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網上瘋傳的家長輔導作業崩潰題題目

01 家庭作業輔導現狀

家長經常會為輔導孩子家庭作業而感到頭疼,甚至崩潰,有時候會因為孩子的題目解答而感到苦笑不得,正所謂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

站在小孩子的角度看,他們只是真的沒有正確理解題目的要求,或是題目本身出題就不嚴謹,或是剛開始接觸學習容易忘記.....

孩子的腦洞經常會非常大,主要是他和我們成人思考方式的不一樣,家長經常看到自己孩子天馬行空的回答時,就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本來孩子可能就不會做這道題,在家長情緒的影響下,注意力就會分散,離正確答案就更遠了。

02 輔導作業崩潰名場面

正解:網上瘋傳的家長輔導作業崩潰題題目

升國旗揍不聽話的小朋友

升國旗要奏國歌,圖中孩子回答的是“揍”不聽話的小朋友。主要因為這位孩子沒有看清題目要求或者是不懂奏與揍的區別,這就是或許就是這位小朋友答錯的原因。

但值得肯定的是這個孩子知道升國旗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能嬉皮打鬧,老師會批評不聽話的孩子。


正解:網上瘋傳的家長輔導作業崩潰題題目

舉旗子的小朋友就是導遊

這個題目中孩子與家長的分歧在拿旗子的小朋友是導遊還是學生,在成人的思維裡拿旗子的人肯定是小朋友,可能這位孩子那時候接觸過旅遊的事情,對拿著旗子的導遊印象很深。

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證明誰的觀點更為正確,題目給的條件是一群小朋友去郊遊,郊遊的場景一般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玩,而拿旗子的人是學生。

再者可以從身高上區別學生和導遊,從圖中可以看出舉旗的學生身高是低於後面的學生的,對於成年的導遊身高是高於絕大多數數小朋友的。

此外還可從導遊的拿旗方式去印證,導遊一般會一隻手拿著導遊旗,一隻手拿著小蜜蜂或者講解指認。導遊由於習慣很少會兩隻手拿著導遊旗,這個人是導遊的可能性很小。

這裡你是一定要糾結舉旗人的身份是導遊還是小朋友,教會孩子做題要先理解題目條件很重要。促進孩子思考,培養孩子舉一反三,分析論證的思維更為重要。

無座王老師

正解:網上瘋傳的家長輔導作業崩潰題題目

王老師沒座位

這種題目經常會迷惑孩子,24個小朋友就要24座的車子,沒有考慮王老師。我們一般都會去引導孩子,王老師帶著24個小朋友去公園玩,那一共多少人去了公園?(25人)

王老師不能站著,是因為客車不能超員,對於超員的客車一般司機都不會開,就沒法去公園。此外還可以引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思考感受王老師站在車上會不會累。

最後確認是30座的車子之後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發散思考,詢問在去公園的路上,一共有多少人在汽車裡?(26人)

分類

正解:網上瘋傳的家長輔導作業崩潰題題目

畫出不同類的

這個題目孩子的回答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只是分類依據不同,主要是出題者不嚴謹導致的,遇到類似的出題不嚴謹的情況,可以多與孩子分類討論,而不是限制條件,限制條件會限制孩子的思維。

雞鴨鵝是人類馴化的動物,從雞鴨鵝的漢字組成上,動物中會不會游泳等都可以作為分類依據,以此和孩子做分類討論,得出答案會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法。

03 推薦解決方案


1、家長輔導作業的時候要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你的皺眉,瞪眼,重語氣,都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對孩子的做題答案持一種包容的態度,留心誇讚孩子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增強孩子信心。

2、對於孩子實在不會的題目,嘗試著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不會某一類的題目是正常的,因為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孩子的思維發展階段將會在後續文章展開。

3、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遇到出題不嚴謹的題目,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指出孩子的指出孩子給出的解釋不妥的地方。或是順著孩子的思維去延伸 ,去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4、對於孩子說了好幾次都沒有記得的知識點,錯了好幾次的題目,可以從記憶方法上強化孩子記憶,如情景記憶,組塊記憶;強化記憶的方法將會在後續的文章中持續展開

04 寫在最後


對於孩子給出的答案和解釋,要持以開放的心態去評價,簡單來說就是答案不一定總是正確的,自己孩子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孩子答題時的腦洞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通過對話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思考。

(圖片來自於網絡)

正解:網上瘋傳的家長輔導作業崩潰題題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