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集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讓群眾土地“生金”

“以前種玉米,一畝地掙不了多少錢,但種中藥材就不一樣了,年景好的話一畝地能掙1萬多塊。” 3月19日,正在地裡種植中藥材的陳家集鎮賈百戶村西社群眾王永勝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信心滿滿地向記者說道。

陳家集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讓群眾土地“生金”

隨著春分節氣的到來,在廣袤的和政大地上一幅幅生機勃發的“春耕圖”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陳家集鎮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統籌佈局、精準發力,積極推進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陳家集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讓群眾土地“生金”

3月19日,記者在陳家集鎮的田間看到,廣大群眾正在搶抓有利時機進行播種,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大多數群眾一改往年的傳統種植模式,在自家地裡種起了中藥材,詳細瞭解才得知,近年以來,陳家集鎮為了增加群眾收入,拓寬增收渠道,積極動員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以萬畝中藥基地建設為契機,針對該鎮山多地少,傳統農業種植收入低的現狀,鼓勵群眾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種植藜麥,甜高粱等作物和冬花,柴胡,當歸等中藥材。目前已種植當歸2800畝,甜高粱800畝,黨參2000畝,並對種植中藥材的農戶每畝地補助500元,據群眾介紹,以往種植小麥,大豆,洋芋等,每畝地最多收入800到900塊錢,而且種植工序複雜,比較麻煩,但中藥材成本低,收入高,種植工序比較簡單輕鬆,一畝地能收入九千到一萬元。

陳家集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讓群眾土地“生金”

陳家集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讓群眾土地“生金”

通過調整種植結構讓群眾土地“生金”,讓群眾在中藥材種植中鼓足腰包,轉變了群眾思想,增強了農戶的發展信心。也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障。

記者:康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