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高校,城區範圍內高校園區密度超高,幾乎隨便走過幾座街區都能在不經意間穿梭到高校範圍內,而在洪山區二環線某段區域內還存在一處大學校區最多的地方。這個地方因為歷史上三國人物關羽的故事得名,區域內分佈有4所高校6個校區,加上各類中小學,學校密度之高在武漢也算是排得上榜單的。不僅如此,這個地方還遍佈有非常多的墓葬群,是武漢城區裡古蹟密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它就是馬房山。
極好的環境優勢,因三國人物得名
馬房山自古環境優勢絕佳,千百年前,武漢城區建制遠沒有現在大,馬房山所在的區域還是一片荒蕪。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時期,馬房山所在的地方水草豐盛,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山水環境優越,人跡罕至,自然成為野生動物生存的天堂。根據其他資料分析,古楚地一直就是季節分明,水系發達的地方,這樣原生態的景緻一直髮展了幾百年,直到東漢末年。
從東漢到三國,中國歷史從統一走向分裂,尤其是三國時候,戰事不斷,餅禍綿延。當時的蜀劉備這邊,有一位戰神級別武將關羽,他治兵江夏,大軍駐紮之處少不了與之配套的練兵設施,比如說飼養戰馬的地方,他因此看上了馬房山這個地方,放馬於此,因而得名至今。不過,馬房山在建國後曾短暫更名過,可能後來還是覺得馬房山更有歷史底蘊,又改回來了。
一路多街格局,4所高校6個校區武漢之最
馬房山位於武漢洪山區武珞路、二環線、雄楚大道交匯的地方,區域內自北向南有東西走向的洪達、洪興巷和一條南北走向的工大路,形成一路多街道格局。簡單來說,這一條路正是二環線和珞獅路(部分),它是區域內交通快速路之一,還是二環線的重要部分,由北向南直通,快速連接三鎮其他區域。除開交通,區域內最大特色是高校密度足夠大。
那麼,這個高校密度大是什麼樣的呢?具體來說,馬房山範圍內最主要的一所高校就是武漢理工大學,它分為馬房山(東西兩個校區),鑑湖2個校區3個部分,佔據了馬房山區域內至少一半以上的面積。除此之外,該區域內還有湖北工業大學馬房山校區(現已拆除),武漢成人專修學院馬房山教學區域等幾所高校,它們沿洪達巷和工大路分佈,集群優勢很明顯。
出土墓葬群多,人文底蘊深厚
馬房山區域內校區多,不僅有高校,還有中小學,教育資源豐富,教學校區佔了大部分面積。珞獅路沿線,從北邊的武珞路起向南,沿線基本上全是理工大的範圍,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方便師生交流,相關部門還在珞獅路上修建了地下過街隧道,顯然也是專為理工大服務的。未來,馬房山所在的區域內還設置有地鐵11號線和8號線馬房山站點,雙地鐵加入,馬房山的發展潛力巨大。
馬房山的歷史,源於春秋時期,自三國時期得名,人文底蘊豐富,不僅如此,這片區域內還是武漢城區發掘墓葬群最多的地方之一。在上世紀城市建設的高峰期裡,馬房山區域範圍內經常會意外發掘到古墓葬群,以六朝和隋唐時期的墓葬為主,這說明,那個時候,馬房山附近也有大量城建制。
馬房山區域內的建築,多是上了年紀的老房子,與之配套的便是房子周圍粗大的行道樹梧桐,這些特徵集合在一起,讓人一看就知道有歷史沉澱感。其實,區域內除了幾所高校校區,獨立的社區並不多,新建的社區就更少了。
對於馬房山,小編也有特殊感情。2011年,小編在理工大馬房山校區西區讀書,校門外是洪達巷和珞獅路,那時候,洪達巷上還有非常多特色的店鋪,衣食住行樣樣有,並且價錢特別實惠。大一初來乍到,在洪達巷裡買生活用品,還在路口的揚州包子鋪前排過隊,鮮肉包非常味美。後來大二,交的女朋友居然是校友,在鑑湖校區,於是經常沿著工大路走到學校後門約會。學習之餘到外面做兼職和實習,也一起在洪達巷荷花村乘710到漢口,雖然來回幾個小時,只能掙一兩百塊錢,也很快樂。
閱讀更多 喵星人日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