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勝負欲太強怎麼辦?

陶陶71715


一個人的勝負欲太強並非是壞事,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控制好它的負面影響。

一般來說,有勝負欲的孩子會在學習上、體育上或其他一些能表現出來的興趣方面比較投入、比較願意努力,因而往往會有著比較好的成績。


勝負欲強的孩子也往往自尊心比較強,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受到明顯的輿論暗示和影響,控制好了可以使之成為鞭策、督促自己奮進的動力,這是非常難得的一種品質。


如果說勝負欲有負面影響的話,主要就是在受到挫折的時候,有些孩子會有一些惱羞成怒後的衝動行為,這是要一定控制好的,避免產生不可收拾的結果。


作為家長,應該適當給孩子以挫折教育,讓孩子在受到挫折時能理性對待,以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處理其後果。同時又不能太打擊孩子的勝負之心,因為這畢竟是大多數優秀孩子所需要具備的主要個性之一,掌握好這個平衡是一門藝術,需要多體會。


最後,大人們在勝負之心上也是一樣的,因此,要特別注意不要和孩子拼勝負,要有包容之心和理解之心。


陸滿庭


孩子的“勝負欲”過強,容易陷入“野馬結局”,家長可以這樣做。

什麼是野馬結局呢,野馬結局是一種吸血蝙蝠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常年在野馬的腿上吸血,很多野馬也因此死亡。

蝙蝠吸血並不能直接致野馬於死地,野馬為什麼會死呢?

當蝙蝠在吸血時,野馬會表現出狂躁的反應,反而加快了野馬死亡的速度。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如果孩子的勝負欲過強,不能馬上解決眼前的問題,反而由於過強的“慾望”導致事情失敗。

“家有一小,處處有煩惱!”孩子一天天成長,家長的煩惱不再侷限於讓他“吃好喝好”。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心態也成為家長頭疼的問題。

我們要學會慎用競爭意識,學會縱向比較,具體評價,避免孩子過於在意結果;引導孩子重視過程,過於重視勝負,就容易造成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

告訴孩子不論是遊戲還是生活,輸贏並不那麼重要,有些人贏了卻輸了尊重,有些人輸了卻獲得了其他更寶貴的東西。不要在意輸贏,但求無過。

畢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對待輸贏保持平和的心態!


xiao小熊


孩子的自尊心特別強,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似乎只有贏得人們的讚揚才能證明他們的能力。從本質上講,他們是不自信的孩子,他們總是力求成功,以獲得別人的好評。一旦出現暫時的失敗就可能導致他們的消極情緒,甚至對自己全面否定,然後他們就會以逃避獲得內心的安寧。

對於這類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是確立他們的自信,使之關注自己的長處,並懂得人無完人的道理。

(1)動力型性格的孩子最容易發生這類事,因為這種性格愛比較,發現有人比自己強,他們會有很大的反應,同時這種性格又最渴望被認可,如果他覺得有人比他強,而且大家還都認同這個人,動力型性格的孩子會受不了,情商高的動力型會給自己定目標,努力超越他,而情商低的可能會不擇手段。

(2)告訴孩子,過程比結果重要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能力,不宜做太多幹預。對孩子的努力多做鼓勵和關注,幫助他們變成發奮上進、有目標的人。教育孩子認識到,做事不可投機取巧,要腳踏實地。比如,淡化分數的影響,增強孩子承受失敗的能力。自小讓他們認識到,成功與好成績不能決定人生的價值,即使失敗也是一種收穫,應重視積極努力的過程。

(3)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

讓孩子瞭解到,不能只注重自己取得的好成績,因為這並不能完全決定人生的價值。提醒他們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讓孩子明白自己和同學各有所長,所以要關注他人的感受,培養合作精神。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提升社交技巧,要對人真誠坦蕩,以建立真摯友誼。同時,也要教導他們察覺自己的情感,不要太過計較得失。

(4)表揚要發自內心,批評要注意方式

欣賞孩子,發現他們無可取代的優點。認同他們、讚美他們,不是恭維他們,是發自內心地肯定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獲得巨大的動力,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有更出色的發揮。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還是得不到爸爸媽媽由衷的讚賞”。在這裡要提醒家長,對孩子的評價要切合實際,賞識教育要具體化,不要說“你真聰明”“你真棒要說明聰明和棒的理由。

對孩子進行批評時,也要考慮到他們能否接受。過度批評,只會讓他們為了討好你、順應你,而違心地做出改變。

(5)培養孩子公平競爭的意識

讓孩子明白,不能為了取得成功而採取不正當手段和投機取巧的方法。要讓孩子認識到,無論是什麼樣的競爭,自身的實力是決定結果的最重要因素,提醒孩子要憑藉實力和能力去趕超對手,而不是通過旁門左道去戰勝對手。並讓孩子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同時善於發揮自身的優勢。

(6)不要過分在意孩子學習成績的暫時落後

動力型性格的孩子目標感很強,他們往往會為自己制訂一個較高的學習目標,而一旦達不到就會很沮喪

家長要適時安慰孩子,告訴他不要在意一時的成績下滑,只要找出考試中失誤的主要原因,對症下藥及時彌補,成績就會逐步提高的。


劉上九型研究院院長


是好事!也是壞事!要看家長如何去調節之間的關係!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只要處理得當,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貨。孩子在成長階段都有這樣心態,這是避免不了的。要加以疏導。不能一棍子打死。好勝心是向上的動力,也有疏忽大意急於求成的隱患。要讓他自覺的養成遇事穩重,善於思考的習慣。這樣方能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