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一個父親錯誤的堅持:英語學習用對聽記和複述,本不用走彎路

我們的英語學習方法正確嗎?我們為何學的是啞巴英語。

這些討論讓我想起了我十多年前的少年時光。


我出生在一個大的廠礦區,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廠裡的職工,那些年廠裡的經濟效益不好,我們住在平房加筒子樓的混合建築裡,打牌成了所有人最常見的娛樂。

那些年廠裡的電壓總是不穩,昏昏暗暗,時常閃爍,就連家裡學習的檯燈的瓦數都不能百分之一百保證。


我從小就讀在一個大部分都是廠子的職工子弟學校,大部分都是父母工友的孩子,大家都是一個院子長大的,每天在一起做作業,做完就可以放飛自我。在那個沒有補習班,輔導班的年代裡,大院裡從是充滿了歡聲,甚至有些嘈雜。

我的小學學習的條件遠不如今天,直到5年級才開始有了英語的興趣課。來了兩位剛畢業大學生模樣的老師,教著大家英文單詞,教大家念著課文。4年級的孩子對字母完全處於陌生。我拿著課本,只好在一個個單詞下寫上了拼音作為輔助。事實上把單詞拎出來我都不能準確說出它的意思。

以至於我在期末的考核下交了白卷。

有一天老師讓大家寫英文短文作為學習成果的展示。後座的女生交上一去一篇精心完成的作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滿滿的教室只剩驚訝聲。

羨慕之餘我對這種降維打擊感到恐慌。


感謝一個父親錯誤的堅持:英語學習用對聽記和複述,本不用走彎路



父親是大院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在20年前的一段時光裡,他失去了工作,他迷茫,像今天的年輕人一樣。

或許在今天,一個事業上摸排滾打多年的人已經對裁員,跳槽心平氣和,一切再平常不過。

我的英語在我進入初中後更顯吃力,沒有基礎,總是在追趕。

父親趁著沒有工作的時間開始陪我學習。他騎著自行車一趟趟的跑書店,買來了《許國璋電視英語》,《新概念》,朗文等等的英語書和磁帶,連他二十多年前高中和大學的英語課本也翻了出來,重新開始的學習。家裡的聲音從此就剩英文的朗讀,復讀機的嘈雜,還有電視裡的希望英語。

看著他一遍遍的在昏暗的廊燈下啃著課本,在稀稀落落的院子裡他一遍遍的用蹩腳的發音念著課文。青春期的我認為這是件極尷尬的事,與我們這個廠區裡的氛圍格格不入。

我拗不過他。只好跟著他一起讀課文,他監督著我背課文。

他從不懂什麼音標,更別提標準的發音。就這樣還跟著磁帶念著每一個音標。

我記著他讀新概念時發不好的jaguar(美洲豹),還有jungle(叢林)。

倔強的他竟然硬是這樣堅持了三四年,還學會了很多其他的東西。雖然他再也沒有出去工作。他後來當了幾年老師,教了建築。

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起初中時候被他強擰著監督下背會的課文。如今父親的休閒時光也會看看英劇美劇。


感謝一個父親錯誤的堅持:英語學習用對聽記和複述,本不用走彎路



如今的孩子,所處的條件大不像從前。他們接收的信息量遠遠比我們當年大的多的多。

當年的信息論天更新,現在的信息是論幀更新。每一個幼兒園的孩子都可以認識一大堆單詞,有著更準確的發音。

英語這件事情上我也堅持了很多年。

說說英語學習這件事。

聽說能力是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積累了詞彙、語法等方面的語言基礎知識的人,但聽說交際能力仍較弱。有些學生的聽力應試能力尚可,但通過聽獲取信息、整體理解聽力內容的能力較弱。

在口語表達方面,有些學生則僅停留在理解內容基本意思的程度上,其口語表達看似流暢,實際上有較多語法錯誤,用詞不夠準確,句子也不完整,甚至有時只是單詞或短語的羅列,不能夠做到用較準確、得體、連貫的語言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記憶——記憶區——知識

兒童的語言獲取過程是:猜測——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語言區——實現語言思維

兒童和成人,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上是不同的。兒童更擅於將一個行為,一個物體和發音關聯,形成了直覺的反射。而成人,在成年後,英語的學習成為了記憶,認知,使用的次序,這也就是為什麼成年後再進行口語交流不太容易。為何英語口語不佳的人看英文電影和英文比賽時能聽懂語言,因為在語境中出現自己熟悉的知識使得大腦更熟練的將英文翻譯處理。就是這個原因。

直覺的系統更快,理性的思考要更慢。能用理性思考抑制直覺判斷的人,就是更加聰明的人。

那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快速提高成人的英語認知呢?

運用聽記(note-taking)和複述(retelling)策略有助於解決以上問題。

聽記(使用圖標、符號、導圖等記錄聽力)能夠增強學生聽時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對聽力語料重要信息的選擇和編碼加工,有助於學生理解、記憶和提取聽力信息。

複述包括對閱讀和聽力材料的複述,是指對聽力材料的"機械性"重複,或用自己的語言對聽力材料進行重新組織、概括、提煉,然後表達出來的過程。聽後複述作為一種包含聽、理解、記憶和說的綜合過程,能夠提高對學習內容的熟悉程度,加深對學習材料的理解和記憶,並提供口語練習的機會。通過複述所聽目標語,能夠促進對聽力輸入的吸收,併為提供進行連貫輸出的機會。

英語的學習方法教學方法還在不斷的更新,更多的探討以後再做。


結語

有時我們的教學方法總是會落伍,因為信息量的變化日漸變的驚人。教育這件事我們總是需要革新。但我時常對父親當年的堅持感到敬佩和感激,想起來他在昏暗的燈光下,讀著捲曲的課本,倔強的念著內森黑爾的名言:

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


感謝一個父親錯誤的堅持:英語學習用對聽記和複述,本不用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