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以一敵百,三代機完全不是對手,殲10C還有必要生產嗎?


殲20以一敵百,三代機完全不是對手,殲10C還有必要生產嗎?

殲-20在與殲-11B的格鬥演習中大獲全勝

殲-20作為一款優秀的四代機,其實際戰鬥力一直備受各大媒體的關注。近日《艦載武器》雜誌報道稱,在2018年舉行的“金頭盔”軍事演習中,2架殲-20與8架殲11B進行空中格鬥之後取得了大獲全勝的完美戰績。而這一戰績使得外界對於是否還有必要繼續殲-10C的研究和發展方面產生了巨大的疑問。

殲20以一敵百,三代機完全不是對手,殲10C還有必要生產嗎?

四代機對比三代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事實上關於三代機是否還有必要繼續研發的這種疑問已經由來已久。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長達幾十年的發展過程後,四代機最終在整體性能上徹底將三代機甩在身後。無論是在F-22與F-15對抗演習中,還是F-35與F-18對抗演習中,四代機幾乎都取得了碾壓式的勝利,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其具備的隱身,超視距打擊,超音速巡航等重要功能。

殲20以一敵百,三代機完全不是對手,殲10C還有必要生產嗎?

隱身性是四代機的一基本性能指標

首先是隱身。作為衡量一個戰機是否為四代機的基本標準之一,隱身性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據媒體報道,殲-20的雷達發射面只有不到0.1平方米,由此可見一旦四代機升空之後,敵方常規雷達幾乎不可能捕捉到其行動蹤跡。也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四代機在戰爭中所扮演的尖兵角色越來越顯得重要。

殲20以一敵百,三代機完全不是對手,殲10C還有必要生產嗎?

超視距打擊同樣是四代機的成名絕技之一

另外,超視距打擊也是四代機所擁有的一大利器。據國內媒體報道,除過此前已經裝備上的各種數據鏈天線,跟蹤系統EODAS,光電瞄準系統EOTS之外,目前殲20還已經裝備了新型相控陣雷達。這些電子系統的應用使得殲-20可以在數百公里之外定位並追蹤目標,從而在目標還未察覺到殲-20存在的時間一舉將其擊落。

殲20以一敵百,三代機完全不是對手,殲10C還有必要生產嗎?

地面反隱身雷達的存在加強了三代機的作戰能力

如此看來,三代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似乎已經一無是處。但事實上,雖然四代機擁有著三代機無法比擬的性能優勢,不過三代機同樣也能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例如在國土防衛的情況下的近距離空中格鬥,擁有地面反隱身雷達系統和先進空空導彈的三代機群未嘗不可以與四代機一戰。例如此前EA-18G近距離格鬥中“擊落”F22,F-15“擊落”F-35,充分證明了三代機在其它系統的支持下仍然有與四代機作戰的能力。

殲20以一敵百,三代機完全不是對手,殲10C還有必要生產嗎?

殲-10C仍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總而言之,雖然四代機在戰機性能上擁有三代機所不能企及的優勢,但在現代戰爭中這種優勢的體現機會卻少之又少。尤其在目前的體系作戰中,通過地面雷達系統和預警機雷達系統的輔助,例如殲-10C等三代機仍然可以對其他三代機實現碾壓式的空中優勢,並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抗四代機群。因此可見,殲-10C仍然還有自己存在的必要價值。

作戰:fa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