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草莓灰黴病是大棚草莓的首要病害,當草莓棚內氣溫偏高溼度較大時,非常有利於灰黴病病菌的繁殖和侵染,發病時間提前,發病程度加重,發生面積加大,導致草莓產區灰黴病發生整體情況偏重。大棚草莓灰黴病的症狀有什麼特點?發生規律是怎麼樣,發生原因有哪些?如何進行防治呢?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一、大棚草莓灰黴病發病症狀

1、花器:草莓幼嫩的花器容易感病,侵染初期花萼出現水漬狀針眼大小的斑點,然後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通過花萼逐步延伸侵染子房及幼果。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草莓灰黴病花器受害症狀

2、果實:多發生在綠果上,侵染初期在果實上形成水浸狀病斑,病害進一步擴展形成褐色病斑,並向果實內部侵染,在高溼環境下病斑迅速擴展,在病果上形成灰褐色黴層,加速病害的傳播。空氣乾燥時病果乾腐脫落。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草莓灰黴病果實受害症狀

3、葉片:染病的花辦脫落到葉片上或近地面的葉片容易染病,初期在葉片上形成水漬狀小斑,後向外擴展,形成灰褐色水浸狀大斑,部分病斑有輪紋,最後蔓延到整片葉,導致葉片腐爛、乾枯,病部後期形成灰褐色黴狀物。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草莓灰黴病葉片受害症狀

4、莖:

莖部受害初期,病斑產生褐色或深褐色油漬狀病斑,嚴重時受害部位腐爛,病部出現白色絮狀菌絲。

5、葉柄:染病的花瓣脫落到葉柄處引起發病,初期葉柄顏色變淺,形成水漬狀小斑,擴展後呈長橢圓形,溼度大時表面著生灰褐色黴層。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草莓灰黴病果梗和幼果受害症狀

二、大棚草莓灰黴病發病規律

草莓灰黴病多在低溫潮溼的環境下發生,該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從植株傷口或枯死部位侵入引起發病,然後蔓延到其他部位,草莓植株下部的老葉、枯葉、散落的花瓣等都會成為侵入的重點。據農技部門研究,幾乎所有的草莓灰黴病越冬菌源均來自於病殘體上附著的菌絲。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0~25度,最低4度最高32度;分生孢子在13.7~29.5度均能萌發,但以在較低溫度時萌發有利;最適宜相對溫度92%~95%。低溫高溫是草莓灰黴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草莓栽培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等環境條件下十分有利於發病。氮肥用量過大、土壤粘重、多年連作的地塊灰黴病發生危害重。草莓植株生長過旺、棚內光照不足、連續陰雨、園地排水不良、地面溼度大等,均容易導致病害大發生。草莓果實著色初期至中期抗病力最弱,最容易感病。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草莓果實灰黴病果實受害症狀

三、大棚草莓灰黴病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控制棚內溼度是防治灰黴病的重要措施,合理灌溉,提倡地膜下鋪設滴灌帶等節水灌溉設施;做好大棚的通風換氣,尤其是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時,要搶機會確保每天必要的通風換氣時間;除壟上蓋膜外,可在走道鋪足稻草等,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對降低棚內溼度很有好處。棚室草莓出現灰黴病後,及時摘除病葉、病花和病果,減少侵染病源。嚴格控制棚內溫溼度,草莓進入花期後,白天棚溫應控制在25度以上,夜間控制在12度以上,在此溫度範圍內可適當延長通風時間,控制棚內空氣相對溼度60%~70%。在發現棚室內出現灰黴病株株,應及時採取升溫措施,每天早晨就將棚室溫度提高到3S度,不換氣,預防灰黴病發生。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2、生物防治。在草莓灰黴病發病初期可選用多抗黴素、木黴素、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製劑噴霧防治。如選用3%多抗黴素水劑800倍液,1000億個/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溼性粉劑每畝40~60克,對水30公斤噴霧。

草莓得了灰黴病怎樣防治?這3種防治措施結合運用效果好

3、藥劑防治。防治草莓灰黴病可以10%咯菌腈(適樂時)10毫升對水20公斤,或3%多抗黴素(多氧清)600~800倍液,或50%腐黴利(速克靈)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等。現在一些草莓種植區已發現灰黴病菌對腐黴利、異菌脲、嘧黴胺等藥劑產生了比較明顯的抗性,防治效果下降,在這些地區可以選擇其他藥劑代替,可選用的有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50%嘧菌環胺水分散粒別1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200倍液,或40%嘧黴胺懸浮劑1000倍液等噴霧。最好採用煙霧劑施藥,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還有利於減少噴霧用水量,避免棚內溼度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