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S2面臨流產,但小米的“造芯夢”從未停歇

現在的小米在網友眼中,是“性價比”的代名詞。但長期在友商華為的麒麟芯片、鴻蒙系統、HMS生態等的襯托下,小米經常被指出“沒有核心技術”,甚至被扣上了“組裝機”的帽子。

澎湃S2面臨流產,但小米的“造芯夢”從未停歇

這一點還是想為小米喊冤,小米的確沒能自主研發出自己的芯片,但不是不想,只是還沒做到。小米高性價比的背後其實是低毛利的事實,2014年紅米手機出貨量超過了5000萬臺,但毛利率卻僅有1.8%,遠遠落後於同期oppo、vivo和華為超過10%的利率。芯片供應不足也影響著小米的生產和發展。

意識到這一點的小米集團,早在2014年10月16日就成立了北京松果電子有限公司,經過2年的努力,成功研發出了澎湃S1處理器。澎湃S1採用28nm HPC+製程工藝,Cortex-A53架構,支持雙通道LPDDR3。性能表現雖比不上同期的麒麟655、驍龍625等,但憑藉小米手機的低價策略,按道理說還是具有一定競爭力。

澎湃S2面臨流產,但小米的“造芯夢”從未停歇

無奈的是,澎湃S1基帶芯片規格特別一般,僅支持5模LTE Cat.4,不支持全網通、下行速度最高只有150Mbps。這導致澎湃S1的性能大打折扣,搭載澎湃S1的小米5C也銷量慘淡。

澎湃S1的失敗沒有阻礙小米造芯的步伐,2018年4月,小米就宣佈採用臺積電16nm製程工藝設計的澎湃S2芯片實現了量產。兩年間,網絡上時不時就會傳出關於澎湃S2的消息,但7nm工藝芯片都氾濫了,澎湃S2還是不見蹤影。

澎湃S2面臨流產,但小米的“造芯夢”從未停歇

據悉截至去年年末,澎湃S2流片一共失敗了6次,每次數千萬元的費用是不小的負擔。近日又有業內人士透露,小米將自研AP(應用處理器)的版圖畫上休止符,似乎能夠確定小米放棄了對澎湃S2處理器的研發。

雷軍深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他在澎湃S2流片失敗之後,就採用了產業鏈投資戰術。2018年到2019年間,小米就先後投資了雲英谷科技、樂鑫科技、芯原微電子等19家半導體公司和多家供應鏈公司,覆蓋顯示驅動芯片、MCU傳感器、Wi-Fi芯片和射頻芯片等多個領域。

澎湃S2面臨流產,但小米的“造芯夢”從未停歇

今年開年以來,小米又新增投資了帝奧微電子、速通半導體等8家半導體公司。越來越完善的半導體供應鏈,彌補了小米自身半導體研發實力不足的短板。

2018年雷軍宣佈啟動“手機+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雙引擎戰略,目前來看,小米的半導體投資主要佈局在AIoT市場。或許證明著小米將“造芯夢”從手機芯片轉移到物聯網身上了。要真正實現芯片的自給自足,小米還有很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有野心、有計劃,總會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