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在行動】散裝食品需亮明自己的“身份證”

超市,是人員密集和流動頻繁的重要公共場所,這裡的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乎民生大計。對此,柯橋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在日常走訪調查中發現,本地區一些超市散裝食品無標籤或標籤內容不全、盛放散裝食品的容器無相關產品合格證明、可直接入口的食品直接裸露放置……等等問題暴露了超市食品安全隱患,尤其是散裝食品的管理容易出現疏漏。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3月13日一早,柯橋區檢察院聯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散裝食品安全問題,對當地各大超市開展流通環節散裝食品專項整治檢查,並邀請媒體對執法過程進行跟蹤,及時報道超市散裝食品情況。

在行動現場,檢察官們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超市食品進行排查,現場講解散裝食品銷售方式及標籤設置,並要求超市限期整改,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規範散裝食品銷售及標籤設置。

下一步,區檢察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聯同相關部門共同建立信息共享、聯席會議、巡查巡檢等工作機制,出臺針對超市散裝食品安全衛生規範的專項整治方案,切實提升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完善超市等領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為老百姓的食品安全築牢底線。目前該《方案》已在徵求意見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