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

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講講三國時期的歷史。當初劉備投靠袁紹時,以舉義兵討伐曹操為由,說動了袁紹的貪婪之心。袁紹也是個好“義”而又忘義的人物,於是乎跟劉備一拍即合,走在一起了。後來袁紹垮臺了,劉備投到劉表的籬下,他懷著同樣的目的,遊說劉表乘許昌空虛發兵直搗曹操的巢穴。可是劉備就沒有想過,假若袁紹沒有官渡之敗;或者劉表不滿足荊襄九郡,這兩人不管是誰得利了,劉備都休想取衰紹或取劉表而代之。

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

而曹操一直把自己視為國家無可置疑的代表,把袁紹、孫權、劉表、劉備都列為亂臣賊子,理所當然要加以討伐。曹操從不懼怕會為此失去如劉備所謂的“大義”!劉備則不然。那天劉表請他飲酒敘談時,幾碗黃湯下到肚裡,一時藉助酒力,斗膽道出了:“如果我有本錢(應該是指地盤和軍力),天下碌碌之輩不足為慮!"酒後吐真言,劉備非常的後悔,他深怕為了要得到什麼,而又失去了什麼!不過也應該看到此時劉備的處境實在不佳,寄人籬下,值得同情。

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

不過這種患得患失的精神狀態,不僅對於劉備,對於一切開拓者都是十分有害的。在取不取荊州事關劉備能否有一個立身之地與曹孫抗衡這個根本問題上,劉備總是不肯坦然承認荊州對於他的重要性,卻口口聲聲說他絕對不行“不義”之事,以表白他是一個何等的正人君子。當劉表病入膏肓,即將死去之前,找來劉備託孤,交待後事,他說:“我死了以後,兒子無才,不能承父業,吾兄就是荊州之主了!”待到劉表要把位子讓給他的關鍵時刻,劉備為什麼還要堅辭呢?

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

後來,他回答孔明說,是因為劉表待他恩禮交至,不忍乘其危而奪之。劉備不受,荊州卻教曹操奪了。曹操亡了袁紹,統一北方,一待條件成熟就要揮師南下。博望坡之役,能說僅僅是為了剿滅劉備而興師動眾的嗎?顯然不是一次目的單一的軍事行動。在此之前,孫權帳下大將甘寧就說過:“南荊之地,操所必爭也!”他要求孫權應該早作打算,不能坐視南荊落入曹操之手。南有孫權,北有曹操,劉備身處兩強之間,卻在為一個“義”字而患得患失。

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

當時,夏侯惇於博望坡吃了敗仗,回到許都自縛來向曹操認罪。曹操正告他說:“吾所慮者,劉備、孫權耳,餘皆不足介意!"建安十三年秋,操又起兵五十萬(五倍於博望坡之役)南征,其打擊的直接目標,仍舊是劉備,其次才是孫權。他的五十萬大軍要穿越荊襄大地,卻根本不提荊襄的劉表,在曹操眼裡,劉表早已是他囊中之物了,是“不足介意”的。

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

當時,曹軍即將南下的消息傳來,孔明建議劉備不失時機取荊州為安身之地,並憑藉荊州軍民以北拒曹操,可是被劉備拒絕了。孔明不無惋惜地嘆道:“今若不取,後悔何及!”劉備回他一句:“吾寧死,不作負義之事!"義與不義有它因時因地的客觀標準。若以誓保劉表的封地荊襄九郡為基點;以弟承兄業的封建傳統為座標,那麼,劉備的“不作負義之事”,正是大不義也。

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

總之,劉備對荊州野心勃勃,取荊州是他的大欲,而取“義”也是他的大欲,這兩者本來是可以在振興漢室的大前提下完美地統一起來的,而劉備卻機械、人為地把它分割開來,自相矛盾。由此而來的患得患失症,害得他既失荊州又負了義。劉備於劉表墓前那一場大慟的潛臺詞不言自明。他的哭,與其說是哭劉表,倒不如說是哭他自己,機遇既失,哭有何用。劉備內心的隱痛自非淚水所能平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