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之前我們講過很多關於液體的事情。這次毫無例外的依舊還是要講講液體。

起因就是最近新手村裡面發的作品大龍線佔比過高,為了幫助村農早日離開新手村前往更廣闊的天地去探險(撒錢給廠商)。今天就聊了滲線的問題,這不——還是液體的問題啊。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之前《扭蛋身上的大龍線》就給大家講了無論是體積巨大的PG還是小如豆丁的扭蛋都具備著勾繪線條的潛質。

但從勾線這件事上來講,iN並不是持推薦態度的。理由挺簡單的,一支勾線筆(其實本名叫做“櫻花極細針管筆”)。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iN手裡這支是005號的,價格也不是特別貴在正規能確認是正品貨的地方購買是27塊錢一支,而某貓某寶某東的價格基本上都是在6-12塊錢之間。之前公眾號的編輯也有購買的,但是發現各種其他渠道購買到的“勾線筆”表面上印的字體、顏色和使用效果都和我們的文具差了一大截。所以對於勾線筆來說就真的不推薦了,大家基本上買不到真的。


那麼我們就僅僅剩下滲線這麼一條路了,按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一貫路子,先簡要的說下滲線的基本原理。這不是一個多麼“神奇”的操作。而是毛細效應的日常應用。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對於液體來說,在固體界面上會有浸潤和非浸潤兩種不同屬性,通俗的話就是一件物體是不是“沾水”。“沾水”的就是一對浸潤固體和液體,不“沾水”的就是非浸潤物體。從微觀上來說,浸潤往往會讓液體更加大面積的貼近固體表面,例如上圖中的H2O(水)的固液麵是傾向於沾的更多的。而作為對比的非浸潤配對Hg(水銀)和玻璃則是凸起的,這個狀態讓水銀保持著儘量少的於玻璃接觸的特性。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如果從公示上來看,我們就不難發現幾個在滲線操作的時候可以注意到的要點:

第一、毛細管半徑r越小h就越大,其實就是在說我們滲線的刻線越細,滲線的距離就會越遠

第二、表面張力係數和接觸角越大h就越大,這就說明我們調出來的滲線液放的稀料越多滲線的距離也就越遠(這其實和之前咱們講的漆面厚度是一樣的概念)。


從實操上這兩條也就是說明了為什麼要在馬克筆顏料裡面兌上zippo油,同時為什麼需要再將刻線儘量刻細一點。


咱們進入下實際操作: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如果想安全的滲線,其實田宮已經出了適合滲線的滲線液。直接用就可以了,如果想自己調配的話,馬克筆顏料+zippo油調一也可以,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zippo油(主要是石腦油)有很強的揮發性,因此很可能在你滲線的初期和滲線的末期出現於顏色不一致的現象。對於揮發性所造成的偏色,瓶裝的滲線液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了。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零件上會有很多模型廠所預留的刻線效果。“滲線”就是讓顏料通過毛細效應走過這些預留的刻線,這樣就會在刻線內留下顏料的顏色。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做法很簡單,只需要用滲線液的筆刷碰一下模型刻線部分的邊緣,顏料就會自己慢慢的研製模型表面的刻痕滲透成一條線。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要滲較長的線就多點一點,要滲較短的線就少點一點。道理就是這麼簡單。由於模型零件基本上是水平握持的,所以公式裡的重力加速度g可以忽略不計,滲線液能走的最遠距離也就只和刻線容積(刻線的截面積X刻線長度)以及沾到刻線上的那滴滲線液的體積相關了。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至於更長的線,滲線液筆刷上的那點液滴的體積不夠,就需要在中段多點幾下即可。

玩模型,其實就是在玩液體

至於滲線液筆刷留在模型表面上的汙點,等滲線液幹後,用棉籤沾一點Zippo油或者稀料擦乾淨。

經過這樣的滲線操作,就能“繪製”出一條條筆直纖細的線段。避免大龍線和曲曲彎彎的線段出現了,畢竟人手是沒有物理學的精度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