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她是活躍在抗疫一線、為醫護人員送飯的“雨衣妹妹”;她是“訛”遍全國媒體,讓記者又愛又恨的“女土匪”;她是一呼百應,為武漢募集上百萬物資的方艙“陳浩南”。

她叫劉仙,她的故事又剛又暖,遠比你們知道的精彩得多。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3月20日深夜,兩輛紅色的小轎車從成都繞城高速下站。時隔近50天,劉仙再次踩上家鄉四川的土地。摘下口罩,她深吸一口熟悉的空氣說道:“回家的感覺,真是太踏實了。”

打開塞得滿滿當當的後備箱,劉仙興奮的展示著裡面的“戰利品”:用過的大鐵鍋、鍋鏟、菜刀和砧板;武漢人送她禦寒的“千家衣”,而最重要的那件雨衣,被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行李箱的夾層裡。“這些都是我最珍貴的‘寶貝’,尤其是這件雨衣,將來我要把它掛在店裡最顯眼的地方。”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飯菜暖胃 雨衣暖心

時間回到2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武漢,24歲的劉仙在新聞裡看到一線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熱菜的消息,心裡頓時萌發出一個念頭:“我是黨員,危難關頭要衝在前面,更何況做餐飲還是我的本行。”劉仙口中的本行,指的是畢業後自己創立的團餐品牌“盒悅”。經營了3年多時間,在業內已經打出一片天,對於外賣送餐,她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說幹就幹,劉仙帶領4位志願者,開著兩輛轎車,裝滿500多斤新鮮食材,星夜趕往武漢。2月3日,第一批400多盒熱騰騰的外賣便送到了武昌醫院醫護人員的手中。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當時我為他們準備了兩種口味,問醫生們想吃哪一種。結果他們回答,不挑,可能過幾天就吃不到了。”這句話深深的擊中了劉仙的內心,為了讓醫護人員安心,她在車上貼了句醒目的標語——疫情不走,我不走。“我想告訴他們,有我在一天,大家就不擔心餓肚子。”5個人的團隊每天要做出400到600份盒飯。

由於沒有防護服,劉仙總是穿一件白色雨衣當作“護具”。很快,“雨衣妹妹”這個名字在醫護人員中傳開,大夥兒私下說,這個年輕的四川姑娘不僅餵飽了他們的肚子,更暖了他們的心。

想採訪我?可以,拿肉來換。

在武漢的四十多天,劉仙和肉槓上了。

“醫護人員要吃肉,才有營養和體力,抵抗力才好。”她出品的盒飯,堅持兩葷一素,肉多管飽。劉仙簡單算了一筆賬:由於“下手”比較重,每斤生肉只能做兩盒飯,按照平均每天500盒飯來算,至少需要200多斤肉,相當於每天需要一整頭豬。為了找肉,劉仙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最奏效的,是找記者“訛”。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很多媒體都想來採訪我,我只有一個要求,給我買肉。他們私下都叫我‘女土匪’。”劉仙翻開一本捐贈記錄,裡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全國媒體給她捐肉的情況: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欄目豬肉500斤,紅星新聞豬肉1000斤,央視還差800斤肉……

“第一次有采訪對象找我要肉的,一開始真是哭笑不得。”湖北衛視曾採訪劉仙的一位記者實在找不到那麼多肉,被“逼”著用燉肉的香料代替,“我給她把超市庫存的幾十包香料都買給了她,她才願意搭理我。”這位記者說,雖然採訪過程一波三折,但自己確實被這個“又剛又暖”的川妹子深深感染了。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訛”來這麼多肉,但劉仙吃的最多的卻是泡麵。在武漢的40多天,她喂胖了一線的醫護人員,自己卻整整瘦了11斤。

冷不怕!武漢人送來“千家衣”

除了送餐,劉仙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物資中轉”。之前幾乎從不玩抖音的她,來到武漢之後,一天要開好幾場直播。“不是我自己想火,而是為了讓網友們看到我們在一線的真實情況,發動他們募集物資。”

劉仙的號召得到了全國各地的網友的響應,她先後募集到價值近400萬元的稀缺物資,包括上萬個口罩,近萬件防護服以及5噸消毒酒精等等。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通過網絡,很多武漢當地人和投身一線的志願者也知道了雨衣妹妹的存在。看著這個24歲姑娘奔波在一線的瘦小身影,他們既佩服又心疼。劉仙說,每次開著川A字頭的轎車外出送餐,總有執勤的警官向她敬禮,也有市民搖下車窗給豎大拇指,甚至還有人悄悄在她車上放一些小零食,轉身就跑。

而最讓劉仙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武漢期間身上穿的“千家衣”。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出發的時候走的急,沒帶多餘的衣服,結果到了武漢沒幾天就下雪了,冷得要命。”得知劉仙缺衣服的消息後,武漢市民坐不住了,他們通過各種渠道送來衣物,“很多還是中年阿姨款式的棉衣、罩衫,但這份心意穿在身上就是暖和。”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在劉仙看來,自己只是這次疫情中無數志願者的其中之一,自己的走紅也只是一次意外的“小幸運”。而“雨衣妹妹”之所以能做成這麼多事,靠的是來自各界的無私幫助。在劉仙的捐贈記錄本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全國各地的愛心物資接收情況。

“他們或許做得比我還多,只是你們並不知道。所以,‘雨衣妹妹’不是一個人的稱號,而是一群人精神符號。”劉仙這樣說到。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帶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