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控制不打孩子?

ctxb567


這個一直也是困擾我的問題,給別人分析的時候很理性,到自己身上很難控制,我以前也經常打孩子,但是結果越來越糟糕,後來我看了一個視頻給了我很大觸動,就是讓孩子給家長打分,讓家長給自己孩子打分,家長總是找孩子的缺點這不好那不對,但是即使這樣的家長在孩子眼裡也是十分,孩子寬容的心家長做到了嗎?所以我們都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孩子學習不好,問問當時的自己什麼樣子,像動手的時候去衛生間馬桶蹲會兒,還推薦朋友們看本書《好老師不如好媽媽》看完這本書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個不合格的家長。


多彩春天w


為什麼要控制呢?中國祖傳的戒尺是幹嘛用的?也有句古話說得好:不打不成才!京劇三孃教子看過吧,也是拿棍子打啊,打出個狀元!

關鍵看怎麼打,什麼時候打,打得有理沒理。

有的家長劈頭蓋臉地打孩子,沒輕沒重,沒個固定位置,沒個準星,很容易讓孩子受傷。我媽打我從來只用一招,一個地兒~掐大腿裡子,那叫個疼!但對我身體沒傷害,記憶猶新。而我打孩子從來都是打手板,戒尺都不用,手板打手板,不受傷。

中國有句老話兒:餐前不打子,睡前不訓妻。打孩子一定要分時候,餐前不打、當外人面不打、自己有情緒時不打。孩子犯了錯要先講明道理,然後戒尺懲罰,讓孩子心服口服。

再有就是不能因為自己撒氣打孩子,自己沒理還依靠強勢地位拿孩子撒氣,那就不是教育孩子,是虐待兒童。





生活的生意


小孩子到一定年齡,都要經歷逆返心理時期,大人說怎樣,他偏不怎樣,這就是不聽話

但記住一定不要打孩子屁股。

為什麼孩子的屁股打不得?家長打孩子屁股,可能造成孩子臀肌局部血腫、挫傷坐骨神經、損傷腎臟等。打屁股不但可能給孩子帶來身體上的傷害,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智商和心理健康。

為什麼孩子的屁股打不得

為什麼孩子的屁股打不得?打屁股不但可能給孩子帶來身體上的傷害,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智商和心理健康。

1、打屁股用力過猛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家長打孩子屁股時,因用力過猛,可能會引起孩子的臀肌局部血腫,血液循環不暢,發生壞死性炎症;也可能會挫傷孩子的坐骨神經,引起下肢麻木,甚至是癱瘓。

孩子的屁股裡腎臟的位置非常接近,如果家長打孩子屁股時,打的位置比較高,就可能傷及孩子的腎臟。

人體的腦組織位於顱腔內,顱骨通過寰枕關節與人的脊柱鏈接。如果家長打孩子時用力過猛,孩子的臀部突然受到撞擊,就可經過脊柱傳到寰枕關節,可能造成顱骨變形,引起腦損傷。

如果是男孩子趴在床上或其它依靠物上被打,還有可能被床沿或者依靠物損傷睪丸,造成睪丸血腫或者破損。

2、經常打屁股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經常打孩子屁股或者其他的體罰方式,可能影響孩子的智商發展。

2010年,美國懲戒與家庭暴力專家公佈了一項歷時4年,涉及1510名兒童的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在806名2歲-4歲的兒童組中,沒有遭受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捱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歲-9歲的兒童組中,這一差距是2.8分。

3、經常打屁股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經常打孩子屁股,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模仿家長的行為,用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或者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懦弱、自卑。

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與東安大略省兒童醫院的一項共同研究發現,打孩子屁股、大聲喝罵孩子或者大力搖晃孩子,容易使孩子對別人心存敵意,長大後,對父母、兄弟姐們、朋友以及將來的配偶比較容易動粗。

而且,打屁股等體罰方式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感情,造成親子關係的不和諧,甚至讓自己和孩子之間產生永久的隔閡。

孩子不聽話能打嗎

雖然體罰孩子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時候,有時候,一時氣不過打了不聽話的孩子,也是許多父母經常會出現的情形。家長們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1、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3、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

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動畫片的時間。

當然,父母最好還要對孩子以後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動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動畫片的時間。

4、打孩子時不要情緒化

如果出現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多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孩子依然不停鬧騰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圍人和周圍的環境時,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因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還會讓孩子感到難堪,從而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這時候的孩子,因為著眼點在父母激烈的情緒上,往往不會認為自己有錯了,只會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

5、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捱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

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哄哄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錯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6、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

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更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裡產生負面影響。

孩子不聽話如何教育

孩子不聽話,總有些內在的特殊原因,此時父母就注意觀察分析,找對原因。對孩子要細心觀察,耐心誘導,堅決不能雙方對持。要明確你的規定,但要保證孩子知道這些規定是什麼。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小孩子到一定年齡,都要經歷逆返心理時期,大人說怎樣,他偏不怎樣,這就是不聽話.遇到這樣的孩子,要耐心說服,說服半天也不管用,就不妨將事情擱下來,做點別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過一會兒,再去引導說服孩子,也許效果就好多了。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孩子不聽話,總有些內在的特殊原因,此時父母就注意觀察分析,找對原因。比如說,孩子心裡不了什麼委屈,心裡不痛快,又說不出來,無法釋懷,就藉機向父母發洩,事事和父母對著幹。這時候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將內心委屈釋放出來。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體不舒服,心裡難受,但大人沒有發現,還按照常規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特別的“犟”。

總之,對孩子要細心觀察,耐心誘導,堅決不能雙方對持,這樣下去要麼就是大人終究犟不過孩子,最後聽了孩子的,助長了孩子的凡事不滿意就鬧下去的壞脾氣;要麼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給寶寶制定一定的規則

要明確你的規定,但要保證孩子知道這些規定是什麼。清楚地告訴他:“我們不能打人。如果你生氣了,要告訴明明,你想把玩具要回來。”或者“別忘了,在停車場一定要拉著媽媽的手。”

如果你的孩子服從這些規則時有問題(每個孩子都如此),那就再想辦法。比如,如果他因為感覺自己受到冷落而打了妹妹,那麼就讓他幫忙給妹妹餵飯或洗澡,然後為他安排一個可以和你單獨在一起的特別時段。如果他因為怕黑而從床上溜下來,那就在他的床頭櫃上放一把手電筒好了。




張張張月亮


打孩子?孩子做錯事讓你生氣的時候先給自己一巴掌:孩子是一張白紙,是你沒把孩子教育好!打完了,再想想是誰的錯,不就是錯在你沒把孩子教育好麼,關孩子什麼事?至此,你還能下的去手嗎?

我的女兒今年二十五歲,從小長大我沒揍過她,是她不犯錯嗎?那是不可能的!最嚴重的懲罰是罰站兩次,是在6歲到8歲之間吧,具體時間記不清了。兩次都是同一個原因:出去玩回來遲了,超過了我規定的時間。孩子小的時候我的工作很忙,工作性質決定時常要下鄉,有時工作時間會提早下班時間會推遲,為方便管理,我對她的時間都有具體要求。五六歲的年紀,玩的範圍很大,和鄰居小朋友可能穿越幾個街區去玩,我需要出門的時候,不能把她鎖外面,要是去找她,根本不確定去向。那時給她配置了電子小手錶,帶數字的,出去玩,規定她回來的時間,只能提前不能推遲。有次回來晚了十多分鐘,即使是跑得滿頭大汗滿臉通紅,說是忘了時間,我也沒客氣,罰站,在院子站十分鐘,自己看時間,時間到了給我報告。還有一次也是,家已經搬到縣城,出去玩回來遲了,讓自己看時間,遲了多長時間,去站外面,她眼淚涮地就下來了,哭著要求站屋裡可以不?我同意了。

真的不能打孩子,父母應該是孩子的老師,教給孩子做人做事,孩子沒做好,首先要檢討是自己沒教好。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孩子來到父母身邊,她(他)做為你們的孩子,教你們如何做父母,你們是共同成長的!就這一點你們是相互成就的!做個好媽媽(好爸爸),愛孩子,孩子就是個好孩子,無條件地愛爸爸媽媽!

做個稱職的爸爸媽媽,孩子一定不會差!


紅塵有我應如是j


我們家孩子👦一年級。一年級之前幾乎沒有動手打過他,最多跟他講講道理!可是上了一年級之後幾乎把之前沒動的手下下子都補上了![流淚][流淚]每次動完手都特後悔,內心裡責怪自己,還向孩子保證不再動手打他了。可是第二天照舊!這段時間我把輔導孩子的任務交給他爸爸了,這期間不停地告訴自己,孩子已經很好了,他一直在努力,我們應該共同進步,家長不應該以過來人懂得比孩子多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功課!現在偶爾輔導一次還是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的!


陸留白


那需要搞清楚為什麼要打孩子,打了孩子就能解決問題了嘛?相反經常打小孩還會給小孩埋下心理陰影,更重要的是影響小孩的性格,比如會變自卑,膽怯等。從結果找原因的話,這麼壞的結果並不是做父母想要的,所以在下手打孩子前一刻能否冷靜一下?但是人的火氣上來時很容易失去理智,那怎麼辦呢,那當然是改善日常親子關係,多關注孩子的日常,多瞭解孩子性格的變化,找找孩子變頑皮不聽話的原因,多與孩子溝通以及作出正確的引導,這些看起來不是事但是需要日積月累去執行,別忘了我們與孩子應該和平相處,而不是變成敵對關係!


在線充電


你好,我是鄉村林小酒,很高興能為你解答。關於“怎麼控制不打孩子”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很多人都想問吧,相信很多人在面對孩子只會命令壓迫,對他們食言,把他們當小朋友一樣哄騙,這樣孩子覺得的自己不受重視,就會竭盡全力去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重視他們,他們就會給你搞破壞,並且會越來越過火,會讓你大發雷霆,你就會覺得孩子很皮,當你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的時候孩子就要承受你的怒火,可是事後你又會覺得反思自己,但是又下不了面子去和孩子道歉呢?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控制不發孩子呢?

首先要和孩子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你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你要把他/她當做你的同齡朋友一樣對待,不要覺得他還是孩子就不重視他/她,並且答應過他的事情你要盡力完成去完成,和他們說話不能是命令式的語氣,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要學會與孩子商量,當你這麼對待他的時候,會讓他覺得他受到了重視,他就會很開心,並且會很聽話,這時你會發現他們很多很可愛,以前你沒有發現的閃光點。

其次要學會換位思考。孩子的心思很單純很容易就能想到,當你要打孩子的時候,快下手的時候請想一想你的手下去以後孩子會怎麼想,是覺得你不喜歡他了,還是會給他以後的人生留下陰影,是讓你成為他害怕的人亦或是讓他成為像你一樣的人,他會和你對著幹,開始和你作對,或是去學校欺負別的同學,不管是哪種後果我相信都不是你想要的,所以需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孩子是家長,那你還下得去手嗎?

最後要讓自己多一些耐心,在平常和朋友的相處或是家人之間都要多一些耐心,在孩子面前更是需要,當他生氣的時候你不能說著說著你也生氣了,然後就開始對孩子動手,當孩子傷心或是生氣的時候你要更加耐心,去和孩子交流,和孩子說道理,雖然說很多道理現在孩子可能還不會懂,但是他知道怎樣做是不對的,以後不可以做,哪些又是可以做的,當他知道了這些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了處事的原則。當你和孩子真正交流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和孩子相處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難。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鄉村林小酒


我是主張對孩子有懲戒行為的,歡迎有不同意見的人,我們可以相互討論。

我所說的懲戒不是用腳去踹孩子,用手打孩子頭,我主張的懲戒是,比如說罰站,或者是用戒尺打手心。我覺得這種懲戒行為對孩子,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我反對的是用暴力的行為,肆無忌憚的打孩子。這種暴力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很惡劣的影響,給孩子留下一個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潛意識。

當然了,當家長的難免會生氣,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就想動手打幾下。我覺得首先家長要自己給自己定規矩,不要光給孩子定規矩,自我反思,首先要自己決定打孩子到底對不對?要從觀念上認識到打孩子是不對的,打孩子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負面的。動手打了孩子,自己回過頭來,又後悔,決心下回再不打了,那讓自己打孩子的這個行為更加沒有意義了。

另外,我們要尋找打孩子的替代方式。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問題更加糟糕。我推薦上面說到的用戒尺。我不認為用戒尺是一個暴力行為。我把它歸納為一個懲戒行為。這種懲戒是明確的,是孩子可以預料到的。當犯了錯誤,或者是成績不好,或者是在其他某些情況下,孩子預料到會接受戒尺的懲罰,那他就會對他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最關鍵的還是要加強自我的修養,自我修煉了。同孩子一場是一種緣分,幹嘛要打呢?有其他更合適的相處方式,那我們多多的去探索,去摸索。建立自己在孩子心中更強的威信,也許比打罵更有效果。


獨孤三劍2020


轉變你的教養思維!從感激和正念出發,把孩子的犯錯視作為“他的優勢不在線”。即:從糾錯式管教,轉換為:優勢關注管教!

具體方法和步驟,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查閱“寶媽6項教養力”。


記住如下幾個原則:

1、解決孩子問題的唯一通道是——識別並培養孩子的優勢。

2、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是家長教養的結果。

所以教養專家說:孩子生病,家長吃藥

3、越是培養孩子的積極注意力、積極放空能力、正念思維力、抑制衝動能力,並讓孩子學會生氣,則孩子越是能夠戰勝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和挑戰,減少犯錯!

4、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藉助感激、正念與自制力,從優勢出發的批評,提升孩子的領悟力。

規則的基本含義是:提供指導和知識,而不是懲罰!

5、家長要把孩子的每次犯錯,當成孩子的優勢不在線。

其他具體內容,請這位家長關注我的頭條號中的【寶媽6項教養力】


總之,控制不打孩子的基本方法是:藉助感激、正念與自制力,換個視角對待孩子的犯錯。記住:不要懲罰孩子,這正是教育他如何更好地利用、協調自身優勢的好機會!


另外家長務必放下投射心理,避免引發孩子的羞恥心,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他能夠修復的問題。


寶媽技術


關於教育孩子時動手的問題,我有切身的體會。我覺得一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受父母的影響很大。我的媽媽脾氣比較大,由於生活壓力,從早忙到晚,脾氣就更加暴躁了。我從記事起就沒有印象和媽媽一起親密互動過,總是一個忙碌的身影在我的眼前。一個小男孩總是想著去纏著媽媽,尋求安慰。但沒一次都被媽媽惡狠狠的趕走,我鬧的厲害的時候,一頓打就會落到身上。小時候的耳濡目染,會深深的印入心底。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孩子,那種家庭的教育痕跡就不由自主的跑出來。當孩子鬧的時候,心情特別暴躁,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也免不了被打一頓,但打過後看著孩子可憐的樣子,又不由的懊悔。所以打不打孩子不是能控制的住的,能控制一次,二次,第三次也會控制不住。要想改變,只能設法讓自己從過去的枷鎖中脫離出來,改善自己的心境,和過去告別,從新認識自己,超越自己。這樣教育孩子的時候就不會陷入父母的模式,不會讓重蹈我的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