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做輔助?

在這次寒假前,北京市教委頒發了一項《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讀本》,裡邊編寫了許多與孩子視健康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可以說是關於家長和孩子學會護眼的頂級教材。其中有一條建議十分引人關注,那就是“少給孩子學習室使用電子產品”,這也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

學習時,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做輔助?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類似學習機、點讀機、平板之類的可做學習輔助工具的電子產品也越來越多,在這些電子產品上面,孩子們可以觀看教學視頻,或者是在平板上做各種的練習,所以大多數家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會給孩子買這些電子產品。但是給孩子們買這些電子產品用來學習真的好嗎?

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輔助學習的優缺點

優點

經調查,大部分選擇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做學習的輔助工具的家長,都是出於以下幾種原因:電子產品可有效查閱資料,開闊視野,第一時間瞭解到各類新聞;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可開發智力,鍛鍊思維能力;電子產品上的師資豐富,孩子可接觸到的教育可能性更廣;電子產品中有各類益智動腦的小遊戲,玩這些遊戲有利孩子鍛鍊思維能力、反應速度,有助於孩子的腦力開發等等。

學習時,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做輔助?


缺點

關於利用電子產品學習可能會帶來的弊端,有以下幾種: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缺乏戶外運動,容易損害視力,並帶來腰椎、頸椎等問題;經常使用電子產品,“宅”在家中,不利於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並可能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易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孩子藉助電子產品完成作業成依賴之後,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懶惰的壞習慣;孩子自控力差,很容易把電子產品從學習工具變成遊戲工具。

學習時,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做輔助?

電子產品與孩子視力

其他方面的危害暫且不談,作為眼科專業人員,多視點今天想先跟大家談談電子產品會對孩子眼睛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基本上每位家長都知道電子產品會讓孩子近視,那麼到底是怎樣一步步讓孩子近視的呢?

1)長時間雙眼緊盯電子屏幕,眼睛瞬目次數減少,可以出現眼部乾澀、疲勞、異物感等乾眼症症狀,乾眼症還會由於眼表淚膜的不均勻,導致視覺質量下降。嚴重者還可發生角膜炎或結膜炎。  

2)長時間玩手機或iPad會引起睡眠不足,10-13歲是近視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齡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功能失去平衡,也容易造成睫狀肌(看清東西的主要調節肌)的調節功能紊亂;  

3)長時間看電子屏幕,電子產品的光輻射會抑制視網膜感光細胞功能的發揮,引起視疲勞和視力下降;  

4) 由於屏幕亮度和視距頻繁閃爍變化,眼睛為看清屏幕文字、圖形等信息內容,眼睛的調節肌尤其是睫狀肌必須頻繁運動,久之睫狀肌就會疲勞(即視疲勞),或睫狀肌痙攣,造成調節性近視,若不及時防治,很快就會變成真性近視。

學習時,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做輔助?

在這些緣由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關鍵詞——長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孩子的近視並不是因為使用了電子產品就產生的,而是沒有控制好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而產生的。因為孩子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在如何利用好電子產品的問題上,還是要家長多去花心思,不是不能用而是合理地用,或者是少用。

學習時,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做輔助?

在此之前,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使用電子產品習慣是非常必要的,而方法也有很多種,比如:

家長自己在陪伴孩子時,就應該儘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三四十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

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該越短;

足夠的戶外活動是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重要舉措,保證孩子每天進行兩個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已患近視的孩子應進一步增加戶外活動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