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微博熱搜:留學生該不該回國?

在這個非常時期,不管是誰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安全地帶,而不是周遭發生的一切,讓人感到恐懼。


而所謂的恐懼,是因為病毒給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影響,所有的正在進行中的事物都被暫停,這樣的恐懼還引發了更多的焦慮。


知乎上有句話說:有時讓我們恐懼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我們的內心。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01

不回國原地不動,做好防護,也能確保自身安全。

一名留學生說:大部分留學生都是想回國的,可是父母不同意,怕交叉感染,大人們建議原地不動最安全。


在網上看到的,說說身邊的朋友,定好機票準備回家的大家都已經在申請報備,準備口罩消毒紙巾等,並且都做好了不吃不喝幾十個小時,隔離兩週的準備


決定留在原地的,主要因為爸媽不是很同意,個人也很害怕很糾結,也不想回去添麻煩,也怕過後影響學業。


但是面對疫情真的會產生恐懼,街上的很多人不戴口罩,不主動防護,不像我們國家這般自覺。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不知這場疫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也很害怕因為種族歧視,物資不夠等等原因引發的各種暴力事件。


而且大部分留學生是和外國人一起住的學生公寓,外國人不戴口罩出去,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就會變高。


在外的留學生,雖然並沒有與我們共患難,但是起初發現病毒時,有很多的海外同胞都在籌集物資,寄往祖國。


這時,也會陷入兩難的抉擇,不管是選擇回國,還是選擇留下,相信都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尤其是隻身一人在國外的,在國內的親人也會擔憂。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不管回不回,你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疫情要多長時間?回來是不是決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緩半年呢?你讀書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來待在那裡怎麼辦?"


張文宏建議,要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這個病真的可以防,要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然後洗手,再加上戴口罩,這三點都採用。


"到現在為止,我沒有看到哪個人這三點做得特別好還被感染的,這個可能性很小。"張文宏還認為,當下做好個人的防護、讓自己不生病是最好的辦法。"


"生病以後特別醫療資源現在已經出現不充分的時候,我認為是有風險的,現在加緊把自己的防護工作做好,做好以後(感染)這個病的風險,我自己覺得很小。"


如果物資充盈,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在當地待著,畢竟回國途中,路程遙遠,時間長,危險係數也會變大。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俗話說:沒有永遠的困難,也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只是解決困難的時間長短而已。


02

選擇回國的瑤瑤這段"回家的路程",衝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二位。

女留學生輾轉28小時回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網友狂贊她是:教科書式回國標準。


意大利留學生瑤瑤,因為當地的疫情不樂觀,意大利民眾近乎"裸奔"的防護措施,所有的學校都停了課。


在瑤瑤的再三斟酌後,才決定回國。3月10日,瑤瑤乘坐的飛機降落在深圳,從瑤瑤購買的機票來看,她的回國轉機之路頗為曲折。


從意大利時間9日早上6時登上飛機至此,她已經在路上輾轉了近30個小時,是平時的近3倍。


從羅馬到阿布扎比到北京然後深圳,一路途經多地轉機,一路上不敢吃飯喝水,不敢摘下口罩,直至被送到隔離點才放下心來。


瑤瑤說:這一路上最難熬的還是從阿布扎比回北京的路上,7個多小時的飛機,飛機基本上是滿機的狀態。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一路上更是連口罩都不敢摘,從深圳下飛機後已經餓得雙腿發軟,好心的工作人員為她拿來了食物和水。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她很快被接回酒店進行隔離,瑤瑤此前在意大利獨居,回國的初衷也是因為一個人在國外獨居,而此前意大利,已經發現多位死後才發現感染的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發生後,瑤瑤在意大利已經自我隔離了20天,才返程回國,並在回來前,瑤瑤就把能申報的途徑全部都申報了一遍。


回國後下飛機也是第一時間,向機場工作人員報備,她總結自己這一路的幸運,並表示:一旦決定回國,該申報的一定要申報。


瑤瑤很感謝從機場到隔離點給予她幫助的工作人員,她覺得,這樣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目前瑤瑤在酒店集中隔離,核酸檢測呈陰性,而就在她登上返程飛機的當晚,意大利宣佈"封國"。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就全球疫情形勢來說,鍾南山院士都說:目前疫情防控面臨的問題是輸入病例,而瑤瑤這一系列的舉動也引來無數網友點贊。


留學生獨身在海外求學,在遭遇疫情時身邊沒有一個親人,確實很無助,回國是可以理解的,也希望每個回國的留學生,都能像這個"瑤瑤"一樣,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他人。


病毒給全世界人民都帶來一定的恐懼感,尤其是隻身在外的留學生們,都是祖國的一份子。


但是回國一定要按照國家的規章制度來,每一步都不能大意,雖說人有情,但是病毒無情。


能做到嚴格要求自己,保持好的心態,做到自律,才不會被譴責,非常時期你很難,大家也很難。


切勿放任自己,做出對國家和人民都不負責任的表現,自覺的人會被接受,同時也能獲得祝福。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回國後,遵守國家防控要求,誰也沒有例外。

回國女留學生未集中隔離,父親拉著她硬闖小區,還稱:防控指揮部已批准我女兒不用集中隔離!


3月18日,杭州文鼎苑小區,16歲女留學生從美國返回杭州,未隔離檢測便想直接進小區,遭到保安阻攔。


孩子的父親和保安說,他都溝通過了,西湖區防控指揮部已經批准他女兒不用集中隔離。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他還表示:"我們安安靜靜地進去,回家後我們把門關好,有問題我們承擔責任。我們絕對不出門,這事社區也同意了。"


但門衛還是堅持原則,就是不讓孩子進去:"你們進去了,會讓我們3000多戶冒風險!"。父親急了,拉著孩子的行李箱硬是要往小區裡闖,隨後雙方發生了衝突。


為了保證小區的安全,保安也並無道理,而女孩的父親也是情有可原,而且也無違章行為。


西湖區官方平臺就對此事進行了通報,表示留學回來的女孩剛16週歲,為未成年人,屬於不適宜集中隔離的人員,允許進行居家隔離。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因為該女子是未成年,於理可以在家自行隔離,於情住酒店也可安人心,但是選擇權在她身上,任誰也不能道德綁架。


國家的一切防控要求也都是非常合理的,誰也沒有僥倖和例外,切不可鑽規章制度的漏洞,因為人民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近日,發生了一段國外返京女子不隔離外出跑步的視頻引發熱議,該女子為澳大利亞籍華人,返京後不按規定居家隔離外出跑步且不戴口罩。


面對社區防疫人員勸說,該女子不但不聽勸告,還大喊"救命騷擾"。隨後民警趕到對其發出了警告,必須按規定居家隔離14天不允許外出。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這名澳洲華籍女子,成了網上的熱議,原本在澳大利亞的拜爾公司上班,因為這件事,公司開除了她。

女子的操作讓人寒顫,這就成了典型的“一粒老鼠屎糟一鍋粥”的意思。


做出這樣行為的人,素質教育都很低,同時也會對回國的人,產生些偏見,雖然不是人人如此,但卻是因為你。


人生如沙漏,灑完了是回不去的,不管你事後再有多後悔,都已是無法挽回。


在《論語.公治長》中,季文子說過:三思而後行。如今這句話已成為對沖動氣盛的年輕人最好的勸諫。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該想到自己的言行,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盲目地我行我素就會遭到大家的唾棄。


留學生回國,自身也有很多的糾結,疫情持續的時間尚不知要多久,一路艱辛的回國,而什麼時候才能出國都是個未知數。


很多國家的人民都在對抗這場疫情,在一些重災區的國家,留學生回國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還是希望能夠權衡利弊了,再做出決定。


生活應當有所敬畏,才不會為所欲為,知道敬畏,才能保護我們內心的良知,才會懂得尊重,和做事的底線。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end——

願這些文字和行間抒緩的氣息,能溫暖到你,我是閔今,謝謝你的閱讀。

留學生回國:理智思考權衡利弊,恐懼的同時更應對自我行為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