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解決歷史遺留增減掛鉤項目!淄博激活2000餘畝“休眠”土地指標

3月12日,沂源縣燕崖鎮桑家峪村委會院內,82名村民神情嚴肅,聚精會神地傾聽著主持人的講話,有村民甚至掏出懷裡的小本子,認真記錄著。

是什麼重要的事,非要在疫情期間召集村民開會?原來,當天會上確定了該村利用城鄉用地建設增減掛鉤項目進行搬遷改造的“大事”。此次改造可喚醒村裡126.5畝“休眠土地”用於建房安置、基礎設施建設,新增的耕地還可用於發展高效農業。

一場“非開不可”的村民大會

喚醒村裡“沉睡”126.5畝土地

清查解决历史遗留增减挂钩项目!淄博激活2000余亩“休眠”土地指标

“咱桑家峪村今天召開村民大會,商量一下利用城鄉用地建設增減掛鉤項目,進行整村搬遷改造的事。項目完成後,咱村民就都能住上二層小洋樓了。項目計劃今春開工,年底竣工,時間緊,所以召集大夥來,聽聽大夥的意見。”3月12日,村民大會在沂源縣燕崖鎮黨委書記宋傳偉的介紹中開場。

會上,有村民問‘增減掛鉤’到底是啥?宋傳偉耐心地講解到,其實就是通過規劃,合理配置城鎮建設用地與農村建設用地。以桑家峪村為例,村內共104戶245人,耕地面積260畝,荒山面積2600畝,村居民點面積126.5畝,現常住戶71戶156人,長年在外33戶,空閒房屋年久失修,有的甚至變成了危房。實施增減掛鉤項目後,70歲以上及鰥寡孤獨的30戶38人可以住進幸福院,70歲以下的74戶207人按一戶一宅分配樓房一套,無償使用。

不僅如此,安置完成後可結餘耕地96.5畝,按25萬每畝,可用資金2400萬元。同時,還將通過招商引資,依託村內老房屋,統一流轉建設精品民宿及農家樂。結餘的耕地,村集體會統一流轉,發展高效農業,村民採取土地入股等方式實現長期分紅收益。

當天,宋傳偉還給大夥算了一筆增地增收、環境改善的賬。桑家峪村是純農業村,年輕人多數都到外地打工,留在家種地的是極少數,將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每畝可以拿到千把塊的流轉費用,老百姓得到實惠的同時,還可以優化土地分配;不光是土地流轉有收入,新樓建成後,周邊基礎設施也隨之提升,可以發展旅遊項目,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宋傳偉的講解讓在場的村民三五一夥不時低聲交流,隨後頻頻點頭:“嗯!是這麼個理兒!我覺得,跟著黨走吃不了虧,有小洋樓誰還住土坯房啊!這事必須點贊。”

“繞不開”的歷史遺留問題清理

激活2000餘畝“休眠”用地指標

清查解决历史遗留增减挂钩项目!淄博激活2000余亩“休眠”土地指标

村民的點贊正是對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肯定和支持。這幾年,沂源縣增減掛鉤工作的推進,離不開淄博市自然資源局派駐沂源縣悅莊鎮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朱守國對政策的宣傳與解讀,作為增減掛鉤工作的業務能手,他將增減掛鉤與脫貧攻堅緊密的銜接了起來。其實,桑家峪村只是淄博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的一個縮影。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一大批重大項目的實施,城市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開展增減掛鉤試點工作就是合理配置城鎮建設用地與農村建設用地。

“所謂增減掛鉤項目,就是將農村低效利用的建設用地置換到城鎮去,通過拆舊安置建新等措施,實現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城鄉用地佈局更合理的目標。”採訪中,淄博市自然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計劃規劃科科長莫豔軍舉例,以一個零星閒散、空閒宅基地較多的村莊為例,假如村莊佔地面積100畝,可以通過合理規劃建設,利用30畝土地安置村民,剩餘節省出的70畝土地指標可置換到城鎮去,用於城鎮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等。

而增減掛鉤項目下一步的順利開展,繞不開歷史遺留增減掛鉤項目地清理。此前,淄博市利用三個半月的時間進行增減掛鉤清理檢查,在山東省率先通過了省級審查和部級技術核查,徹底解決了2006年—2016年期間的用地指標舊賬,為繼續開展用地指標挖潛工作掃清了障礙,激活了2000餘畝“休眠”用地指標,為淄博市重點項目建設、企業復工復產以及舊村改造提供了強有力的要素支撐。

“這次清查共涉及到淄博市2006年—2016年期間82個歷史遺留增減掛鉤項目,直接影響到淄博市繼續挖潛指標、既有挖潛指標使用和舊村改造後續資金供應。”莫豔軍介紹,行動中淄博市自然資源局馬上成立了由局長掛帥,分管局長和各區縣自然資源局主要負責人參與的專班,做出了“三保障、三統一、四集中、五核實、六查清”的工作部署並具體落實。

“通過這次增減掛鉤清理檢查,為淄博市進一步抓好增減掛鉤工作明確了標準,夯實了責任,提出了要求,重大項目保障和服務鄉村振興水平再獲新提升。”莫豔軍表示。

(大眾報業記者 馬景陽 趙志斌 馬冠群 通訊員 王東 李寧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