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振興」霍邱:「茭白十龍蝦」,鋪就農民致富路

“哥,又下了一份訂單,2000斤!”“好!趕緊打包,今晚就要送過去。”盛夏時節,高塘鎮渠東村安徽盛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一片繁忙景象。茭白正上市,訂貨單紛紛到來,幾十位工人正在茭白田裡忙著採摘,家裡還有十幾人在不停剝撿加工,白淨淺黃的茭白一袋袋整齊擺放在廠庫內等待外運。

「經濟振興」霍邱:“茭白十龍蝦”,鋪就農民致富路

盛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茭蝦生產,公司董事長陳家青2013年開始承包水面從事甲魚養殖,因成本高、市場行情變化大,讓他最終選擇了轉產。2016年春,陳家青根據從網上搜索到的信息,來到浙江學習考察茭蝦共養,成功引進了杭州市一家公司“茭白十龍蝦”生產項目,並註冊了“茭筍”牌產品商標,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逐步形成水產高效生態養殖示範區,打造出茭白龍蝦套種混養新品牌,年收益數百萬元。

“能否選個好產業也關係到農民一輩子的幸福指數。茭蝦共養特點是產量高、生態優、價格好,就是脫貧致富的好產業。”常駐基地的水產技術員曹師傅如數家珍。

據曹師傅介紹,茭蝦共養,龍蝦可以吃掉茭白田裡的雜草,節省了除草環節,環保生態,龍蝦的排洩物又增添了水田的肥力;茭葉夏季能遮蔭避暑,冬季能防寒保溫,為龍蝦全年養殖提供了最佳環境,茭根是龍蝦產卵繁殖的最佳場所,提高了龍蝦繁殖率和成活率。同時,茭蝦共養還打了市場時間差,茭白和龍蝦春季上市早於傳統時間兩個月,秋季上市又推遲一個月,價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目前,省內大都實行稻蝦養殖,季節性強。茭蝦共養在全市僅此一家,因此產品供不應求。”陳家青說,“現在阜陽以南、合肥以北市場銷售的茭白幾乎都是我們供貨。”

陳家青也由此走出了一條種養致富新路子,也為脫貧攻堅作了貢獻。180畝水田,常年用工20多人,採摘旺季每天用工50多人,他們中很多都是周邊的貧困戶。“採茭工資是每天150元,加工每天30元。”貧困戶石明珍介紹說。“這裡不欠賬,工資每天一結,俺在這裡採茭20多天了,還有很多茭白需要採摘,這樣幹下去,俺家脫貧就有希望了。”60多歲的貧困戶楊維榮說。筆者在盛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現場看到,無論是採茭還是加工,幾乎都是老年人。“這些貧困戶上了年紀,外出沒有就業門路,就來了這裡。”陳家青指著牆角正在剝茭的一位老人,“她叫柏年芳,80歲,都是奶奶輩分了,來這裡每天還能掙30塊錢。工資雖然不高,但對他們來說卻很重要。”

盛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不僅給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還採取“公司+農戶”模式,帶動了貧困戶發展產業,劉德芳就是受益人之一。“俺現在全靠茭白養殖基地,在這裡先學技術,然後在自家田裡種養茭白和龍蝦。現在咱家的茭白和小龍蝦長勢喜人呢!”劉德芳說。

“走生態路,打綠色牌,茭蝦共養前景廣闊,值得大面積推廣。”縣工商聯主席陳寅走訪該公司後表示,將積極幫助企業爭取政策,協調資金,延長產業鏈,更多發揮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幫助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