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將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美

愛因斯坦:將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美


愛因斯坦:將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美


生命的特質是什麼?僅憑我們的身體感官和智力就足以理解它的神秘性嗎?科學家們正向距我們數十億光年的太空展開觀察,同時對無窮小的次原子領域進行探索。這兩種極端的做法僅僅是進入能源、物質和精神的廣大領域的入口而已,在宇宙背後,意識是一種能成為某種原因的力量、一種聯結的因素。


我們正迴歸到一種更原初的生活世界。在這種世界中,自然有著自己的目的和智力,展現出各種生命體的親如兄弟般的聯結。理解我們與所有生命體的內在聯繫,深化了我們的視角,同時形成了一種更令人滿意的倫理道德。漸漸地,我們瞭解到一種基本的智慧,那就是世間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的,宇宙意識存在於每一個地方,包括我們自身。

共生,一種合作性的共生,遠比所謂“適者生存”的競爭要更加根本。我們依賴於那些更小的生物,比如細胞、微生物、原子等,而它們也需要我們。這種共生伴隨著自然環境的壓力而起著作用,自然環境是選擇適應力更強的生物這一過程的要素。


在自然界確實存在爭鬥,但和諧畢竟是占主導地位的。走進一個未遭破壞的地方,比如海灘、山嶺或者沙漠,我們便會感受到一種平靜、一種秩序,那甚至超過了自然的美景。所有這些何以成為可能呢?它揭示了意識起因的神秘嗎?它揭示了靈魂生活和精神的優良秩序嗎?而我們在其中又處於何種位置?


愛因斯坦:將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美


世界的各種傳統和神話傳說為我們提供了一幅無限展開的畫卷,我們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個世界中,每一個微粒本質上都是神聖的,也不會有任何無生命的事物。畫卷描述了世界和宇宙的生與滅、上帝創造進化與發展的模式,將生命之種撒播於新的循環之中。神聖的本質遍佈於自然王國之中,這些自然王國合起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整體。這些大部分都是精神生態學的基礎,然而生態科學卻將自身侷限於各生物之物質上的相互關係之中。


精神生態學揭示了各種不同層次的生物在本質上沒有不同之處,它們只在本相顯現的幻相上有所不同。物質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更高級的、更明智的運動,這種運動從“一”發端,“一”又轉變為“多”。這就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活生生的宇宙以各種方式為它的無數後代所提供的,不管是在其有生之年還是死亡之後。

那麼,在這普遍而神聖的生態學領域中,我們在何處?有數不清的生物佔據著人類的生存空間和平面,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我們無法看見的。它們以不同維度存在著,它們的生息之地或許正和我們的家園交叉,雖處在共同的空間,然而也許任何一個都不會直接地與他者發生相互影響。


我們僅僅是沒有注意到它們而已,它們同樣沒關注我們。所有這些維度和人類生存空間從本質上都與自然的一切聯繫在一起,儘管我們可能永遠也觀察不到這種聯繫,尤其是僅利用我們的肉體感官來觀察,但我們仍然被這些相互聯繫所影響,同時也影響著它們。


愛因斯坦:將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美


精神生態學是一個巨大的展開的系統的一部分。從同一種神聖的本質中,無數的存在物產生出來並向前發展。存在物之間的差異包括兩極,精神和物質共同作用,混合成同一種意識的兩個方面。

W.Q.賈奇給出了一個簡明的意見,他指出“所有生命和存在的本質的統一”。生命的表徵是這種統一中的變異,變異的目的在於進化,而進化的終極目標在於迴歸到它的源頭和原始聯合的所有表徵。

這種活動被如此明智地協調和操控著,它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呢?是“業”這個關於原因和結果的神秘法則。任何存在都逃脫不了“業”的法則。宇宙的運轉,一般來講是通過內在的和諧的模式而處於神的自動指引之下的。眾神是在起著作用的宇宙觀念,它們是生命的保護者,是業力平衡的修復者。


每種生物都按自己的方式活動,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智力程度,這些反映於活動之中,活動反過來又創造了命運。每種生物要經歷發展與改變,這個過程在“業”的方面是平衡的,並且作為宇宙內在和諧的一部分被記錄於自身之內。每一種生物都沿著環形的路線進化,在各種身體形式中進進出出,以獲取經驗。這個進化之旅走向更大的螺旋型的生長模式,最終返回到神聖的源頭。

許多不同層次的意識和物質循環是靈魂經歷所必需的。每一個實體都是由更小的生命組成的一個精神生態系統,正如我們的身體由無數原子、細胞、有機體等生命體組成一樣,它們和諧運轉,保持著良好的秩序與平衡。它們是自己的真實而豐富的世界和宇宙,而且大都未被察覺到是這樣的。正如原子和細胞只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也屬於大地女神這個生命世界,大地女神又被併入一個活生生的太陽系,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個極小的部分,銀河系又屬於超星系團。每一種存在都包含於比它自身更高級的存在,永遠如此。


愛因斯坦:將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美


我們的家園是地球。然而,我們也是精神的和神聖的存在者,即太陽系和宇宙的存在。在我們周圍見到的只是一種看不見的創造性過程的最外部的產物。我們的肉體、感官和個性遮掩了內在的生活,遮掩了我們真實的自我。最基本、聖潔的意識像一股水流一樣,流經所有這些層次,直到它使得身體和個性這些人類在地球生活的工具突然產生為止。

所有進化中的單細胞生物,即我們稱之為生命波的一群存在物,或者向前發展和進步的自然王國,其集體運動表明了宇宙的循環運動。我們剛開始理解自己,更不用提理解那些細微的原子生物、礦物、植物、昆蟲以及動物的精神生活了。或許人類形成了一種觀念,即所有的王國都是大地女神意識的一些方面,同時也是智力和精神的一種令人驚奇的表達方式之主體。

傳統智慧提供了一種發現和獲得我們在宇宙中的真實地位的重要導向。它告訴我們,人類已經經歷了無數的意識的形式和狀態。單子穿過那些較低的王國——元素的、礦物的、植物的、動物的王國,從而達到人類界。所有這些王國都在我們之中,包括使之黯然失色的眾神,即靈魂的喚醒者。很多來源表明,這些神有助於給我們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人類一直在發展這種能力,以獲得更高級的生命的存在形式,表達所有類型的思想,創造我們自己的命運,並通過選擇來進化和發展。

在我們進化的當前階段,看起來是分離感而不是整體感統治著人類的思想,我們各自攻擊報復,並使大地女神遭受災難。儘管如此,我們關於生命一體化的意識還是在不斷增強。

自從人類自我意識復甦之後,大地女神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充滿威權和神聖了。考慮一下,如此多的思想能量和威力傳播著,從精神的到利己的思想,這些必將發揮有力的影響,不僅僅是對其他王國和我們自身,甚至對諸神也將產生影響。這種思想在自然王國中循環,給動物和植物以某種特質,導致或者高貴的、或者有毒的、或者富於侵略性的傾向。有理由推斷,這些靈魂的、心理的和其他方面的釋放有增強的趨勢,尤其是如果人類和大地女神不和的話。在進化過程中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她會定期地進行清理,並引發較重大的全球性大災難,以此來保持平衡。

這整個過程是由神聖的意識發起的,這種意識為它的表層的生活尋求新的、更好的表達方式。很多人認識到,我們以前已經經歷了四次世界性的災難,與之對應的是四種史前的人類。而且,自此以後的數千年內,在我們有生之年或者在第五個人類階段,會有另一次這樣的全球劇變發生。直接結果是,平衡將會由於“業”的作用而得以重建。總有一些意識的力量作為相反的兩極而相互作用,有些力量作用於精神,另一些則與物質結成同盟,保持一種充滿活力的均衡。


愛因斯坦:將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美


在每一個事物的核心,神聖的自我都會提供一種催促力,突破外界的限制,向著精神的光明一面發展。為了更大的善,我們必須嘗試著更明智地運用我們的精神力量、我們的自我意識和官能。我們的真實自我一直在告訴我們去找到那內在的智慧,用心去傾聽。


我們每個人、每一種存在,都包含了一種過去極長時期內關於這種內在智慧是什麼的記憶,同時也包含了將來極長時期後它將成為什麼的一種預兆。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去認識它、回憶它,將它帶入我們日常的意識之中。但是這可不是小任務!

我們必須成為自然的合作者,將一種偉大的博愛與憐憫同所有存在物分享,因為真正的倫理學只能建立在精神同一和普遍的兄弟般的友愛的基礎上。關於個人自我和我們的自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有一些極好的思想:“我們的任務必須是通過拓寬我們施以同情心的圈子,將我們自己從牢籠之中解放出來,去接納一切生命和整個自然以及自然的美。沒有人能夠完全做到這樣,但是追求每一個成功,這本身也是自由解放的一部分,同時又是內在安全感的基礎。”


小約翰·範·梅特/文 羅昊蘇/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