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在我們印象中,新車剛推出時一般都採用平價銷售策略,每到節假日或者產品推出一段時間後,買車才會有一定程度優惠。可有些車偏偏不走尋常路——想買新車可以,你得加價。

近日,一位喜提新車的福建網友,就在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購入是一臺豐田RAV4榮放風尚版。出於搶購心理,他於9月21號預售期便下了訂單,並且提前交了定金。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等了兩個月後新車落地,這位網友計算了一下,買車前後共計花費22.3萬元。因為訂車時間較早,所以加價還不算多。

可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有他這樣的“好運”。在動輒四五萬的加價面前,有些消費者已經放棄了豐田榮放,轉而目光瞄準了同為20萬的福特銳際——原因很簡單,目前長安福特官方出了公告,禁止經銷商加價銷售新車。

加價賣車的底氣在哪裡?

長安福特的公告嚴格來說是被“逼”出來的。

早在2019年6月,因長安福特在重慶地區涉嫌價格壟斷,市場監管總局對其開出了一張1.628億元的罰單,當日長安汽車股價跌幅一度超過7%,截止當日收盤,長安汽車股價報收6.49元,跌幅4.42%。

2019年12月27日,因旗下雷克薩斯涉嫌價格壟斷,豐田汽車同樣也收到了來自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罰款8761.3萬元。只是這一紙處罰,並未對豐田汽車在美股市場造成大的衝擊。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然而從最近的報道來看,目前部分地區的雷克薩斯4S店仍存在加價行為。

作為一款典型日系車,豐田車的品質有目共睹。並且在中國市場,豐田還做出了一定的本土化調整,不斷推出全新車型。良好的品質加上龐大的國內消費群體,使得豐田新車的銷量一直不錯。所謂供求決定價格,豐田車價格的上漲有一定的市場原因。

但市場潛力大,還不足以撐起新車長期加價售賣這面旗,怪象的產生,恐怕和豐田的營銷策略密不可分。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有業內分析指出,目前之所以豐田車供不應求,一個重要原因是銷售終端受到供貨限制。畢竟對於廠家來說,採用“造多少賣多少”的策略,一來沒有庫存壓力,二來在市場反饋良好的情況下,還可以製造出供不應求的假象。如此廠家不僅能吃到品牌溢價帶來的紅利,也能保證自己品牌力不會因為折扣而掉價。

這招兒幾乎是屢試不爽。

如今,“飢餓營銷”被車企們看作是一種側面助力的促銷手段,從市面上需要加價購入車型的短期表現來看,這種行為確實讓它們吸引了消費者更多注意力。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現在問題來了,加價的錢最後去了哪裡?

據透露,加價售賣產生的額外收入,最後幾乎都落進了經銷商的口袋。因為有底氣加價的車型都是搶手貨,不愁銷路。某些地區的經銷商為維持暢銷車的“行價”,甚至不惜結成價格同盟,比如重慶地區的長安福特,再比如江蘇等地區的豐田汽車。

新車加價賣並非偶然,更不合法

早在2017年7月,為了遏制新車出售過程中,經銷商在指導價基礎上額外提價的行為,國家開始實施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

其中明確說明“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雖然法規明令禁止新車加價售賣,可這種現象卻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就目前來說,消費者要想購買到熱門車,少則需要在買車的同時,再一同購入近萬元的購車禮包,相當於變相加價;多則需要在原有售價的基礎上。額外再多花上幾十萬。

事實上,經銷商也知道加價賣車行為不當。為避免“落人話柄”,他們在銷售汽車時,一般不會將“加價”二字寫入購車協議和票據中。

為了“洗白”加價不合理行為,4S店使出的花招可不少。比如要求客戶購車時簽署加價自願書,或者在收據和購車合同中,把“加價”改成“訂車費”、“服務費”、“提車費”、“選裝配置費”等。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有些經銷商不會為加價的部分開具發票。而能開出發票的經銷商則表示,發票需要再額外交錢補稅點。

此前有媒體統計過多家經銷商報價,發現所加稅點額度普遍在13%至17%的範圍內,加價部分的發票可以算在車價上。如此一來,消費者便需要多加購置稅。如果加價部分另開發票,那麼項目只能開服務費、裝潢費、維修費、配件等。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這種現象還不僅僅出現在福特銳際、豐田榮放和雷克薩斯上,漢蘭達、奔馳、奧迪、林肯領航員等熱門車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價售賣行為。

對於消費者而言,想要原價購車也不是沒有希望,只是可能需要多等上幾個月才能提車,交車日期有時會顯得遙遙無期。

當泡沫散去,什麼才是車的“試金石”?

那些加價買下來的新車,最後都怎麼樣了?

以前加價嚴重的本田思域、CRV,到2019年基本底氣盡消。2018年出的新款雅閣不僅不敢加價,甚至開始有打折優惠活動,同樣加入促銷大軍的還包括大眾途觀L、途昂等車型,降價幅度都在2萬左右。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其實,“飢餓營銷”這個策略要實現起來並不難——將新品定出低價,然後人為製造缺貨便可。但這種策略要想長期有效,還必須有兩個大前提,一是產品本身質量過硬,二是市面上沒有更強的產品,二者缺一不可。

我們下面就用漢蘭達的加價歷史為例,來討論下什麼才是車的核心價值。

在2009年“爬坡門”爆出之前,由於性能優越,上一代漢蘭達的銷路一直非常好,甚至一上市就要加價三萬五左右。廠家對此解釋為“產能不足”,價格上漲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可有消費者卻發現,這輛打著性能旗號大幅加價的越野車,卻連普通的30度斜坡都上不去。媒體對此進行報道之後,漢蘭達一度出現了滯銷。此時它不僅沒有加價售賣,甚至在原價的基礎上,還優惠了三萬五。

隨著更新換代,漢蘭達的性能有了提升,這也使得它又“迴歸”了加價售賣的老路。有些消費者甚至把漢蘭達封為“加價神車”。

近些年來,由於漢蘭達一直沒有做出大的改進,加之市場上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其銷量漸漸趨於平緩。在2019年9月合資SUV銷量排行榜中,漢蘭達僅僅排名15位。雖然銷量不算大,可作為一款即將被更新換代的老車,漢蘭達在國內的一些地方依然需要加價才能購入。

新榮放未封神先加價?這幾款硬派越野告訴你何為汽車“試金石”

近日,全新一代漢蘭達在北美正式上市,新款相對於老款還要貴2770美元,至於新款漢蘭達國產後會賣多少錢?還會不會繼續加價,似乎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比起新車加價,或許二手車保值率更能反映出什麼才是車的“試金石”。這麼說可能還是有些抽象,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陸巡新車報價為76.5萬起,目前保養不錯的2004、2005款的老陸巡在二手市場還能賣到30萬,而2008款、2009款的“準新車”保持在55萬以上的價格;

普拉多新車報價45.8萬起,十年車齡的普拉多依然能在市面上找到殘值超過25萬的“高品質”車型;

作為美式越野經典的牧馬人,新車報價為43萬起,近五年市場殘值在32萬到43萬之間;

三菱帕傑羅新車報價為39.8萬起,近五年市場殘值在22.5萬到32萬之間,內部大空間和低廉的維修成本,讓帕傑羅一直以高保值率活躍在二手車市場;

路虎發現新車報價83萬起,近五年市場殘值在57萬到98萬之間,作為路虎品牌裡最接近“工具”的車款,路虎發現的保值率近年開始直線攀升。

鈴木吉姆尼新車報價14.18萬起,雖然車“身材”迷你,但由於改裝潛力巨大,加上經久耐用,操控靈活,它的近五年市場殘值為10.5萬到13.8萬。

有些新車加價出售,短時間便迅速跌落“神壇”,有些老車卻歷經時間的考驗依然堅挺。

其實,在市場浪潮的衝擊下,所有的“花瓶”都會被摔得粉碎。只有那些本身有著堅固的底盤,良好的耐久性,多元化的兼容性和便捷的保養需求的車輛,才能在爬過高山,涉過深水後,依然不改本色。

現在的車市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此起彼伏,要在大環境下實現逆勢增長,沒有真正的產品力和底蘊,只靠營銷和信仰,這行得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