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經過前一段時間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的艱苦抗“疫”,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

越是關鍵時刻,我們越是要在堅持科學性、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拿出更多的硬核科技產品,早日打贏這場硬仗。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總書記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


硬核科技成果之一:不到一週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及時向全球共享


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我國科技戰線在此次戰“疫”中表現出色,總書記點贊。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硬核科技成果之二:分階段推出多種檢測試劑產品

病毒檢測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病毒檢測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著隔離、診斷、救治等一系列工作的效率。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圖為浙江省科技廳組織研發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診斷試劑盒。該檢測操作簡便,只需10μL指尖全血滴入檢測孔,對感染3-7天的樣本即可檢出,準確率97%以上,最快2分鐘完成檢測。(中國新聞網2月22日微博)

3月17日,國產14種檢測試劑盒已向11個國家供貨。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介紹,在保障我國檢測需要基礎上,我國的病毒檢測試劑已經走出國門,進入歐盟市場,向意大利、英國、荷蘭等11個國家供貨。


硬核科技成果之三: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研攻關要把危重症患者救治當作頭等大事,強化科研攻關支撐和服務前方一線救治的部署,堅持臨床研究和臨床救治協同,讓科研成果更多向臨床一線傾斜”。

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科研和醫務工作者堅持將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作為應急科研攻關的重中之重,邊救治、邊總結、邊改進。根據臨床治療經驗積累和研究進展,診療手段不斷優化,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截至3月4日,已發佈第7版。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圖為衛健委網站發佈的第7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硬核科技成果之四:多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攻關 中國新冠疫苗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之一,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總結歷史經驗,著眼長遠防控需要,強調指出,“疫苗作為用於健康人的特殊產品,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推進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鏈條有機銜接,為有可能出現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準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迅速將疫苗研發作為重點攻關項目之一,沿著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多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攻關工作。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自抵達武漢以來,就集中力量展開在疫苗研製方面的應急科研攻關,3月16日20時18分,他們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2020年3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這是習近平在軍事醫學研究院重大疫情應急防控藥物研究室瞭解疫苗和抗體研製情況。 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攝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北京時間3月16日,陳薇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進入臨床。圖為當天臨床人體接種現場(來自軍事科學院官方公眾號)


硬核科技成果之五:ECMO

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離不開先進的醫療設備。在這次疫情防控鬥爭中,ECMO、移動P3實驗室、移動CT等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這些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總書記科技戰“疫”文章提到了哪些硬核科技成果?

ECMO俗稱人工心肺機,是一種用於協助重症心肺衰竭患者進行體外呼吸循環的急救設備。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通過把患者靜脈血引出體外進行氧合,再將氧合後的血液輸回體內,用於供氧,暫時替代心肺功能。圖為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在談到ECMO時對中國的評價。


硬核科技成果之六:移動實驗室

與疫情展開較量,患者的臨床診斷、治療監測、隔離解除與病毒的檢測工作密不可分,可以說,病毒檢測就是疫情阻擊戰的“第二戰線”。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實驗室必須達到生物安全二級以上實驗室條件,實驗室管理應嚴格按照PCR基因擴增實驗室的管理規範,尤其需防範氣溶膠汙染對人員的感染風險。


3月7日中央電視臺《軍事報道》記者探訪軍事科學院帳篷式移動實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