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中華民族開發和利用寶石和玉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特別是用玉愛玉,具有萬年以上的歷史,中國在世界上有“玉石之國”的聲譽;獨特的寶石和玉石製品,被稱為“東方藝術”。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玉石之國

萬年前的裝飾品

中國人制造寶石和玉石工藝品的準備階段,可以追溯的一萬年以前。

從考古資料得知,玉石起源於石器。中國境內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已經使用了石制工具。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距今1萬前),中國先民在狩獵等勞動中,逐漸對自然界的石頭有了硬、軟的認識,開始把質地堅硬、斷口緣鋒利的石頭(如石英、玉髓之類)用來鑽孔和研磨技術。

這種技術出現,為原始人愛美而創造工藝品打下了基礎。早在距今1萬8千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用貝殻、魚骨、獸牙、小石等製造的項飾品,就是利用硬石鑽孔和研磨製成的。

儘管原始製造技術還不高明,用料也不全是今天的寶石和玉石,但無疑它對後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玉器製造,起到了偉大的啟迪作用。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世界最早的玉器

1976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村一處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一批玉器。玉器相伴地層中的有機物經碳測定的絕對年代,距今約7000年,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產物。

另據1989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楊伯達先生的報道,遼寧海城小孤山遺址中出土的玉器(砍 斫器),距今有1萬2千多年,因此中國最早的玉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

然而,外國學者裡明格(S.F.Leaming)卻說,世界上最早的玉器來自蘇聯西伯利亞的雅庫特遺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據中國地質科學院聞光先生的研究證明,原來裡明格搞錯了,他把距今4800年前雅庫特玉器誤寫成了公元前4800年。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出土玉器知多少

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指出,如果說中國舊石器時代是中國治玉世上的準備階段,那麼新石器時代便是玉器製造的發展期,而到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時代,玉器製造已達到了成熟階段,而後歷代不衰。

在中國,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經過一萬多年曆史,中國利用寶石和玉石(其中以軟玉為主)究竟製造出多少玉器,誰也說不清楚。暫不說大量的宮廷藏品,單說50年代以後發掘出土的玉器遺物,其數量之多,就難以準確統計。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中國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相當多。已知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有7000餘處,在已發掘的百餘處中有不少遺址有玉器,而且有遺址中的玉器多到數以百計。1978年,在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的178件出土中,玉器竟佔了130件。1975年,在甘肅省武威縣皇娘娘臺遺址中,就出土玉璧一項竟達264件,被人譽為“一座地下玉璧庫”。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商時代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755件。1977年,在雲南省德欽縣納古春秋戰國石棺墓中,一次出土的綠松石珠有716粒。。。。。。

從舊石器晚期至秦漢以來,出土玉器數以萬計,如果把它們集中一起,完全可以興建一座出土玉器的“博物館成”。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古玉用途與迷信

中國玉器起源既有物質基礎又有精神基礎,或稱社會基礎。物質基礎是因為中國蘊藏有豐富的寶石和玉器資源;社會基礎是出於生產勞動中對美的追求以及生活用具、儀禮和迷信活動的需求等等,這也是中國製玉不衰的重要原因。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程大昌《演繁露》雲;“古禮用玉甚多而玉不乏”。《周禮》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六器,亦稱“六瑞”,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它們分別依次用來禮天、地、東、南、西、北。此外,也有其它用途,如荀子曰;“聘人以圭,問士以壁,召人以璦,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酉陽雜俎》載;“古者安平用壁,興事用圭,成功用璋, 邊戎用珩,戰鬥用璩,災難用雋,大旱用龍,大喪用琮”。這些都同迷信和禮儀活動有關。

古玉有許多實用品 乃至音樂工具。傳說黃帝時有玉笛。黃帝之子少昊時,其母黃娥曾用玉為鳩,言鳩可知四詩之候。相傳,大禹曾用祖先伏羲氏賞給的一把玉尺治好了天下洪水。歷史記載,舜時西王母獻來玉琯,到秦時咸陽宮內藏有玉笛;唐宮有玉磬;宋時張循府中一把白玉簫長二尺,中空瑩薄。。。。。。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中國古代迷信認為,殉葬玉石可以使屍體不腐、精氣不逸,以達“昇天之路”。而食玉可以使人“其命不 級,神仙不老,輕身長年”。到了隋唐時還有食玉方法和禁忌專著。《後魏書》中稱;“李預每羨古人餐玉之法,往掘藍田玉,得環壁若雜器行者百餘枚,乃槌七十餘枚成屑,日食之,經年疾篤,顧謂妻子曰,服玉當屏居山林,屏棄嗜慾,而吾酒色不絕,自致於死,非藥之過也。”可見,中國古代迷信之極。

琢玉大師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品,是成千上萬人的心血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表現。然而,可惜的是在中國歷史上創造過無數精妙絕倫的玉器珍品的琢玉大師們的名字,卻記載下來的極少,這是歷史的幾部公道,在此,只能依據殘缺不全的點滴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介紹幾位琢玉大師的片段故事。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神玉工------烈裔 據《拾遺記》載;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騫霄國獻刻玉工名叫烈裔。烈裔畫龍啄鳳,都不能在其上點眼睛,否則龍走鳳飛。一次,烈裔琢成兩隻白玉虎,不琢眼睛,以防跑掉。秦始皇得知後說;“刻畫之形,何得飛走。”便叫人用淳漆在每隻白玉虎上點上一眼,結果兩隻白玉虎真的跑走了。不久,山裡人報告說;“見二白虎,各無一目,相隨而行,毛色相似,異於常見者”。次年,有人獻兩隻白虎,各無一目。秦始皇看後,懷疑是先前烈裔琢的兩隻白虎,於是將虎殺死,檢驗其胸,果然是元年烈裔琢成的白玉虎。這個故事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但也可以說明,中國古代琢玉大師的技巧是何等的精湛和逼真。

琢玉鼻祖------丘處機 據北京琢玉老藝人說,北京琢玉鼻祖石道教北七真人之一的丘處機。丘處機是金朝道士,成吉思汗曾在西域召見過他,封為國師(掌管全國道教的尊稱),賜號“長春真人”,故人稱邱長春。相傳,邱長春在北京白雲觀主持道教時,帶領徒弟琢玉,成為北京最早的琢玉大師。邱長春死後,遺骨就埋在白雲觀內,每年臘月二十四日式邱長春的生日,北京的所有琢玉行業都放假一天,來白雲觀跪拜這位捉魚鼻祖。北京琢玉行業祭奠邱長春的活動,一直延續到本世紀40代,而且過去的玉石行業,每家都在自己的行業內供奉有丘處機的神位。但是丘處機都琢有哪些玉器珍品,卻不得而知。


玉石之國東方藝術

琢玉大師--------陸子岡 中國明朝有位著名的琢玉大師名叫陸子岡,蘇州人,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周南泉先生考察認為,陸子岡可能生於15世紀上半頁,而最活躍的年代當在15世紀下半頁,即明嘉靖、萬曆年間。陸子岡琢玉技藝高明,在中國琢玉史上獨一無二,據《蘇州府志》載;“陸子岡,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瓏奇巧,花莖細如毫髮”。當時由他琢成的一支玉簪,價值56金,陸子岡琢玉最大的特點是採用刀刻法,作品名聞朝野,可惜刀刻法已失傳多年。他的另一個特點是在玉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世稱“子岡玉”相傳就是皇帝叫他琢玉,也要在玉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香組筆記》一書中說他是敢於同士大夫抗禮的人物。有一次,他給萬曆皇帝琢玉,違抗聖旨把名字刻在玉壺上,結果犯上而被處死。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陸子岡的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