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沒有什麼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陰、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繫之舟。——田曉菲

上帝似乎特別偏心地獨獨青睞一些人,賜予了他們與生俱來的才能,被冠以天才之名的這些人似乎註定擁有不一樣的人生。詩歌才女田曉菲,13歲因卓越的詩歌天賦被北大挖掘培養4年,但之後因赴美留學一去不歸、改國籍嫁給美國老頭而備受國人爭議。帶著好奇,我悄悄地走近她,細細地品讀她寫下的文字《十三歲的際遇》,慢慢地將眼前的迷霧撥開。

天才少女

1971年,田曉菲在哈爾濱的一個書香之家誕生。或許是與生俱來的文學天賦,又或許自小受父母的文學氣息薰陶,田曉菲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驚人的詩歌才能。田曉菲自小跟隨父母居住在養育出眾多詩人和作家的天津市文聯大院,四年之後,天才少女田曉菲在報紙上刊登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首詩歌,意義重大。然後小小的她緊接著

出版了5本詩集,是當之無愧的神童。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中國準備從全國各地從小重點培養稀缺人才。年僅13歲的天才少女田曉菲,因為在詩歌上面有驚人天賦而順利被北大西語系錄取。自信的她從未懷疑過自己不能進入北大,只不過未曾想這一天會來得那麼快。

在16歲那年,為恭祝母校北大90週年的華誕,正值大三的田曉菲寫了現在被當成國內中學教材的《十三歲的際遇》。細細品讀,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對北大的深深熱愛,眼前似乎出現了一隻不羈並且渴望自由的不繫之舟。即將離開北大的臂抱,卻永遠不會放棄追逐大海的波濤。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思考詩人的價值

在北大的四年,田曉菲一直堅持詩歌創作。她喜歡品讀詩人海子的詩歌,將詩人海子視為崇拜的偶像。一日,她手捧自己的詩集去向自己崇拜的海子請教,海子看了看她的詩歌,頗為讚賞地點了點頭,語重心長地和她說:“如果你能堅持,你將是位偉大的詩人。”這一席話讓田曉菲備受鼓舞,愈發堅持詩歌創作,立志日後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

在1989年田曉菲即將畢業的那一年,卻突然傳來了詩人海子臥軌自殺的噩耗,心中堅定的信仰大廈頃刻間就此崩塌。她不明白那個讓她堅持詩歌創作的偉大詩人為何如此輕易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既然如此,創作詩歌的意義又何在?一個詩人的價值難道不是為了世人留下更多優美的詩歌嗎?為此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田曉菲都沒有再進行詩歌創作。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在經歷一段迷茫的時間後,田曉菲選擇前往美國留學深造,攻克英國文學碩士學位。經過兩年的時間,田曉菲成功取得英國文學碩士學位,然而她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1998年,具有驚人才能的田曉菲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這一年,田曉菲才27歲,卻已經遠超同齡人,在學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往後,田曉菲沒有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卻成為了世界頂級學府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

追求自由的愛情

在美國哈佛大學攻克博士期間,田曉菲邂逅了自己浪漫的愛情。一隻在追逐大海波濤的不繫小舟遇到了同樣出來探險的冒險者,往後一起踏上了起航的征程。田曉菲遇見了同樣熱愛詩歌的斯蒂芬·歐文,兩人在詩歌優美浩瀚的天地裡產生靈魂的碰撞,激起了愛情的火花。

斯蒂芬·歐文先生特意給他自己取了一個漢文名字,叫宇文所安。宇文所安是漢學大家,特別鍾情於唐詩文化。詩歌沒有國界,在與田曉菲的多次接觸中,他發現這位姑娘在詩歌上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許生來就腹有詩書氣自華。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值得一提的是,

宇文所安是田曉菲攻克哈佛博士學位的導師,並且比田曉菲年長二十多歲。因此田曉菲的這段愛情別具一格,獨立於世俗之外。

儘管這一段師生戀在當時並沒有被世人所看好,但田曉菲依然固執地堅守自己的愛情,最後得到了親人的祝福。在往後的歲月裡,田曉菲也跟隨自己的丈夫宇文所安給自己取了一個優美的筆名,叫宇文秋水。這或許是獨屬於詩人的浪漫情懷,追逐愛情狂放不羈。

渴望自由的田曉菲,捍衛了自己自由的愛情,在1999年元旦和宇文所安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時間能夠證明一切,即使到現在,田曉菲和宇文所安兩人會經常在一起討論詩歌,彼此依舊相敬如賓、恩愛如初。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爭議的背後

總有一些人對如此驚才豔豔的田曉菲嫁給一個足以可以當他父親的美國老人而憤憤不已,田曉菲為此受到諸多譴責。然而那些人似乎忘記了她骨子裡兼備天才詩人的特質,他們不會懂為何她說她自己是一隻追逐大海波濤的不繫之舟,也不會懂她對擁有一雙輕靈的翅膀,掙脫肉體的束縛從而去擁抱自由的渴望。

也許詩人都具有某種世人所不理解的偏執,這可能恰恰是天才區別於普通人的地方。田曉菲被詩人海子的生命元素和某種意志深深影響,在捍衛自己自由的愛情的某個瞬間,她或許能夠突然理解她所崇拜的詩人海子為何如此輕易離開這個世界。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爭議的背後,讓我們撇開雜念來認識一下現在的哈佛大學東亞系田曉菲教授。她的年少成名之作《十三歲的際遇》,被拿來當成初中生的教學課文。此外,她的《秋水堂論金瓶梅》深受國人喜愛,《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亦是一項中華文化瑰寶。

前兩個月田曉菲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進行的“文選”講座讓不少大學生趨之若鶩,為之震撼。是的,直到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靜靜品讀田曉菲教授寫的文字,不可否認她是一名當之無愧的才女。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去讀讀她寫的文字,就能瞭解她的為人,從而讓一些片面的見解釋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