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大致擁有多少冊紙質藏書?能簡單說說分類嗎?

柴柯夫的司機


沒有細數,看了下書櫃,應該有2000多本吧。我從不逛商場,個人買東西一般只買書買菸。以前買書還要到書店,現在比較方便,直接在網上買。

我的藏書主要是以下幾類。

一、經典名著

所謂經典名著,就是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每個讀書人的收藏書庫裡,肯定會有這些經典名著,或多或少。不管你讀或不讀,都會收藏一些壓箱底。此類書有:《左轉》、《史記》、四大名著、世界文學名著經典等等。

二、小說及書評類

年輕時喜歡看小說,經常是某段時間迷某個作家。喜歡一個作家時,就會想辦法把他的小說全部收集,同時關於這些小說的書評也會買下來。像王小波的書,不管是單本還是全集,還是別人評論他的或紀念他的,市面上有的我都會買下收藏。

三、歷史及哲學類

現在喜歡看歷史和哲學之類的書籍。可能到了這個年齡,喜歡讀一些有嚼頭的東西。雖然閱讀的難度係數較高,短時間可能一下子無法消化,但可以慢慢去啃。

四、可能絕版或以後買不到的書籍

相對而言,我讀書很雜,喜歡什麼讀什麼,沒想過成為專家和作家,純為喜好。藏書也很雜,各式各樣的書都有。


皮三9099


我家藏書大約2000冊,分類要按時期分類!

一是我祖上的線裝書:有本草綱目,康熙字典,清朝編的史書(沒啥閱讀價值),各類醫書,還有小說。

二是我父母的書,他們是文革前大學數學系的,有不少蘇聯人的數學書,數學科普書,還有不少世界名著和詩歌,俄文詞典字典等。

三是我初中高中時的書,周易八卦算命風水武俠亂七八糟的。

四是大學時買的書,除了點專業書籍(都過時了),大都是各書店淘來的比較偏的文史哲之類的書。

五是工作後孩子出生前買的書,同樣雜七雜八,數量明顯下降,難以歸類,訂了十年的雜誌『讀書』

六是孩子出生後買的書,大多是兒童讀物,科普知識之類,還有工作不順心買了不少心理學的書。

七是近幾年有點閒錢,買了些成套的書,都沒看!

哈,還有幾百本小人書!


槓精來了


我有兩個書櫃,已經放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沒有統計過有多少本,反正沒有兩千本也差不多吧。我的藏書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美術類,主要是技法類和畫冊,第二類是收藏類書籍,第三類是文學名著,當然還有一些生活類書籍,不太多,都是些生活竅門,菜譜之類的。我從小就愛書,什麼書都讀,也愛買書,過去書很便宜,一本一千多頁精裝本的《中國書畫鑑賞詞典》才27元,放到現在至少二百塊錢,其它小薄本的書籍都是兩三塊錢,那些二三十頁的技法書不到一塊,所以,那時雖然沒有多少錢,看到想要的書都會買的,沒事的時候總要到新華書店泡半天,看看那些買不起的大書,不知不覺就存了很多,後來新華書店不行了,就逛書攤,這裡的書還便宜,都有折扣,現在就是網購了,只要有自己喜歡的書,還是會買的。書架已經滿了,床頭櫃上還堆了幾十本,其實有的都來不及看,但是有時間看看書還是不錯的。


鄞粵強


先分享一張圖:


前幾年,我收拾我的書櫃,臨時在網上找了一個軟件記錄我的藏書,將我所有的書籍都記錄了下來,開始以為很多,因為我小小的屋子已經被我塞得滿滿的了,後來一統計,才三百多本,但其實也還好啦。

我是從大學時候開始自己買書的,開始的時候零用錢少,網購的話,基本上是兩本、三本的買。學校門口也有書店,出門逛街的時候通常都會帶一本回來。不過畢竟是讀書,大學有圖書館,作為一個窮學生,也常常用借書代替購買。

大量買書是在我開始學習閱讀和寫作之後,在這之前,我讀書基本上都是以小說為主,後來才知道,真正通過閱讀實現個人成長,還是應該多讀一些非虛構類書籍。因此,我的書籍主要有這樣幾個分類:

一、商務類書籍。

前幾年的時候,跟著鼴鼠的土豆老師上寫作課,老師說成年人的閱讀應該功利一些,也就是要更有目的性,像商務類書籍就是很好的閱讀讀本。

商務性書籍,類似《10人以下小團隊管理手冊》、《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做出好決定》……這種書籍通常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一本書解決一個問題,基本上閱讀這類書籍,每一本書都能學到新鮮的知識。

這一類書籍包括閱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寫作,等等;這也是我這幾年閱讀最多的書籍。

二、心理學書籍。

大概是我本身學教育的緣故,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思考加深,對於自身的一些情緒和想法有一些特別的感觸,很多時候的困惑想要去書中尋找答案,而心理學書籍就是非常好的一類讀本。

像《被討厭的勇氣》《原生家庭》、《其實你很好》……這些都是我很喜歡閱讀的心理學書籍,而且我發現,心理學書籍是特別適合反覆閱讀的。像我很喜歡的《被討厭的勇氣》我就讀了很多遍。

三、小說、隨筆類書籍。

這是我早期最喜歡閱讀書籍,基本上我們每個人一開始閱讀也都是從小說讀起的。

我其實很建議大家閱讀小說,特別是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閱讀小說會提高我們對閱讀的興趣,也能培養對文字閱讀的習慣,如果你剛開始學習閱讀,閱讀這類書籍實在是太好了。

我早些年閱讀亦舒的小說、三毛的隨筆,真的是太愛了。後來也慢慢涉獵其他類型的小說,比如東野圭吾的、村上春樹的,等等。

基本上以上這三種就是我閱讀最多的類型,但實際上我的閱讀遠不止這些,基本上平時刷網頁,看到有趣的、有感覺的書籍我都會先保存下來,然後等網店做活動的時候一股腦買下來。

而且我有逛書店的習慣,每到一個城市旅行,就會去逛當地的特色書店,買上幾本書,再蓋上當地書店的印章,因此我的書籍不僅有內容,還有每本書背後的故事。

我喜歡閱讀各式各樣的書籍,讀書時不給自己設限,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為這個要求受益,在未來也還會繼續這樣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分享。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專注閱讀和寫作,歡迎關注~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

小小一座山


最近正好在整理書房,手癢,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的工作地和房子所在地不在一個城市,工作日一般住單位宿舍,週末和假期回家,我的書幾乎都在家,單位宿舍放一本正在看的,如果處於快看完的狀態,就放兩本,可以接上。

從小學開始讀《百科合稱辭典》,就開始喜歡上書,但是那個時候家貧,沒錢買,只有借,小學裡有個小圖書室,因為我學習好,比較得老師喜歡,看了很多課外書,比如《十萬個為什麼》之類的。唯一在小學跟家長鬧過來的一本書是金盾出版社的《袖珍漢語詞典》,這個小詞典對我影響很大,內容類似縮印的商務印書館的《現代漢語詞典》,在班裡其他同學都看《新華字典》的時候,全校唯我有一本解釋很全的詞典,不僅有字的解釋還有詞的解析,極大開闊了我的眼界,也從此迷上語文,後來大學學習的專業也是語言文學類。

到初中開始購買書籍了,依然家裡經濟不好,從牙縫裡扣了不知道有多久,攢了八塊錢,買了一本盜版的延邊人民出版社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書雖然是盜版,內容還不全(這套書是赫歷主編的,正版是3本,我工作之後重新在孔夫子網上買了,盜版只選取一部分內容印了1本),但是因為書本身內容寫的還不錯,反反覆覆翻得都散架了,這是我真正開始買的第一本書,也是買書之路的開始。四大名著,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都是初中集齊的,初三的時候終於遇到了商務印書館的《現代漢語詞典》,去書店反反覆覆轉,就為摸摸它,最終還是收入囊中,愛不釋手。

高中,經濟稍微寬裕一點,書漸漸能偷偷多買些,有時候打著學校讓訂報紙或者參考書的旗號要錢,其實大部分都被我買了閒書……這個時期收入了上海古籍的唐詩、宋詞、宋詩三本鑑賞辭典,最讓我喜歡,不過八線小縣城,也就這三種詩詞類鑑賞辭典了,因為高考詩詞鑑賞從這三種中選的題多,好銷。只到大學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上海古籍還有先秦詩、漢魏六朝詩、元曲、明清傳奇、古代小說等等一系列鑑賞辭典,當然後來我全買齊了,這是後話。高中還開始接觸外國名著,買書次數多了,和校門口金陽光書店的老闆還建立了跨年齡的友誼。這要從一套上下冊的《堂吉訶德》說起,這是一套正版書,中英雙語,定價較貴,只打八折,需要三十好幾,還不下價,然後我每次買其他書的時候,都會順帶問問這套書的價格,接著依依不捨放下離開,直到有一天,不知道第幾遍問老闆了,他突然告訴我只要14元,我以為聽錯了,然後老闆說,我看你真心喜歡,14元趕緊爽快拿走,從此之後,我買書只認他家。從這個老闆那,我才知道,看翻譯來的外國名著,是要選擇譯者的,譯者水平決定書籍質量;看古典名著是要選擇出版社的,出版社水平掌握古籍質量。而一個實體書店老闆的水平決定這個書店圖書的質量,現在回縣城偶爾還會去那個書店逛逛,還能找到自己想看卻沒有的書,老闆依然默契的給出最低價,但有時候我其實想多給點,因為他的書店門面越開越小,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網絡對實體書店的衝擊,作為讀書人竟莫名淒涼。

大學更愛讀書買書,幾乎全部的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的錢都投入書上,喜歡的書籍也越來越雜,恨不得能把學校圖書館裡的書都變成自己的,不過書海無涯,資金有限,只能儘量彌補遺憾。這個時期開始從買盜版書向買正版書過度,也開始在網上購書,從淘寶、到亞馬遜再到京東,大學的時候買書用的最多的是亞馬遜,最主要是專送卓越亞馬遜快遞的那位阿姨,非常細緻熱情周到,網站退換貨快速高效,還有七天無理由,一般特別貴的書,我有時買來直接去學校複印店複印之後,再退回去,就可以花比網站再便宜一半還多的價格看書了,現在想想,確實是佔小便宜心思,談不上磊落光明。後來漸漸往京東上下單多了,最最主要的當然是京東優惠力度簡直太大了,而且我不屬於那種漫無目的找書者,有強烈的指向性,就是搜明確的書,然後下單。這個時期看書越來越雜,書也越來越多,以至於臨近大學畢業,望著滿寢室我的書,感覺寄回家的快遞費都拿不起了。思量再三,終於咬牙讓家裡的親戚開車接我,一輛現代,後座及後備箱全塞滿了書,別無其它。

工作之後,自己能掙點工資了,書買的越發不可收拾,堆的哪兒都是,自己想裝一個書房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了。之後隨著要結婚成家,在裝修新房的時候,這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從底到頂打了兩面牆的書架,依然不夠使用,又裝了一面牆,也終於可以全方位開始整理自己的圖書了。給自己的書房起名“素心齋”,這是在初中時就想好的名字,書籍準備按照:文學批評與文學史,中國文學(古代、現當代),外國文學(詩歌、散文、戲劇、小說),語言學美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哲學,自然科學與軍事,地理與新聞,經濟學,歷史,藝術與生活,作家全集,合集、雜誌、工具書,其他等予以分類。

現在每天都會抽空,看著用相機拍的書的圖片,然後把書名、著者或編者、譯者、出版社等錄入電腦文檔,也是非常愜意。

其實書買多了,不免為書所累,尤其工作結婚之後,諸事繁多,能靜下來讀書的機會和時間越來越有限。書買而不讀,是為擺設,暴殄天物。所以現在儘量讓自己少買書,多看書,讀書,是對書最大的尊重。知識可以是我們謀生的手段,知識也可以是我們心底最後的淨土。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想說,求殆!


Being2008


我的藏書大約萬餘本,分在三地存放。受家庭父母影響自小喜歡看書,可惜一些書在文革中丟失。參加工作後陸續收集各類書,天文地理,政論,哲學,雜記,小說等很雜。退休後裝飾房子特意留一間作書房,臥室床後面也是一排書櫃,在其他二地只有小書櫃,六十歲前後有時間跑各小巷舊書店,能買到一些好書,還有解放前出版的老書,這樣地方的書有的在新華書店也買不到,有的老人喜歡收藏書,他的兒女不喜歡,老人走了以後,只能當廢品賣掉回收到舊書店。像我們樣居無定所的老人,書多了是一個難題,以前憑興趣買書,買到一本好書真的高興許多天,可是這些書如果沒有兒女喜歡,最後落得後人當廢品賣了是否很悲哀的下場?希望正在收藏書的朋友一個忠告,我是過來人,這是個很傷腦筋的問題,所以65歲後只看不買了。


龔愛民516


我家藏書分四類:

第一類是我和老公的專業書籍,由於我倆專業跨度比較大,所以光專業書籍就得400本。他本科是學計算機的,碩士是學金融的,工作是幹財務的;我本科和碩士都是學會計的,工作是法律專業。

第二類是我倆經常買的暢銷書,大約300本。我喜歡看人物傳記和歷史類的,他喜歡看哲學類的,還有很多時候是流行什麼,我們就買什麼,所以暢銷書類別太多,不固定。

第三類是經典書籍,包括國學、小說、詩詞等,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到大攢起來的,大約400本。

第四類是孩子的書籍。孩子今年6歲了,在他3歲以前,我給他買了大約200本書,後來3歲多時發現這些書根本不能滿足他的需求,於是我就在雙11時一次性地給他買了約1000本書,大部分都是3-6歲小朋友看的繪本,少部分是6-8歲看的書籍。現在這些書他都看過一遍了,有些書籍看了三五遍了。





城長之路


家裡藏書應該有千餘冊,多是古籍之類我覺得還是傳承下來的最有味道,畢竟大浪淘沙能流傳下來的都是精華。經部不多隻有一部十三經注疏,和四書五經等,我最愛讀史,故史書也最多,小時候家裡小狗產崽,把狗賣了換了一部上海古籍的資治通鑑,後來上高中了祖父就給買了一部上海古籍出的二十五史。無奈字太小又沒有標點,看的真是眼睛疼,後來工作了全換了中華書局的點校本。小時候捨不得吃喝攢點錢都送了書店,後來大學了每個月除去生活等都買了書了,全唐詩,歷代紀事本末,全宋詞,後來工作了買的就開始多了,續資治通鑑長編,明通鑑,國榷,罪惟錄,清史列傳,光緒朝東華錄,中華民國史,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子部,諸子集成和新編諸子集成,集部,最喜歡的還是宋蜀刻唐人集甚好甚好,還有上海古籍出版的那一套中國古典文學叢書非常好的。前些時候又突然喜歡了近代史買了曾國藩全集,左宗棠全集,李鴻章全集,光緒朝東華錄等。近代的喜歡的章太炎全集,飲冰室合集,魯迅全集,陳寅恪集,錢鍾書集等,現在又喜歡了汪曾祺的文章不過還沒買過!











大兜兜14653458


不太好意思說,總數有一千多本書。不太多。分類的話,基本是英語書居多,除了教材,主要是語言學和英文小說居多。大概有四分之一是國學書籍,還有一小部分是武術類書籍,還有一小部分法語和俄語書。再就是辭典,我大大小小有三十幾部辭典。從幾萬字的小辭典,到幾十萬字的三冊的大辭海,都有。

就這麼多,但看的不多,欠了一屁股讀書債。

學外語是個太耗費時間的事,在沒有形成外語思維之前,閱讀的速度比蝸牛還慢。這幾年一直想著把法語和俄語學好。但記憶力嚴重減退,效果始終不佳,導致其它書看的很少。但我還不想放棄法語和俄語。反正也不想獲得什麼,就是學著玩,慢條斯理地往前學吧,學好了再看別的書,把欠下的讀書債還一還。


散木17


2015年到了2000冊,書店舊書攤孔夫子蔚藍中圖網買的。2018年搬家,扔了大部分,只留了400本不到。

書雖然不少,看的其實不多,一年三五本。而且,看書效率特別慢。一個月看不完一本。

今年買了個kindle,三個月看了40多本了。有的是通讀,有些沒看完。

看電子書速度特別快!!!大部頭的三五天一本,短的,一兩天一本。。公交車開會倆小時,就能看好些。隨時隨地碎片化閱讀。

現在kindle電子書已經下載了700多本。很多都是之前不捨的花錢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