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將來靠什麼來養老?

楊志軍


其實在很多年輕人心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彷徨,那就是等自己未來老了,靠什麼來養老?很多人則是少年不提愁滋味,過一天算一天。這樣做真的好嗎?


養老的最優模式——職工養老保險

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是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的用人單位和職工的義務。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是否參加養老保險。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是非常划算的。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直接跟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繳費檔次掛鉤,如果我們按照100%的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最低需要繳費15年,如果按照最低60%的基數繳費,基礎養老金最低可以領取12%的社平工資。如果社平工資是6000元,每月最低可以領取72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個人賬戶裡面的錢是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也是計發利息的,2016年來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有國家統一公佈,一般都在7%~8%以上。如果退休時,個人賬戶能有5萬元,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能領取360元。

兩份養老待遇相加能拿到1080元,這是職工養老保險的最低待遇水平了。如果繳費年限長,繳費基數高,養老金會更高。不過,這一部分待遇並不是永恆不變的,每年還會根據國家的養老金調整不停的增加。尤其是低養老金的人群,國家為了保障其養老金的購買力,一般調整時會對他傾斜照顧,增加速度會遠遠高於平均水平。


對於年輕人,如果按照社平繳費基數繳費30年,退休時最起碼能領取30%的社平工資,再加上一定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維持基本生活是沒有問題的。這是一份非常好的保障。

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的話,每年至少需要繳納七八千元,而且這還屬於最低繳費基數。由於社平工資年年增長,最低繳費錢數也在年年增長。像農民2019年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000多元,這種養老保險是參加不起的。

為了實現養老保險的全覆蓋,國家專門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非常靈活,一般從100元到幾千元不等。如果沒有錢就按最低兩次繳費,如果有錢就按較高檔次繳費。

為了保障參保人不吃虧,個人繳納的全部養老保險費都會進入個人賬戶。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個人賬戶裡的錢只有退休才可以按月支取,萬一去世沒有領取完,個人賬戶裡的錢可以繼承。對於家庭來講,不存在虧本的可能。也就是說,這是一份國家的特殊保障。


不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由於大家本身交的錢數低,相應待遇也低。2019年7月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平均待遇只有162元,維持基本生活是夠嗆的,還得靠自己的積蓄。

最心安的養老模式——積蓄養老。

有的人會計算,我現在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按照100%基數繳費,一年需要1.2萬元。如果我將這筆錢攢起來,30年至少有36萬元。為什麼不用這筆積蓄養老呢?實際上,這是很多人樸素的想法。

積蓄養老,錢在自己手裡可以支配。但是有其安全性隱患,比如被騙子騙,兒女不放心等等。如果被騙走了,那可就真的什麼都剩不下了。老年以後再獲取收入的能力會越來越低。很多老年人就業也只能幹一些保潔保安工作,每月收入一兩千元,剛夠生活而已。所以,老年後的積蓄一定要以安全為主。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有通貨膨脹壓力。過去30年,我們的工資收入增長了30倍,年輕人現在攢錢,未來這筆錢究竟值多少錢?真的不好說。2020年1月份我們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就達到了5.4%呢。

另外,還有長壽風險。每月耗費積蓄,如果我們長壽怎麼辦?把積蓄花光了,人還活著,這是很大的悲哀了。所以,錢在手裡雖然安心,但是卻不保險。

最傳統的養老模式——子女養老。

中國傳統幾千年都是子女養老的時代。現在的父母把兒女拉扯大,供他吃,供他喝,供他學習,供他結婚,供他買房,供他生子,還幫他看孩子。子女再不給父母養老就實在不孝了。但是說實話,多數老年人跟子女住在一起不方便。

所以,未來可選擇性的養老模式確實有很多,但是真正適合大家的還是靠職工養老保險最好。


暖心人社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

現在的人,將來靠什麼養老。第一,趁年輕時,省吃儉用,多攢點錢💰,留著以後養老。

第二,年輕時,交養老保險,到退休時,可以領取退休金,基本生活有保證。看病有醫保。當然,最好還要有點存款,備用。第三,兒女上班都很忙,老人沒有人照顧時,可以僱保姆,或去養老院。錢不夠用,可以以房養老。總之,沒錢的,必須趁年輕多掙錢。養老問題才能解決好。沒有後顧之憂。



hgy陽光燦爛


現在的人基本上分70年代和80年代青年人,70年代出生現在將50歲,大都是獨生子女,基本上打工多,正在交納保險養老金,女的基本上即將退休,男的還要十多年,上有父母現在大都七十多歲,八十歲,下有獨生子女上大學,是艱鉅的一代,老了靠養老金過生活,大都是進入養老院,因為開放二胎他們妻子生不出孩子了,大都過了生育年。80年代出生人,目前全部交納保險養老金,老了也可以享受領取養老金,而且現在開放二胎對他們來說是福星,正好在生育年齡中,大都是生了二胎孩子,這個對於他們年老了,二個孩子可以輪流來照顧,也可以去老年養老院生活,是比較幸福的一代人!


審山


現在人,將來靠什麼來養老?

第一:靠自己的退休金,靠自己儲蓄,自己有自住的房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一定記住靠自己,堅持到最後。第二:就是不能自理的情況就比較困難,但是一定不要麻煩孩子,因為現在是獨生子女的多,一個孩子要工作、自己要生活壓力山大,還有大約四到六個老人要照顧,根本照顧不過來。實在不行居家養老,請人照顧。


用戶9473473437326Xy


邁入五十的門坎,養老話題常常圍著身邊轉了。只有一個孩子,像過去大部分依賴子女的養老方式已日漸式微,不想委屈孩子也成為我們這代六七十年代生中年人的共識,時代在變,根深固蒂為子女而活的中華傳統思想卻依然澎湃。[捂臉]

靠自己的養老金和幫助孩子成家立業後的結餘資產自助養老,鍛鍊身體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兩口子攜手一生最好,孩子時不時回來看看,各有需要時互相幫助。如果只剩一人,最好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結伴養老,找保姆是身體不正常無法自理的無奈之舉,實在不行進養老院也不錯。總之,儘量避免長時間孤獨一人,閉門不出。





瀚海洲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1 我們以後靠什麼養老,那自然說需要儲備養老金,才能保障退休養老生活,才有足夠的物質保障,才談得上享受晚年生活,目前的社會保障養老金,一二線城市養老金水平在3000-4000左右,三四線養老金在2000左右,農村養老金在1000以下。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社保養老是成本最低迴報最高的選擇,養老金已經連續16年上漲了,漲幅5-10%。

2我們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趨勢,很多人也擔心養老金缺口,但是有財政兜底都不需要擔憂我們逐步從養兒防老到自己給自己養老到全國旅居社區養老模式。未來養老的方式很多,每個人需求不同。但無論如何,都需要避免不必要的財物損失,比如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鉅額財務開支,這個才是關鍵。配置基本健康保障保險,才是實現個人和家庭財務穩定持續,安穩養老的關鍵


路人蟻


現在人也是分農村出來的和城裡的人,指的是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三十年前農村出來的人現在都差不多都六十來歲了,靠辛苦掙了錢他們已經在城裡都安家了,有了存款。

現在國家政策好,鼓勵農村人入社保醫保,出來人的有的在農村入社保還有的都已經領養老金了,一月也能領社保一千五六百元哇,在就是他們現在還能幹點活,一月能掙二三千元,仔細的花錢一年也能存二萬左右,根本就不用愁以後的養老了。

還有就是近幾年農村出來的年輕人,他們這一代越來越好,去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工作一年左右,單位就會給他們上五險一金。當然還有少數年輕人在單位沒有上各種保險的,將來一定會給上的。

個體戶的也能自己入各種保險,現在的年輕人都覺悟高,根本就不愁將來養老了,主要是現在的政策好。

城裡的不用說,年老都已經領上退休金還有各種保險金,他們活的卡好了。年輕的去單位上班,單位已經全給入各種保險啦,以後退休了也就能領啦,根本就不用擔心。

不用愁,將來任何人都會越來越好的。[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粉桃兒


現在的人,將來靠什麼來養老?我認為人老了,一定要有老朋友,要有可以養老的存款,要有自己的房子,要有一個可以玩的愛好,那麼我來對你說一說吧,老朋友,可以讓老人心靈不孤獨,養老的存款是為了以後自己老了生病了,養病和請保姆,都不用麻煩兒女了,有一個自己的房子是最關鍵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在自己的家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可以無憂無慮的度過餘生,還應該有一個愛好,比方說唱歌,跳舞,畫畫,攝影,烹飪,種花旅遊,只要有了愛好,就會給老人的餘生帶來很多的歡樂,生命不是用來度過的,而是用來綻放的。


好人好夢


獨生子女身處80後的年輕人,見識過此人辛洋(化名),自幼是那種積極能動性較差,再後來總是異想天開天上掉餡餅砸中自己,夢想規劃靠什麼養老呢?

有句俗話:“富養閨女窮養兒”,也就說兒子要讓他多多吃苦耐勞探索人生,女兒就是要投資培養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有一定的道理。

辛洋的父母在家境一般並不富裕狀況下,故下海經商10年,很快有了一定的積蓄,生意忙時都是用錢交於孩子應付差事,那時孩子10歲了。

基礎教育方式有問題,之後的任何問題都是用錢說事,辛洋進入藝校花了一大筆錢,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頭。

婚後的辛洋開始運用腦子急轉彎,奮鬥工作10多年後無大出息,開始反思自己養老問題,捷徑搜刮房產是以房養老,夠時尚吧?

辛洋父母將名下的一處套三房過戶給了,又盯上外公家的套三房窺視一番未果(此房一半是辛洋母親出錢出力的),再後來又盯上父母現居住的大套三房要求過戶,其父母不應答說是留用自己養老。

現在有些年輕人,想靠搜刮老人房產以後養老大有人在,我認為養老要靠自強自立、奮發圖強,勤儉節約,積蓄存款等,靠的就是這等理念,才是養老的根本保證。


原塵傻呆


僅代表個人意見

首先,養老不是單個人的問題,同樣也是國家社會的問題,國家的政策在改變,智慧養老的模式越來越多,但是符合國情的養老方式,還是居家養老。

但是不管未來養老模式如何多元化,我認為我們都要抓好這三個關鍵點:① 攢健康;② 有錢;③ 有時間。

畢竟一個人的老去可能是冬天,也可能是春天,但是關鍵的選擇權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參透這其中的道理,照顧好自己,多疼愛自己一點,多餘的精力好好愛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