懿、陳群、曹真、曹休四人為輔政大臣,具體工作就是曹真負責對抗蜀國,曹休、司馬懿負責東吳,陳群留在中央,曹叡這個“政治天然呆”的少年在上任後表現出過人的政治天賦,再加上曹休、曹真等還在世,司馬懿還沒表現出什麼野心,而這一階段司馬懿雖然遠離中樞,但他在關西一帶培養了屬於自己的軍事勢力,為他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懿在擒斬孟達時,為了搶功,八日行軍一千二百里,而朝廷命令他配合曹真伐蜀時,兩個月行軍不到五百里,曹真沒等到司馬懿的部隊,最後因暴雨在伐蜀路上出現嚴重的非戰鬥減員,伐蜀計劃中途而止,曹真鬱悶而死,司馬懿被調往西線,領郭淮和張郃等將抵抗諸葛亮的北伐。

阻擊諸葛亮北伐,司馬懿的戰略是堅守為主,被眾將多次取笑後,司馬懿也按捺不住,結果被諸葛亮教育了一下怎麼打仗,蜀軍糧盡回師的時候,司馬懿命張郃追擊,張郃死於諸葛連弩之下。此後司馬懿繼續對抗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終因常年的鞠躬盡瘁拖垮身體,在五丈原病逝。

司馬懿59歲的時侯,遼東太守公孫淵反叛曹魏,自立為燕王,魏明帝曹叡派司馬懿率軍征討,司馬懿破城後,屠殺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還把屍體堆積成金字塔狀以炫耀武力。

景觀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繼位的是他年僅八歲的養子曹芳,這一年司馬懿60歲,和曹爽一起成了託孤重臣。幾年後兩人出現了矛盾,68歲的司馬懿又裝起病來,這一次裝了兩年,開始了扮豬吃老虎的把戲。

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和他幾個擔任御林軍將領的弟弟跟隨魏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高平陵的絕好機會,以司馬師豢養的三千死士為基礎,發動政變,接管了御林軍,得到太后詔書,罷黜曹爽。


可皇帝還在曹爽手中,若是曹爽帶著曹芳到許昌,就能號召天下兵馬勤王,於是司馬懿反覆詛咒發誓,以人格擔保曹爽的生命財產安全,讓太尉蔣濟給曹爽寫信,曹爽經過一夜的思考,交出皇帝投降,他沒想到司馬懿根本就沒有人格,豪不猶豫的將曹爽一黨全部夷滅三族,不久後,蔣濟因覺得失信於曹爽,自責憂憤而死,司馬懿食言而肥、濫殺無辜的卑劣性格暴露無遺,此為無信無義。

此後曹魏政權盡歸司馬家族,司馬懿在生命的最後三年裡處心積慮的謀劃著司馬家族的千秋大業,全然忘了曹魏對他的信任和恩賞,司馬懿可以說是極度的功利主義者,他所代表的是人性陰暗的一面,在他的眼裡全然沒有忠信仁義這幾個字。

司馬懿死後,他的長子司馬師接過棒子,他是司馬家族最辣手無情、最難以捉摸的人,司馬師的髮妻夏侯徽是曹魏的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和曹真之妹德陽公主的女兒,司馬師與這個髮妻關係很好,生有五個女兒,然而在青龍二年(234年),這一年諸葛亮病逝,司馬懿卻依然保住了兵權,並且對曹魏西線部隊建立了獨一無二的影響力,司馬師肯定參與了其中的機密運作,聰明的夏侯徽此時已經發覺了司馬家對魏國不忠的跡象,還沒等她作出抉擇,心狠手辣的司馬師就將她毒殺了。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的前一夜,司馬師依然美美的睡著覺,還打起了呼嚕,而司馬昭卻擔心的整晚睡不著,連司馬懿都不禁配服司馬師深沉的心機。政變成功後,曹爽一黨中有不少人與司馬師交往甚密,司馬師卻全然不念舊情,殺光他們全家。

當得知傀儡皇帝曹芳想要以夏侯玄取代自己的消息後,司馬師將想要發動政變的李豐、夏侯玄、張緝誅殺,夷滅三族,廢曹芳為齊王,本想立彭城王曹據為帝,郭太后堅決不同意,這位郭太后一直與司馬家合作愉快,對國家根本沒什麼責任心,不同意立曹據的原因是曹據是她的長輩,如果立了長輩為皇帝,她這個侄媳婦就不好當太后了,所以郭太后要求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司馬師也就同意了。



正元二年(255年),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起兵反司馬師,司馬師親自領軍平叛,毋丘儉敗亡,文欽逃奔吳國,毋丘儉與文氏兩家留在魏國的都被殺死,而司馬師在征討過程中,遇到文欽之子文鴦襲營,司馬師本來眼睛上就有瘤疾,遭此驚嚇,致使眼睛震出眼眶,司馬師在受了一段時間罪後,活活疼死,終年48歲。

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昭將次子司馬攸過繼給他,而他的政治遺產都讓司馬昭繼承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滿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曹髦在跟三個心腹說完這話後決定發動政變奪回政權,然而其中二人跑去向司馬昭告了密,意識到被出賣的魏帝曹髦率領殿中宿衛和奴僕幾百人去討伐司馬昭,因為天子的身份,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的軍隊都嚇的逃走了,此時太子舍人成濟問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怎麼辦,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日。”然後成濟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把皇帝刺了個透心涼。這種當眾弒君的惡劣行為使得以後的晉朝再也不敢提倡“忠”字,只敢言“孝”!



曹髦死後,司馬昭立了曹奐為帝,將篡未篡之際卻病死了,他的長子司馬炎接過他的位子後,在司馬昭死的這年十二月(265年)就逼迫曹奐禪讓,代魏稱帝,國號晉。

司馬炎因為長子夭折,就立了次子司馬衷為太子,這個司馬衷是個智力低下、有名的大白痴。司馬炎在44歲那年滅吳成功,晉朝也成了大一統的國家,然而司馬家族德既不堪,對天下也是有罪無功,偶得天下就腐敗不堪,王愷石崇相互炫富,晉武帝司馬炎還親自參戰,幫助王愷。

司馬家族殺完外人自家內部還要互相吞噬,八王之亂把天下折騰的亂七八糟,西晉從266年司馬炎篡位到316年被北方蠻族滅亡,才短短的幾十年,司馬家族跑過長江繼續醉生夢死,成立了東晉。

三國時期雖然沒有大一統,卻沒有胡虜敢在華夏那麼囂張,晉雖一統卻是無論在人事還是政策上都是極大的倒退,以致發生了持續幾百年的亂世,老百姓又受了幾百年的苦。

在晉明帝聽完王導述說司馬懿是怎麼創業怎麼誅滅有名望的人,以及司馬昭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晉明帝掩面伏在床上,說道:“若如公言,晉祚安得長。”司馬懿的後人聽到先人的事蹟也是羞愧不安,所不忍聞者。


歷史紅塵


司馬家篡魏其實也算不得陰狠,人家也是花了三代人努力

一代人幹一代事,司馬懿搞了高平陵政變,給司馬家成事奠定基礎。249年,司馬懿以洛水起誓,只要曹爽投降,保曹家安穩,太尉蔣濟還給他做保人。結果是曹爽放下兵器不久,就讓司馬懿屠了三族,曹爽的附屬勢力家族,也被屠了個乾淨,蔣濟吐血身亡,氣的,保人給活活氣死……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繼續掃除曹魏勢力,像忠於曹家的王凌、諸葛誕、毌丘儉、文欽等,都被誅除,自家爵位提升為晉王爵,離代魏只差一步。特別是司馬昭,他還把魏帝曹髦給幹了,開了弒君先河。其實殺也就殺了,早死晚死而已,但這個司馬昭敢做不敢當,為了掩人耳目,把手下成濟兄弟扔出來當替罪羊……

等到司馬家第三代司馬炎掌權時,離最早的高平陵之變已經17年,在這十餘年中,忠心曹魏的勢力,基本全部被誅除乾淨,剩下的小魚小蝦也翻不起浪花了。266年2月,司馬炎死後沒幾個月,這個司馬炎圖窮匕見,逼迫末帝曹奐禪位,完成篡魏最後一步

總得來說,司馬家陰狠算不上,但隱忍真心厲害,司馬懿搞高平陵政變決定篡位時,人家70歲……

至於說為什麼難逃全族被滅,其實也不算全族被滅,主要是永嘉之亂被人攻陷了洛陽,而攻陷洛陽的那支軍隊又搞了個屠城,這一下子,司馬家死了太多太多的族人。等到316年前後攻陷長安,那麼大的家族,基本上就剩下早些年五馬渡江跑江南的五匹司馬了

再後來,司馬家和士族爭鋒,五馬渡江差不多就剩司馬睿一支還能繁衍……


靈石蘊珠寶


很煩這些所謂的司馬家族全族被滅、司馬懿後代全族被滅的提問,問問題出現麻煩先翻一翻史書再問好吧,《晉書》、《宋書》和《資治通鑑》都沒有記載宋武帝劉裕下令把司馬家族滅族的事情,野史筆記也沒有。所謂司馬家族全族被滅完全在子虛烏有的。

劉裕殺了東晉最後兩個皇帝和東晉的一些宗室成員,這是事實,但並沒有把司馬懿的後代全部滅族。稍微翻一翻史料就會知道,司馬家族和司馬懿的後代仍然有很多人活得好好的。南北朝統一後,隋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幾乎都可以發現司馬家族和司馬懿的後代身影,只是名氣沒那麼大而已。

扯遠了,回到問題本身。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全過程,歷經三代四人,即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炎。在這四個人中,司馬懿、司馬師都曾對曹魏宗室大開殺戒,而司馬昭更是有弒君之舉。只有司馬炎比較溫和,沒怎麼殺人。實際上司馬炎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寬和的皇帝,加個之一也行。所以要說司馬家族謀篡時的陰險罪惡,大概要數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

司馬懿滅曹爽三族,夷王凌三族,誅曹操之子曹彪

魏明帝臨終前,遺命由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曹爽是大將軍曹真的兒子,他在入駐中樞之前,資歷和威望都非常淺。他的名望遠不如司馬懿這樣德高望重、戰功卓著的元老。

剛開始輔政時,曹爽和司馬懿相處不錯,曹爽論資歷和威望,都差司馬懿太多,而司馬懿是四朝元老。所以他對司馬懿很尊敬,有什麼事也會找司馬懿商量,兩個人相安無事。後來曹爽在心腹何晏、丁謐、鄧颺的攛掇下,大肆排擠司馬懿,司馬懿見狀就裝慫,遠離朝堂,避其鋒芒。

曹爽執政時,胡作非為的行為,把朝廷搞得一團糟,引發了很多曹魏重臣的不滿。於是司馬懿趁曹爽陪同曹芳外出城郊祭祀魏明帝高平陵時,突然發動政變,一舉拿下曹爽,徹底翻盤。

高平陵之變僥倖成功後,司馬懿言而無信,對曹爽及其親信大開殺戒,滅其三族。雖然曹爽確實是咎由自取,但司馬懿卻不問青紅皂白,把許多無辜的人也牽扯進去,讓那麼多無辜的人喪命,確實非常陰毒。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從曹魏謀臣,化身曹魏權臣,取得了曹魏的執政權,執掌曹魏。司馬懿把自己的親信都提拔到重要位置上,有謀朝篡位之意,引起了有些人的不滿。徵東將軍王凌,聯合自己的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企圖廢掉司馬懿,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帝。但是還沒行動,令狐愚就病死了,王凌只好單獨行動,可惜時期還未動手,就被司馬懿棋高一著給平定了。

司馬懿拿下王凌後,逼王凌自殺,並把王凌和令狐愚暴三日,參與政變者均誅殺三族。隨後司馬懿又逼楚王曹彪自殺,他的親屬遭到流放。

從曹爽到王凌,司馬懿對政敵心狠手辣,從來都是滅三族這樣的酷刑,就算是曹操的親兒子,司馬懿也照樣敢殺。所謂陰狠,大抵如此。

司馬師廢立皇帝,滅李豐、張輯、夏侯玄等人三族

司馬懿死後,他的嫡長子司馬師繼承了他的政治遺產,以撫軍大將軍的身份,繼續執掌曹魏。司馬師執政時,以鐵腕手段治理曹魏,他還大權獨攬、架空曹魏,此舉引起了忠於曹魏的朝臣的強烈不滿。

254年,中書令李豐聯合光祿大夫、皇后張氏的父親張輯等人慾動政變,推翻司馬師的統治,並以太常夏侯玄為替代司馬師執政。

但是這場政變,還未發動,就被司馬師撲滅了。李豐行事不密,被司馬師事先偵知了。司馬師先下手為強,先後收捕了政變的重要參與者李豐、張輯、李韜、李冀、夏侯玄、許允等人,隨後把這些人悉數殺害、滅族,無一漏網之魚。司馬師通過撲滅這場“難產”的政變,對忠於親近曹魏的政治勢力進行了大清洗,基本上肅清了朝廷中反對司馬家族的勢力。

不久,司馬師又廢掉皇后張氏和皇帝曹芳,迎立曹髦為帝。廢立皇帝,往往是權臣謀篡前的一個重要信號。在平息這場政變的行動的前後,司馬師通過一系列的強力措施,有力地震懾了異己,彰顯了自己的權威。不僅使得自己在朝中的地位進一步穩固,也使得司馬家族對曹魏朝廷的控制進一步加強。司馬家族篡魏立晉之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司馬昭弒君

司馬師執在淮南平叛時,因眼疾發作而病死於許昌。司馬師臨終前,把權力移交給弟弟司馬昭。司馬昭接過司馬師的衣缽之後,開始了自己的篡權奪位之路,繼續掏空曹魏。

公元255年,朝廷晉升司馬昭為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入朝輔政,劍履上殿。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56年,朝廷晉升司馬昭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錫,假斧鉞,名號大都督,帶劍穿履上殿。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58年,朝廷下詔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設置晉國。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60年,朝廷再次下詔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63年,朝廷下詔封司馬昭為晉公,晉位為相國,加九錫。司馬昭接受了。

公元264年,朝廷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封為晉王,加九錫。司馬昭接受了。

以上是司馬昭的篡權之路,從大將軍一路晉升到晉王。司馬昭的計劃是,先讓曹髦當幾年傀儡皇帝,待到時機成熟時,他再“安排”曹髦禪位於他。

司馬昭謀朝篡位之心,昭然若揭。曹髦不甘心當一個傀儡皇帝而後被廢掉,在發出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怒吼。他毅然決然,親自提劍討伐司馬昭,他帶領一群基本沒有戰鬥力的隊伍,前去討伐司馬昭。

曹髦在司馬昭府邸前,遇到了司馬昭親信賈充的隊伍的阻攔。曹髦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抵抗者滅族,鎮住了兵士。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怎麼辦。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你還在猶豫什麼?”於是成濟上前用長矛刺死曹髦。

帝遂帥僮僕數百,鼓譟而出。文王弟屯騎校尉伷入,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伷眾奔走。中護軍賈充又逆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眾欲退,太子舍人成濟問充曰:“事急矣。當云何?”充曰:“畜養汝等,正謂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前刺帝,刃出於背。王聞,大驚,自投於地曰:“天下其謂我何!”-《漢晉春秋》

聽聞曹髦遇害,司馬昭大驚失色,癱坐在地上說,“天下人該怎麼看我。”司馬昭請陳泰過來商量。陳泰說要殺賈充以謝天下。司馬昭當然不會處理賈充,只能處理成濟。

雖然曹髦之死,純屬意外,但是司馬昭顯然是脫不了關係的。司馬昭政治手腕不夠高明,連一個傀儡皇帝都控制不住,以至於讓傀儡皇帝當眾死於司馬昭部下之手,司馬昭難脫罪責。

當然話說回來,司馬昭相較於司馬懿和司馬師,算是非常溫和的了。除了被誤殺的曹髦,和後來被鍾會教唆殺害的嵇康,司馬昭沒怎麼殺人。畢竟司馬懿和司馬師已經把反對司馬家族的人殺得差不多了,司馬昭顯然不適合再繼續大開殺戒,他的任務是收攏人心,讓大家都支持司馬家族謀朝篡位。

劉裕為何對殺害東晉皇室成員

東晉末年,天下大亂,北府兵將領劉裕乘勢崛起,最終篡奪了東晉江山。很多傳言說劉裕篡晉立宋後,把東晉皇室成員,也就是司馬懿一脈在東晉的後代全部處決。這顯然是子虛烏有,根本沒有過的事。

東晉最後的兩位皇帝晉安帝和晉恭帝,確實是被劉裕所殺,另外劉裕還對東晉宗室中一些有才幹的人,也進行了剪除。所以,晉恭帝確實殺害過司馬懿的後代或者說司馬家族的人,但他並沒有下令把司馬家族滅族,而是有針對性的殺了司馬家族的一些人。所以所謂的司馬家族全族被滅,當然是帶節奏的話。

劉裕稱帝時已經58了,他的長子劉義符才16歲,劉裕擔心自己死得過早,而劉義符過於年輕,無法控制政局,讓劉宋江山很快落於他人之手,於是先替自己的後代掃除障礙,殺了晉安帝和晉恭帝,再剪除一些東晉宗室成員。劉裕這麼做,當然是為了穩定劉宋政權。

東晉是典型的士族門閥政權,士族擁有很大的能量。劉裕非常忌憚士族的力量,一方面他擔心士族出手奪了劉宋的江山,一方面擔心士族擁立司馬家的人復辟,索性殺了晉安帝和晉恭帝。既可以震懾士族,還可以斷絕士族擁立司馬家復辟之念。

權衡利弊之下,綜合這兩方面的考慮,劉裕對晉安帝、晉恭帝和一些宗室成員痛下殺手,也在情理之中。穩固劉宋政權,是劉裕殺害晉安帝和晉恭帝、宗室成員的根本原因。為了讓劉宋江山穩固,殺兩個退位皇帝和一些宗室成員,對劉裕而言,是當時最恰當的選擇。


袁衛宇


中國古代王朝的帝王姓氏人口在後世一般會越來越多,譬如,劉、李、趙、朱等,可是晉朝司馬氏這個姓氏人口自東晉滅亡後,人口越來越少了。

420年,58歲的劉裕取代東晉王朝,第二年他命令自己的手下毒死晉恭帝司馬德文,司馬德文不願意服毒,只好用被子悶死了他,從此拉開了屠殺司馬氏家族的大幕。

江南地區司馬氏皇族幾乎被滅絕,其他姓司馬的人也難逃劫數,沒有死的紛紛改姓,司馬氏改為司、同、馮等姓氏,留在北方的少數司馬氏未改姓,到現在為止司馬姓的人口也就幾萬人而已。(劉裕像)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是陰險、狡詐、惡毒的代名詞,為了建立自己的政權不擇手段,超出了絕大部分人的道德倫理底線。

司馬懿特別能忍耐,曹操、曹丕、曹睿在世時他和他的家族都不敢暗地裡訓練死士,不過也有了架構。曹芳即位後,司馬懿這個兩任託孤大臣應該是曹魏最值得信賴的大臣了,在他失去權利後就開始秘密策劃奪權,到高平陵之變時司馬師已經訓練了3000死士,可謂蓄謀已久。(司馬懿父子劇照)

高平陵之變後,曹爽及其家族在其他人的撮合下才投降,不能殺曹爽一家,這時達成的協議。可是司馬懿出爾反爾,很快將曹爽誅滅三族,不講信義。此後,司馬師、司馬昭陸續通過平復曹魏擁護者的叛亂,藉故誅殺了很多世家大族,代之而起的是擁護司馬氏的家族,反對者基本被清除,沒有後患。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擅自廢立曹芳、曹髦、曹奐等人,並讓手下殺了曹髦,廢為庶民,臣子廢皇帝,和世俗所遵循的禮教背道而馳,可謂是卑鄙手段用盡。

晉武帝司馬炎覺得司馬氏再這樣搞下去,到自己的晉朝滅亡時子孫肯定沒有好下場,於是乎廢帝曹芳、曹奐都沒有被殺,而且都封了爵位,可他們差不多是光桿司令了。(司馬炎劇照)

司馬炎的想法不錯,可是他的後代先是白痴司馬衷做了皇帝,導致“八王之亂”,把天下搞得一塌糊塗,生靈塗炭,接著少數民族滅亡西晉,很多世代居住北方的人背井離鄉遷移到江南,司馬氏的王朝給人民帶來的是無窮的災難。

其實司馬懿父子陰險狡詐、殺人無數也不足以讓司馬姓氏被滅,主要是他們的後代禍國殃民。劉裕滅掉的是皇族,手下人和普通百姓則是直接想滅掉司馬氏這一姓氏,看來自上而下都對司馬氏掌握政權不滿,被全體百姓針對了,不給司馬氏翻身的機會!


穿越再現彼岸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三國從漢末算起,征戰接近一百年時間,後被司馬氏統一。如果說每每更朝換代是一次血的洗禮,那古代史上司馬氏可說是唯一被全族滅亡的皇族。


如果說是報應,那當年曹魏篡漢朝又該如何解釋,而且,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三國後對幾個亡國皇帝也還算不錯。

這隻能說是司馬氏在建國之初,在皇帝的帶領下,士族奢靡成風,互相鬥富,這有史可考,最糟糕的是司馬炎的繼位者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廢物皇帝司馬衷。即便是報應,那也是皇族自己造成的。

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皇太子,司馬炎死後,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后皇後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司馬氏自相殘殺,成為他人的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且不說司馬氏內政自相殘殺導致滅國,其實從司馬炎建朝之際就不行了,三國志裡面有一個歷史趨勢,就是北方少數民族越來越多。你知道周處除三害吧,周處本來是吳國人,西晉統一之後,周處做了將軍,最後戰死在邊疆。


當時西晉政權裡面山頭林立,尤其是司馬氏諸王,最後由於宮廷之爭演變為八王之亂,導致西晉國力衰退,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起義和五胡入侵。西晉最終被少數民族滅亡。


司馬睿逃亡長江以南,建立東晉,則是依靠豪族,東晉二百年,西晉才幾十年,東晉依靠豪門政治延續。王姓家族、謝姓家族,謝氏家族創立北府兵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抗。

但是東晉末年,平民出身的劉裕掌握了北府兵,北伐至黃河,與北魏對峙,劉裕自己則回京取代了東晉皇帝,對司馬氏可謂是斬草除根,大規模屠殺,全族被滅亡,成為古代史上唯一被滅族的皇朝。晉朝滅亡後,劉裕建立了南朝的劉宋政權,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


但劉裕絕對是個地道的市井無賴之徒,什麼打架鬥毆魚肉鄉里,街頭混混能幹的他一樣沒拉下,尤其喜歡去賭場扔兩把骰子。可那時的賭坊老闆一定想不到:這個經常在賭桌上輸得掉褲子的賴皮小子,最後卻贏回了千萬金錢都買不來的好東西---江山。

而當年三國戰爭中與諸葛亮鬥智鬥勇的司馬懿絕對想不到,他竟透支了他子孫後代的所有智慧,而後代竟被一個流氓所屠殺。真正應驗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雖然劉裕在對待遜位的皇帝上不如前面的曹丕和司馬炎寬容,但他其他的功績也是不能抹殺的,是他消滅了南方的割據勢力,然後又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地區,甚至一度進入關中,收復長安,如果不是劉穆之突然病逝,劉裕擔心權臣身份不穩,北方光復不是不可能的;

在政治上,他倡導節儉,實行土斷,澄清吏治,抑制豪強,力圖扭轉魏晉以來的世家大族壟斷政治的局面。可以說在魏武帝之後,宋武帝不愧這個“武”字。


江水趣談


其實曹魏篡漢也是篡,司馬篡魏也是篡,都沒什麼兩樣,算是“天道有輪迴”吧。可惡的是曹丕把司馬懿當做自己“把臂託孤”,司馬懿卻裝瘋賣傻,轉身就血洗了曹家宗室。

實際上,換個角度看問題,司馬家以這種方式改朝換代未必就是壞事。畢竟,這樣的改朝換代,不需要發生大規模戰亂,不需要兵禍連天。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人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連年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多數的改朝換代,都是經過連年戰爭,死傷無數才能達成。那樣真的就是“道義”嗎?必須是經過戰場廝殺得來的皇位才是“得位正”嗎?

東漢巔峰時期的5000多萬人,到了三國後期僅剩下1500萬。死了的人,比活著的還多。秦朝末年的楚漢爭霸,同樣讓平民百姓明不聊生、生靈塗炭。漢朝立國時,社會經濟都被打爛了,連幾匹同色的馬都湊不齊。

五代十國的戰火不斷,為了皇位,軍閥割據混戰,他們廝殺的錢糧從哪裡來?充當炮灰去送命的壯丁哪裡來?還不是壓榨剝削平民老百姓。

靠殺戮起家的帝王,是百姓的噩夢

歷史喜歡記載帝王家事,老百姓的血和淚誰去關注?或許,戰死沙場幾萬人或者幾十萬人,對於冷血帝王來說,僅僅是一個統計數字——跟象棋棋盤上丟了幾個過河卒子沒什麼區別。

但是戰死沙場的每一個無名卒子,身後或許是一個家庭的坍塌。幾十萬戰死的士兵背後,是幾十萬個家庭的家破人亡——有人關注過這些無名小卒的死活嗎?

更應該關注平民的生存

“殺一是為罪,殺萬是為雄,屠得九百萬,方為雄中雄。”

這是我們無形中被灌輸進腦子裡面的想法。仔細反思,我們發現這個思想太可怕了——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開始無形中認為,殺人越多的劊子手越是英雄。

碰到過一個論調:“成吉思汗比趙匡胤殺了更多的人,所以他更偉大。”——成吉思汗輝煌是無數無辜者的累累白骨撐起來的,他的輝煌只屬於他——跟別人沒關係,我們不應該認為他是偉大的。

同樣道理,現在有個殺人犯,不停殺人,一直殺到幾個億,是不是可以成為英雄?

相對於血流成河的戰爭,趙匡胤這樣的篡位者,雖然名聲不好,但是留個平民百姓的是太平——亂世人不如太平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