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高顏值”秀美鄉村是怎樣建成的

丹稜:“高顏值”秀美鄉村是怎樣建成的

(緊接01版)廁所革命和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等“五大行動”,並突出“垃圾、汙水、廁所”三大革命。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丹稜全域推廣了“一元錢”模式,並根據農村垃圾的組成特點,探索了“兩次分類、源頭減量”的做法。同時,還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不僅避免了政府“包攬”,還提升了村民素質。從而讓這裡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起來既節儉又實用,還可持續。

“現在我們相互監督,絕不亂倒垃圾。”李文忠說,目前古井村已成立了鄉風文明理事會,下設“環境監督分會”“文藝宣傳隊”“志願者服務隊”等隊伍,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革除生活陋習,解決農村“雜亂堆”問題,村民的環境衛生觀念由此大大提升。而村容村貌改善也為下一步全村發展鄉村旅遊,壯大集體經濟打下了良好基礎。

因地制宜廁汙共治扮靚鄉村

四個月前,丹稜縣齊樂鎮獅子村1組村民羅雪莉一家建起了全新的衛生廁所。廁所約8平方米,地面、牆面鋪設了色彩淡雅的瓷磚,裡面水衝式水箱、便池、洗手盆等一應俱全。“有了衛生廁所,生活質量的改善真不是一星半點。”羅雪莉對記者說。

“我們村改廁的戶均投入約2000-5000元,財政可貼補1000元。”據獅子村黨支部書記鄧樹華介紹,該村自2012年實施新農村建設以來,村內所有新建農房均修建了衛生廁所。去年丹稜全域推行村莊清潔行動,實施“廁所革命”,該村又有224戶村民進行了改廁,目前全村已實現了衛生廁所全覆蓋。

放眼丹稜全縣的“廁所革命”,是以鄉鎮為主體,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該縣對需廁改的農戶實行“一戶一檔”,建改結合、補面提標,制定“五有五無”廁所改造標準,充分發揮農戶自主性和積極性。截至去年底,該縣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已達97.4%。

“廁所革命”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一脈相承”,後者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這個設施可日處理生活汙水一立方,滿足周邊三家農戶的日常排放。汙水經該設備處理後,最終可達到一級B標排放,用於田間灌溉。”3月18日,在丹稜縣齊樂鎮梅灣村3組,該縣住建局防震抗災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豔剛向記者介紹並展示了一個小型汙水處理設施。他說,目前丹稜縣正因地制宜實施汙水治理。“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鄉鎮汙水處理站全覆蓋,全縣生活汙水有效處理村佔比達89.1%。”李豔剛說,通過綜合治理,縣域內思蒙河、安溪河、金牛河水質從原劣Ⅴ類迴歸到IV類或III類。

村民自治參與人居環境整治

鄉村要變美,關鍵在於人。3月18日,在古井村村委會,一個佔地面積10餘平方米的房間吸引了記者注意,這是村裡的“文明信用社”。

“文明信用社”乍一看像是個小型超市。其間,貨架上面鋪放著洗潔精、香皂、礦泉水等各類生活用品。李文忠介紹說,古井村將庭院潔淨、房屋無搭建、糞汙合理處理、愛護公共環境等列為“文明信用社”內的“環境保護類”積分選項,完成達到每一個選項可獲得1-3個積分,村民可攢積分到信用社兌換日用品。“雖然兌換的東西不值幾個錢,但能夠很好調動村民們參與環境建設的積極性。”

在古井村,村民能夠參與積分的不僅僅是環境整治方面。“我們在產業發展、人才培育、鄉風文明等方面都設置了積分項。最主要就是讓老百姓互看互比互學。”李文忠說,村組幹部、黨員等每年還有最低積分要求,以更好地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而今,李文忠已經感受到了村情民風的悄然提升,“疫情其間,垃圾清運車不能入村,村民們就自發將垃圾分類放好。村裡的老黨員主動在村道上噴灑消毒液,不少村民積極參與清掃公共區域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